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的“華為”去年賺了168億

Mondo 科技 更新 2024-02-24

命運逆轉的戲劇,一直打動著人們的心。

人們喜歡的,是那句爽朗的“昨天你忽略了我的愛,今天我讓你爬得很高”。 化工巨頭萬華化工就有這種酷炫的節奏。

2023年秋季招生,萬華在各大化工院校布道,為應屆博士生提供年薪45萬元,為新入職人員提供購房無息貸款。 對此,很多化工都羨慕不已。

萬華化工有很好的背景。 它被稱為“化學毛”,也被稱為化學工業的“華為”。 在“全國創新企業100強”中,萬華排名第三,僅次於華為。

與華為一樣,萬華的國際地位也不容小覷。 自2022年以來,不僅躋身全球前50名,而且在化工行業處於逆週期狀態的2023年,也保持了正向的業績增長。 2024年2月2日晚間,萬華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營收1753億元,同比增長5。9%;淨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5%。

資料**:風

截至目前,萬華淨利潤已連續七年突破100億元,2023年日均盈利規模約為4600萬元。 與20多年前的萬華化工相比,可謂是天上地下。 當時的萬華是個氣憤不平的無名小弟,被歐美企業打壓。 正因為如此,萬華一直沒能攻克MDI的技術難題。

MDI是一種特別難生產的塑料原料,用途廣泛。 是製備聚氨酯的關鍵原料,應用於車頂、冰箱保溫、鞋底漿料等多種生產生活場景。

在上個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家化工巨頭擁有自主智財權和MDI的生產能力。 在浩瀚的歷史中,萬華是如何解決卡脖子問題,取得今天的成就的? 這其中的艱辛和艱辛,只有局內人員才能體會到。

比如萬華化工第四代掌門人,“經歷過被別人卡脖子是什麼感覺。 有了這樣的經歷,自主創新的火才是真正的火。 真正的火是不能被吹滅或倒滅的火。 現任掌門人廖增泰是這樣描述的。

這一切都始於 40 多年前。

1978年,改革開放大幕拉開時,中國工業陷入困境。 要讓全國人民穿上皮鞋,難度很大。 為了解決普通人穿皮鞋的問題,萬華的前身煙台合成製革廠應運而生。 來自全國各地的7000名建設者。

其中,有劉永珍,他從輕工業部晉溪化工廠副廠長調任,成為萬華第一代掌門人。 劉永珍從事化工行業多年,曾任化工部某直屬企業總工程師,行業經驗豐富。 劉永珍在萬華的發展史上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北山長城**投資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兆江對第一代萬華進行了評價。 李建奎當時也在輕工業部工作,見他需要人手,李建奎二話不說就從北京來到了煙台。

有人才,但原材料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萬華從日本引進了一條300萬平方公尺的合成革生產線,並配備了年產1萬噸的MDI裝置。 該裝置在被日本公司淘汰後也被賣給了萬華。 整個合成革引進專案成本約為46億元,相當於當年中國財政收入的4/1000。

但問題來了:萬華有裝置,但沒有技術。 MDI自應用於工業生產以來,其生產技術一直被歐美化工巨頭壟斷。 正是在這樣的尷尬處境中,1982年,乙個名叫丁建生的大學生被分配到萬華化工。 這個年輕人痴迷於技術,喜歡拆開核心技術裝置進行研究。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丁建生這個年輕人,會在萬華的發展史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丁建生來到萬華一年後,合成革廠建成投產後,廖增泰從華東理工大學畢業,加入萬華,在MDI車間擔任技術員。 廖增泰也是後來的萬華掌門人。

萬華被卡在脖子上無奈,廖增泰和丁建生也有同感:由於引進裝置導致技術引進失敗,萬華無法真正掌握生產訣竅。 當外國專家在那裡時,一切都很順利,他們一離開,裝置就不工作了。 前三年,萬華一年只能勉強生產四五千噸。 到了第四年,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這一年,丁建生雖然當上了MDI分公司的車間主任,但是他和其他人一樣無能為力。 “連續10年,我們還沒有達到生產,我們要啟動和停止,我們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在現場處理問題,而且需要幾天幾夜來處理,這有時令人絕望。 廖女士後來回憶說,“如果換原來的配件,來回要花三個月的時間,所以要想辦法自己弄到配件。 ”

廖增泰記憶中的這種絕望處境,讓萬華決定再買一輛“新車”,從國外引進高科技。 然而,令人憤怒的是,歐美國家仍然嚴格封鎖來自第三世界的MDI技術。 萬華花了四年時間與多家外國公司進行談判,但最終被拒之門外。 這時,萬華意識到高科技是買不到的。

中國人不能自己製造MDI。 當時,一位西方技術權威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22人的介紹隊解散了,最後只剩下4人,其中兩人是專門從事MDI的,乙個是廖增泰,乙個是丁建生。 MDI車間總工程師丁建生不相信西方人的斷言。

1993年,丁建生下定決心自主研發MDI技術。 他與包括廖增泰在內的10人團隊一起,努力找出日本裝置的工作原理。 在管道、閥門、溫度感測器和進料比之間,丁建生一直在努力探索。 半年來,他們反覆拆裝零件,拆裝,組裝。 這樣一來,丁建生就熟知了幾十萬個零件。

1995年,當丁建生慢慢掌握了MDI的一些技術訣竅,萬華改革的序幕拉開時,劉永珍為萬華奠定了基礎,並交給了二代掌門人李建奎。 “李建奎在萬華早期的戰略布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兆江認為。

李建奎上任一年後,萬華研發MDI製造技術,工廠產能達到150,000噸。 迄今為止,中國突破了歐美國家60年的技術封鎖,成為繼美國、德國、英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智財權的MDI製造技術國家。 李建奎任職期間,除了在創新技術上取得突破外,萬華還發起了“砸鐵飯碗”行動。

究其原因,從1996年到1998年,萬華連續三年虧損,只支付了60%的政府人員工資和70%的一線員工工資,大量人才流失。 當時工人的月收入在300元左右,廖增泰是副廠長,月薪在600元左右。

改革從來都是被逼到梁山的,也是死後誕生的。 萬華新的改革方向是通過股份制的改造,強行實現觀念和機制的轉變。 時任萬華人事總監的欒新光表示,如果沒有這些變化,後期很難實現與國家改革的對接。

1998年12月,萬華以集團旗下MDI分公司為主,合資成立煙台萬華聚氨酯有限公司。在這次重大改革中,丁建生先是擔任萬華總經理,後又擔任董事長,成為萬華的第三任掌門人。“丁建生是萬華化工快速發展的靈魂。 王兆江評論道。

上任後,他繼續了原董事長李建奎的改革創新。 比如引進人才,丁建生招收了楊勇博士,開出了年薪8萬元,擁有150平公尺的海景房,比他2萬元的年薪高出一星半多。

風雨兼程,玉茹成功了。 快進到2000年,那一年美國網際網絡泡沫破滅。 短短半年時間,中國市場已投放了高達10萬噸的MDI。 在低外產品、高品質的衝擊下,失去競爭力的萬華再次陷入危機。 在關鍵時刻,丁建生在穩定大局的同時,對原有裝置進行改造,擴大產能。 例如,在寧波新建了一條年產能16萬只的MDI生產線。

產量增加後,成本被稀釋,萬華也有信心打好第一場戰爭。 2001年,萬華踏入資本市場的大門。

此次登陸中國資本市場,是萬華的歷史性轉折點。 這不僅為萬華帶來了4億元的資金,也帶來了體制機制的變化,助推了萬華的快速發展。 許多年後,廖增泰對**嘆了口氣。

萬華化工上市後,以華為偉奇(現任萬華化學常務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為首的新一代科研團隊繼續研究,建立了各關鍵部位的化學模型,並進行了詳細的化學模擬計算。 華偉奇擁有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出國留學,畢業時受到多家央企和跨國公司的青睞。 丁建生看了三遍茅草屋,華維琪在2001年進入了萬華。

萬華為華偉奇配備了一支優秀的科研團隊,無上限的科研經費,以及乙個可以研究MDI技術的工作平台。 華維琪失戀後,萬華甚至幫他找了個夥伴,解決了題主的工作問題。 在全方位的護送下,華維琪率領的科研團隊沒有讓萬華失望。

隨著他們不斷的創新努力,萬華的MDI技術和生產能力不斷公升級和突破。 到2004年,萬華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MDI生產商。 四年後,萬華花了126億歐元,成功收購歐洲第五大MDI供應商匈牙利博蘇化工。 通過此次收購,萬華成功開拓海外市場,鞏固了30萬噸的產能,並迅速成為MDI產能全球前三的化工企業之一。

萬華的第二次飛躍是從2010年到2015年。 在此期間,當MDI需求再次激增時,萬華踏入了行業的節奏,以相對較低的成本迅速占領了市場:以25%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領導者。

2015年後,萬華放慢了腳步,將全部資金投入到石化、大乙烯、新材料等上下游化工專案上,成功避開了2015年MDI產能過剩期。 今年,丁建生因身體原因不再擔任董事長。 選舉後,萬華最早的核心骨幹、眾多關鍵節點技術大師廖增泰成為萬華新一代的掌門人。

在廖增泰的帶領下,萬華的第三次飛躍開始了。 正是在今年第二季度,淡水泉首次出現在萬華十大流通股中。 2016年以來,國際油價創下最高水平,MDI需求再度爆發,聚氨酯行業開始復甦,中期再度擴產的萬華開始在資本市場騰飛。

一年多後,萬華的股價翻了一番,從2015年底的11元左右漲到2017年4月的每股22元。 萬華三躍期間,淡水泉在2015年第二季度至2017年第二季度“深度運營”了萬華化工。

如果從2015年6月30日到2017年6月30日計算,儘管在這兩年中,萬華化學的股價上漲了56%,儘管它經歷了牛市到熊市、熔斷、股債雙殺等多次動。 這也意味著淡水泉在萬華的入股是一筆可觀的利潤。

但淡水泉並不是最賺錢的,淡水泉退出後,一些新人賺了瘋狂的錢。 當時,萬華正處於從“中國萬華”到“世界萬華”的快速成長時期。 2017年下半年以來,隨著MDI的漲價,萬華化工開始受到市場的追捧,2018年7月股價大幅上漲至54每股 95 美元。

今年年初,萬華提出了力爭到2025年成為全球化工企業10強的目標。 經過三個月的暴跌,萬華化工的股價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企穩。 此時,萬華憑藉其較高的MDI產能,已連續數年牢牢佔據世界第一。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萬華化工股價達到階段性高點,最高達到144每股78元,市值一度達到4000億元。 這讓很多沒有持有萬華的股東覺得自己錯失了一億。 2018年,他在萬華重倉,2021年初高點賣出的孫慧剛,賺了五六十億元的巨額利潤。

2021年,萬華進入全球化工企業20強,銷售收入超過1445億元。 至此,萬華不僅將自己打造成週期性成長型企業,更成為世界級A股化工巨頭。

寇光武 萬華化工總裁

為防止萬華技術洩露擴散,萬華實施員工激勵改革,允許骨幹員工持股,這也是萬華科技保密的重要制度保障。 此外,不偏離化學領域,始終專注於主營業務,是萬華成功的又一大原因。

除了創新等文化優勢外,萬華的另一大優勢是是國有企業,資源豐富,享有中國獨特的國內市場,這是萬華成為行業領導者的重要原因。 王兆江對城界說。

然而,萬華卻逃不過迴圈詛咒。 2022年初以來,在原料高企、下游需求低迷的情況下,萬華化工業績開始下滑。

股東王峰在投資萬華三年的時間裡,取得了不錯的回報。 他一度忽略了化工行業的週期性,直到2022年萬華淨利潤同比下滑,王峰才深刻領悟到這句話:沒有人能逃脫週期的詛咒。 就連化工巨頭萬華也不例外。

進入2023年,雖然萬華化工的原材料成本因全球油氣下調而有所降低,但由於化工行業下游需求處於復甦階段,萬華化工仍存在營收不盈利增長:前三季度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6%65% 至 1273億元。 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萬華的股價開始**。

截至 2024 年 2 月 23 日**,萬華化工收盤價為 7762元股,2021年2月為144股每股78元的歷史高位已超過40%,市值蒸發超過1500億元。

(萬華化工股價走勢圖**同花順)。

總體來看,公司股價預期過高,行業處於下行趨勢,企業業務發展遇到瓶頸,行業突然遭遇黑天鵝事件。 王兆江告訴市內人士,但萬華股價走勢,除了A股的市場流動性和投資者情緒外,主要取決於全球主營業務的需求走勢。

在一家化工公司工作的孫紅是這麼認為的。 他告訴世傑,在週期的魔咒下,萬華最大的優勢也變成了最大的劣勢。 “聚氨酯板對萬華來說太重了。 而正是萬華的體制和規模,決定了它不會看重較小的市場和產品。 ”

不過,從目前來看,在逆週期化工行業,聚氨酯行業確實處於產能過剩狀態。

聚氨酯行業市場分析顯示,2021年我國聚氨酯產量將達到1532萬噸,較2016年增加447萬噸。 從聚氨酯產銷來看,近年來我國聚氨酯產銷率不足1,且呈逐年下降趨勢,2020年僅為844%,表明中國聚氨酯產能過剩加劇,出口依存度增加。 2022年,我國聚氨酯產量已達1600萬噸,約佔全球總產量的45%。

這也導致了萬華部分產品的下滑,進而影響了公司的利潤率。 另一方面,近年來,在萬華逆勢擴張的過程中,資金支出不小,“短期內會加重萬華的財務負擔,給現金流帶來壓力。 上述化工企業告訴該市。 “過分依賴單一業務會拖累公司的整體業績。 對此,萬華其實是意識到了這一點。

萬華在MDI領域坐得第一後,萬華進入了石油化工行業(乙烯、氯乙烯、環氧乙烷等)和新材料(TPU、SAP、PC、PMMA)行業的新賽道,意在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線。

在萬華的願景中,石化產業鏈是萬華全產業鏈的橋梁,可以支撐聚氨酯、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的生產,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原料。

多年來,萬華一直沒有閒著,聚氨酯事業部等七大業務事業部都在積極開發新產品。 例如,2023年,萬華將布局聚碸、異丙醇胺、尼龍12彈性體、間苯二胺、特種異丁烯、POE等一批重點化工新材料專案,同時加大在電池電解液和電池**領域的布局。

但這種長期布局,短期內很難取得成效。 從目前來看,除了乙烯、聚乙烯以及石油化工行業一些高效能新材料和高階特種化學品外,還存在一定的短缺,其餘國內主要石化產品,如環氧丙烷、MTBE、丙烯酸和酯類,都呈現出產能過剩的特點。

在這樣的環境下,萬華石化板塊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2023年前三季度,石化板塊銷售額518億元,同比下降8%。 但好在萬華精細化工新材料板塊前三季度表現不俗,營收175億元同比增長15%。 聚氨酯板塊方面,銷售額為500億元,同比增長約2%。

與去年相比,萬華2023年業績雖然處於小幅提公升狀態,但在化工行業寒冬之際,這家龍頭企業要再保持一年正增長並不容易:全年營收1753億元,同比增長59%;淨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5%。只不過,面對這樣的業績增長速度,萬華也意識到,2025年設定的全球前10強企業的目標很可能並不完整。

從公開資訊中可以看出,實現世界前十目標的時間表已經改到了2026年。 2026年,萬華能否實現世界前10名的目標? “雖然化工行業整體市場相對悲觀,但預計化工市場將從2024年底開始好轉。 萬華2026年進入世界前10,還有希望。 曾經和萬華打過交道的孫巨集向城裡人預言,萬華有本事有實力。

萬華的股價繼續保持**,這並不意味著公司失去了增長。 “增長是乙個長週期的概念,應該結合整個行業生命週期和巨集觀經濟趨勢來看待。 “王兆江說。

不過,不得不承認,萬華要想進入世界前十,首先需要戰勝六家中國化工企業。 2023年,中國化工企業上榜全球化工企業50強的7家中,有3家進入前10名,分別是中石化、台塑、中石油; 其他4家公司進入前20名,分別是排名第11位的恒力石化、排名第15位的先正達集團和排名第16位的融盛石化。 萬華化工排名第18位。

距離2026年還有兩年時間,就看萬華如何再次衝刺了。

相關問題答案

    去年可能賺300億,比亞迪估值18倍

    根據國內電動汽車龍頭比亞迪 月日晚間發布的業績預測,預計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億至億元,同比增長 億元同比增長 如果按中位數計算,則為淨利潤億元,同比增長約 比亞迪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為億元至億元,同比增長 每股基本盈利為 美元股票至 美元股,去年同期為股 美元股票。年前三季度,比亞迪...

    每天賺8000萬左右! 比亞迪去年的淨利潤至少為290億元,增幅超過70%。

    比亞迪年日均淨收入約萬元。月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 發布年度業績預測顯示,公司預計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億至億元,同比增長倍 . 年同期盈利億美元 每股基本盈利為 美元股票至 美元股,去年同期為股 美元股票。據此計算,比亞迪年日均淨利潤為, 萬元。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年新能源汽車行...

    AI模型“賣鏟子”去年賺了75億美元,成功的模型很難複製

    在AI創業公司仍處於入不敷出 瘋狂燒錢的階段,一家專注於AI資料服務的創業公司賺了很多錢,成為收入最高的AI創業公司之一。據外媒報道,總部位於三藩市的美國初創公司 Scale AI 的年收入為 億美元,是上一年的三倍。得益於大型AI模型的發展,Scale AI的業績和營收就像是乘坐 火箭 成為營收可...

    跨境光伏:誰輸誰賺?

    隨著年全年業績預測的發布,光伏企業年營收逐漸明朗。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在P N型技術迭代的浪潮下迅速進入光伏領域。但從年的行業形勢來看,產業鏈將繼續波動,這將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挑戰。跨境企業在年的表現如何?兩個天堂 如下圖所示,近期公布業績的企業均為年度跨境光伏企業,近兩年是光伏...

    華為年終分紅600億元超越去年,成為民眾心願

    華為年終分紅億元超越去年,成為民眾心願 年底將至,工人們期盼不已 年終獎 希望自己一年的勞動成果能夠得到公司的回報和認可。其實,年終獎也是管理者的一種激勵管理 試驗 因為年終獎的設計和分配可以決定員工來年的心理滿意度和團隊合作的有效性。在中國備受關注的華為也在心社內部論壇上公布了分紅資料,這也是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