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富、陳立夫在組織黨務、加緊“清黨”的同時,還從思想理論上開展大規模宣傳活動,進行反革命文化“圍剿”。
1934年初,蔣介石在南昌發動了一場所謂的“新生活運動”,以恢復中國固有的道德。
陳國富還受蔣介石聘為新生命運動促進總會指導員,他們撰寫文章、發表演講,對新生命運動進行廣泛宣傳,目的是用封建倫理道德整頓人們的思想,禁錮人們的言論和行動。
為了更好地掌管全國,國民黨先後建立了一系列的新聞出版事業,在建立這些事業的過程中,陳、陳都介入了,把這些事業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
1928年2月1日,國民黨成立“**”,為了加強控制,在二陳的建議下,國民黨頒布了《黨報創辦辦法》,規定首都要設立“**,把上海**遷往南京發行,第一任總統是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葉楚凌。
同時還發行了《廬山版》、《重慶版》、《長沙版》、《昆明版》,以及《安徽**》、《貴州**》、《廣西**》、《成都**》、《瀋陽**》、《長春**》等,使《**》成為國民黨獨資經營的新聞單位之一,為國民黨建立黨報制度奠定了基礎。
在我黨江西根據地“圍剿”期間,蔣介石還下令在南昌創辦《掃地報》。 到1936年,國民黨、政府、軍隊辦的報刊約佔國民黨地區報刊的2 3。 這些報刊大多由二陳控制。
二辰認為,僅僅辦一家報社是不夠的,要控制新聞出版權,於是蔣介石在南京建國後創辦了一家通訊社,然後逐漸發展起來。
南京市中山東路75通訊社舊址 **來自網路。
1932年,與二欽關係密切的蕭同子當上總統後,除了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設分社外,還在其他省會城市和重要城市派駐了30多名通訊員,形成了全國性的通訊網路。
二辰不僅通過各種手段控制了出版業,還親自參與其中。 1927年11月,陳國富、戴繼濤、陳裴、周佛海等人在上海創辦《新生活月報》,鼓吹擁護蔣介石,取得了巨大成就
後來,二陳還創辦了《中國文學藝術》、《政治評論》週刊、《科學中國》月刊等。
同時,陳國富擔任“國家**”董事長,積極為“國家**”籌集資金,並在杭州建了一棟寫字樓,在大樓竣工當天,他親自出席了儀式並向大會致辭,強調:
報紙是推動社會發展的責任,也是公共文化機構,尤其是人們的眼睛和耳朵。 ”
他認為,國民黨要想控制人民,就必須掌握新聞和宣傳的工具。
1933年春,陳國富看到一則關於義大利如何利用電影進行宣傳的新聞報道,於是立即找到陳立夫,兩人商量後,派部下黃仁林去模仿義大利,用電影進行宣傳。
黃仁林不敢懈怠,只用了乙個星期的時間,就架起了一輛電影宣傳車,把電影放映機裝上了一輛大卡車,開到江西進行“打壓共產黨”的宣傳。這輛大貨車穿梭於蘇南各地,以手機方式放映了一些一流的電影,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
除了經營報紙、刊物和通訊社外,二辰還創辦了廣播電台。
早在1924年,一位美國商人就純粹出於商業目的在上海建立了乙個小型廣播電台。 陳國富得知此事後,認為可以利用無線電廣播進行政治宣傳,這樣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比報紙先進,於是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要求國民黨設立乙個廣播電台進行政治宣傳。
蔣介石很快答應了這個提議,於是陳國富前往上海和杭州邀請電台人員到廣州組織廣播電台,但沒有人願意去廣州,於是籌備廣播電台的事情被擱置了一段時間。
1926年,陳國富再次提到建立廣播電台,並得到張景江等人的支援,但由於北伐戰爭,資金不足,再次失敗。
南京建國後,陳國富認為,要想徹底消除影響,控制全國,廣播電台是必不可少的宣傳工具,於是他再次向國民黨提出盡快建立廣播電台。
這個提議很快得到了國民黨的批准,資金也得到了保障,經過緊張的準備,於1928年8月1日完成,以廣播電台的名字命名,功率為500瓦,呼號為XKM。
1929年,鑑於廣播電台力量薄弱、影響力不大、覆蓋面差,陳國富認為自己不能勝任國民黨的政治宣傳任務,於是邀請戴繼濤、葉楚玲等人商討制定擴大廣播電台的計畫。
這個方案提出後,陳國富的各項活動得到了國民黨執委會的批准,國民黨還指定陳國富具體負責籌備工作。
他以國民黨的名義,到各地招賢納士,從國外引進裝置,經過三年的努力,整個工程完成,電力擴大到75千瓦,呼號是XGOA,一舉成為遠東最大的廣播電台。
南京國民黨廣播電台舊址 **來自網路。
1932年11月12日,國民黨廣播電台開學典禮在南京江東門舉行。
當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國民黨政要吳志輝、戴繼濤、鞠正、何英琴等人都出席了儀式,還邀請了一些外國人觀看了儀式,會場人數超過1000人。
陳國富身穿長袍和馬大衣,迎著春風,在熱烈的掌聲中走上講台,向會晤致辭
從那時起,廣播新聞沒有傳播到邊境,而是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即使頒布了政府法令,也有利於傳播教義。 ”
換言之,將來有可能利用廣播電台的快速傳播和廣泛覆蓋,發布國民黨的各種法令。
電台建成後,二欽大力發展地方廣播電台,先後在江西、漢口等省市建設廣播電台,特別是在江西南昌設立的廣播電台,成為國民黨“圍剿”紅軍的宣傳工具。
1936年,根據二陳的建議,國民黨成立了廣播指導委員會,並規劃了國家廣播電台制度的建立和國家廣播電台的節目播出方式。
《辦法》規定,各省市各公私營廣播電台應當轉播簡明新聞、時事評論、名人演講、學術演講、話劇、廣播電台**節目。 對不允許轉播的電台,立即禁止轉播。
同時,陳爾也介入文化出版業,認為出版業對黨的工作非常重要,報刊雜誌、出版事業必須以理想為政。 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1930年,陳立夫挺身而出,與吳大軍聯合組織了正中書店,蔣介石出資4000元。
1931年,書店由國民黨書記處直管,壟斷了全國出版業,書店在上海、武昌、長沙設立了三個配送中心,並在上海設立了印刷廠。
書店主要出版二陳編定的中小學教科書,同時出版蔣介石和國民黨重要官員的著作,如蔣介石日記、習安半月日記、宋美齡關於習安事變的回憶錄等。
後來,正中圖書公司與國民黨部監督下的三民出版社合作,在政權的支援下,確立了在中國出版界的霸權地位。
在國民黨發起的反革命文化“圍剿”中,陳國富、陳立夫率先衝鋒。 他們指示“CC”分子密切合作,對革命文化造成嚴重破壞。
1930年,陳立夫出面在上海組織了乙個文學團,該團的主要成員,除了國民黨上海黨部和國民黨上海衛戍司令部的重要成員外,都是“中央”的骨幹分子,如潘公展、黃振堯、王平陵、傅延昌等, 創辦了《錢豐週刊》、《錢豐月刊》、《現代文學評論》等刊物,發起了所謂的“民族主義文學運動”,弘揚封建法西斯主義文化。
1935年,陳立夫到上海,召集陶錫生、何炳松、黃靈霜等人商討如何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作鬥爭。
在他的主持下,協會提出了將中國傳統思想與外國思想相結合,並融入“中國文化建設”理論的理論。 事實上,他們想把中國的封建意識形態和外國法西斯意識形態結合起來,反對共產主義。
為了更好地進行文化“圍剿”,陳立夫向蔣介石提出建議,經蔣介石批准,在國民黨宣傳委員會下成立“書刊審查委員會”,由他的親信潘公展擔任委員長。
潘公展老照片 **來自網路。
1934年6月,學會正式成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店、協會或作者出版的圖書和雜誌,在印刷前必須將原稿提交學會審查; 發現內容不當的,可以發回申請人,並按照審查意見責令刪除; 情節嚴重的,扣留原件,報中宣委核實。
圖書審查委員會聚集了一批國民黨黨員和中央派系分子,他們凡事按照陳立夫和潘公展的意志行事,要麼殘酷地封禁提交的手稿,要麼將原稿刪得面目全非。
在這裡,所有手稿都必須轉化為國家文章才能出版,帶有輕微進步傾向的作品會被以“反動”的罪名扼殺,更不用說帶有共產主義傾向的作品了。
據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稱,1934年,僅在華北地區就有110起延遲或完全扣留各種出版物的案例。 對報紙和出版物的壓制導致書籍被燒毀,1934 年共有 149 種圖書。
更嚴重的是,二辰在嚴禁和查封革命文刊的同時,還指揮中央共產黨分子摧毀和破壞進步文化人物。
比如1930年,他在南京殺死了著名戲劇家宗輝; 1931年,他在上海殺害了年輕作家柔石、胡爺、李維森、尹福、馮鏗; 1932年,徐德衡、侯外祿在北平被捕; 1934年,陳立夫的心腹馬少帶領間諜綁架了丁玲和潘子年。
此外,他還槍殺了楊興福和石良才,欺騙了監獄杜崇元等等。 魯迅在一封信中憤怒地指出,國民黨特工的殘暴行徑超過了歐洲以前對耶穌會士的酷刑和謀殺記錄。
陳國富和陳立夫雖然如此努力地參與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中國的領導下,以魯迅為主要將領的無產階級文化大軍在白色恐怖中英勇作戰,揭露了反動派的醜惡面目,批判了各種反動的歪理說法,創作了豐富多彩的作品,傳播了革命真理,提高了群眾的覺悟。
面對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化運動,陳國富、陳立夫作為國民黨文化宣傳將領,不得不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