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光元年三月初一,深夜,太監李冀周暗報太子從浙江金華抵達南京,暫住興山寺。 洪光帝朱有松默默地聽著,只擺了許久,示意李紀周撤退,整個宮殿頓時安靜了下來。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即將來臨。
朱有松生於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生父為伏王朱長勳。 朱長勳雖然在皇位爭奪戰中失敗,但萬曆帝對朱長勳的生母鄭貴妃深情,對鄭貴妃的寶貝兒子朱有松尤為溺愛。
朱有松的生活非常奢侈,萬曆帝甚至授權福王府自己在封地內收租稅,掠奪百姓的肥藥。 然而,整個明朝都陷入了困境,河南多年遭受災難,飢民自相殘殺。
在這種情況下,朱長勳不僅拒絕開庫救餓,反而繼續收稅。 崇禎十三年冬天,農軍到達洛陽城,朱長勳意識到危機,開始用錢招戰士來抵抗。
不久,農軍燒毀城樓迎農軍,朱長勳逃到城外的英恩寺躲藏起來,後來被搜殺。 朱有松雖然救了他一命,卻失去了富王府的財富和榮耀,命都沒落了。
崇禎帝派人來接朱有松,結束了他到處求饒的日子。 崇禎十六年,朱有松正式攻打福王之位,但農民軍很快又打淮清,朱有松逃往魏會,靠魯王朱常書的幫助生活。
後來,農民軍再次與魏輝交戰,朱友松和陸王的叔侄逃往江蘇淮安。 朱有松雖然出身於豪門,但貪生怕死,無力挽救明朝的危機。
最後,誰來當皇帝,成了當時的乙個重要問題。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大順軍攻克北京城,崇禎皇帝殉難。 訊息傳來時,南京的學長**籠罩在一種不祥的預感中。
不久,他們得知崇禎帝乘船逃走了,南京軍部書記石克發也興高采烈地準備渡江北上去見皇帝。 但到了四月中旬,崇禎帝在煤山上吊死的噩耗讓他們陷入了恐慌。
在短暫的迷茫之後,他們突然意識到乙個問題:誰將成為皇帝? 南京作為明朝的首都,一直保留著一整套行政機構。 此時,掌握實權的決策人物,正是南京軍部書記石克發。
他與其他**人商量,準備迎接太子朱慈巨集到南京管國。 然而,崇禎帝卻拖延了安排太子離開北京,直到北京淪陷,眾人才知道太子和另外兩個兒子並沒有逃脫。
在這種情況下,南方都城的**人只好將目光投向了附近的幾位藩王。 按血緣關係分,崇禎帝的親舅有朱長潤、惠王、朱長英、桂王朱長姝、舅舅朱常書、魯王; 崇禎帝的堂兄,就是福王朱有松。
按照血緣關係,自然要優先考慮福王朱有松、桂王朱長英、惠王朱長潤三位藩王。 在這三個藩家中,苻王朱有松,不僅是因為他和崇禎帝是同輩,還因為他離南京最近,其實更正當。
石克發等人也曾向英禮傅王朱有松提出建議,但遭到東林黨的反對。 當時萬曆帝和鄭貴妃要立財王朱長勳為太子,正是東林黨的鬥爭,才讓明廣宗的朱長洛繼位,他們和鄭貴妃本來就不相容。
而朱有松是鄭貴妃的孫子,東林黨當然會擔心,一旦朱有松上位,重提舊案,就會失去政權。 於是,東林黨員打著魯王朱常舒的旗號,以德人著稱,主張拋棄更重男輕女的朱友松,到處遊說支援崇禎帝的堂兄朱常舒。
不過,這波浪潮並沒有平息,支援朱有松的力量正在逐漸壯大。 最終,福王朱有松登上皇位,成為南明的第一位皇帝。
斯科法面臨著乙個艱難的決定。 他的導師左光斗是東林黨的成員,希望他支援李魯王,但石克法知道這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他也知道,像朱有松這樣貪圖享樂的財王朱有松這樣平庸的領主,可能比其他潛在的競爭對手更不容易惹出麻煩。 於是,他決定與掌握軍事權力的鳳陽都督馬世英商議,考慮拋棄朱友松和朱常書取而代之,並邀請崇禎皇帝的親叔桂王朱長英到南京。
然而,就在他以為風波即將平息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
在石克法準備接見桂王的時候,太監陸九德已經率先出手了。 陸九德曾是老傅王朱長勳的駐軍,因抗盜立功,駐紮在鳳陽督軍。
據南都大臣李青記載,是福王朱友松給將軍高傑、黃德公、劉良佐等人寫了一封信,而出面聯絡這三鎮的人就是陸九德。
知道陸九德已經聯絡了高傑等人,詩英很是害怕。 石克法沒有意識到這個變化,給馬士英寫了一封信,強調福王的七個缺點。
然而,馬世英將這封信作為效忠朱有松的“提名書”交給了朱有松。 石克發得知真相後,大局已定,無法改變。 由於反對傅王的支援,他與朱有松產生了厭惡,最終被驅逐出南都的權力中心。
如果石克法當初果斷宣布福王為皇帝,馬詩英等投機者就沒有機會佔便宜了。 然而,“做決定”的工作被自私的人抓住了,傅王即位成為既定事實。
石克發只能應自己的要求調離南京,出去守衛淮安和揚州。 這為後來洪光政權的垮台奠定了基礎。
順治元年5月15日,苻王朱友松登基為帝,馬士英等人因立功而掌握了朝廷的權力。 然而,這個政權充滿了腐敗。
常人常說“從節儉到奢侈容易,從奢侈到節儉難”,朱有松習慣了奢侈,沒過多久他就暴露了自己的真本,開始沉溺於聲音和情慾與建設。
但石克發等人並沒有和他算賬。 洪光皇帝在建立洪光政權之初,一直將農民軍視為敵人,甚至試圖與清軍合作,但遭到拒絕後才清醒過來。
對於弘光帝來說,心中的巨石,就是崇禎三子的下落。 劉澤清的報告說,縣史學家顧元陵聲稱崇禎的三個兒子都在叛亂中陣亡,洪光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僅憑這一說法就宣布了他們的死訊。
但實際上,沒有人知道崇禎帝的三個兒子的下落,這也說明他不希望他們活著。 洪光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先後發生了“妖僧案”、“偽王爺案”、“佟妃案”三起案件。
其中,最複雜的是“偽王爺案”,乙個自稱“太子”的年輕人出現在南都,真實身份存在爭議。 一些理論認為他是太子朱慈巨集,但洪光皇帝後來下令處決他,因為他被認定為冒名頂替者。
然而,弘光皇帝卻當著大臣們的面說,就算是真正的太子,也不會讓步。 此外,“佟妃案”也是一出鬧劇,女子自稱是德昌王的元母,卻被洪光帝否認。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對洪光皇帝繼位不滿的人拼命攻擊他,稱他為身份不明的人。
南都三例"看似獨立,實則流露出對弘光帝統治的深深不滿。 妖僧案挑戰洪光帝的皇位,偽王爺案引發真假皇子爭議,佟妃案讓朱有松的身份成為焦點。
在這三大案件的背後,其實是存在著對弘光帝的合法性的質疑和攻擊,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鬧劇,唯恐天下亂。
可悲的是,寧南侯左良玉在傀儡太子案的背景下,聲稱接到太子的密令,要殺死叛臣馬世英,以淨化朝廷,以便在武昌集兵。
此時,清軍已基本殲滅李自成的農民軍,向南京發動了全面進攻。 這太可惜了,敵人還沒打,自己兄弟先打,結果自然不用說了,左良玉一到九江就病死了,兒子左孟庚率領十三萬大軍四萬艦向清軍投降。
多多率清軍製造了不人道的揚州“揚州十日”事件,石克發、劉兆基英勇犧牲; 弘光帝從南京逃往黃德公,但不久被清軍俘虜,最後被處死,弘光政權滅亡; 馬世英移居江浙抗清軍,戰敗後卻被叛徒出賣,最終變得忠心耿耿、英姿颯爽。
最可悲的是,南京淪陷時,錢千一等東林黨員沒有反抗,輕易就放棄了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