本文**: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孫博洋)中國消費者協會26日發布《2024年春節消費者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交通、景區旅遊、文化娛樂、消費服務等領域的維權熱度較高。
在2月9日至2月18日的10天監測期內,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報告共收集了21,575,207條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的資訊,日均約216萬條。 監測發現,2024年春節期間,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區旅遊、文化娛樂、消費服務等方面。
報告顯示,綜合分析監測期間輿情和消費者維權典型案例可以發現,春節假期期間的“供需矛盾”仍是眾多輿情問題的核心。 一方面,新形勢下,現有服務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強烈需求,在旅遊消費創歷史新高的背後,景區交通擁堵、容量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 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務的固有理念亟待打破,服務意識有待提公升,消費者對霸主條款和行業規則的容忍度進一步下降,一些被忽視的“共性”問題被放大,導致投訴和投訴集中化。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報告中建議:
一是多聯動,完善多部門協同長效管理機制。 各地區、各部門要優先抓好消費恢復和擴大,從頂層設計角度制定促進消費的政策,優化資源配置、集中管理和排程,進一步釋放城市活力和消費空間。 一是建立相關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先幹活,關鍵時期重點任務協商,形成管理共識。 二是加強消費市場動態監管,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春節等高峰期資源能夠及時調整和排程,緩解供需矛盾帶來的諸多壓力。 三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搭建大資料+人工智慧平台,科學分析精準,為消費者提供更透明的商品、交通、旅遊風險等實用資訊,提公升消費體驗。
二是注重細節,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有關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第一要素,向先進領域學習,不斷完善細節和服務。 首先要做好引導和監督工作,切實打擊重點消費場所欺凌搶客、強迫消費、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消除“頑固病”。 二是提高重點視窗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做好群眾燃眉之急的各類暖心服務。 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對旅行社、導遊、司機、商戶、酒店等重點服務群體開展針對性培訓,督促他們堅守誠信底線。
三是加強引導,建立健全強有力的處置和應對機制。 在網際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有麥克風,因此有必要加強線上線下聯動,加強資訊發布和引導。 面對消費者投訴,應立即暢通處理和賠償渠道,以便快速解決消費者糾紛。 面對景區容量瓶頸和擁堵,應提前做好旅遊規劃,通過宣傳引導遊客分散旅遊目的地,避免熱門景區和路線人滿為患。 面對焦點,在切實解決維權訴求的同時,應明確回應,作出確鑿的認定,發出主管部門認真、公正處理的訊號,安撫社會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