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踩高蹺、鼓點,身著鮮紅色服裝的尹尋堂,出現在風雪中。 正月初十,濟南市平隱縣汕頭村的高蹺隊時隔多年再度出現在“江湖”中,從六十歲的男人到六歲的孩子,在隊伍中隨處可見。 今年57歲的尹尋堂不僅是高蹺隊的領隊,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蹺專案的傳承人。
時隔10年後,他再次登台演出。
雖然已經過了初春,但突如其來的寒流導致氣溫驟降,雪花飄飄。 下午,在平隱縣的玫瑰湖濕地公園,一場民俗劇表演即將拉開帷幕,尹尋堂和隊員們已經做好了演出的準備。 “你的節目被提前了,改成了第二個。 聽到現場工作人員的話,還在屋裡休息一秒的尹尋堂,立刻帶著隊員們衝了出去。
天空陰沉沉的,零星的小雪。 寒冷的天氣並沒有打消高蹺隊的熱情。 我看到他們踩著高蹺排成一排,等待命令開始。 隨著鑼鼓聲在賽場外響起,尹尋堂首當其衝,帶領身後的數十名隊員踩著鼓。 大家齊聲走動,鏗鏘有力,吸引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10年過去了,我們汕頭村的高蹺已經停了10年,今天我們終於從'江湖'裡回來了。 尹尋棠嘆了口氣。
踩高蹺和堆疊羅漢是表演的壓軸戲。 只見大家站成一排,隊伍中間的幾個人扶起3個**和3個孩子,然後齊心協力地慢慢往前走。 即使飄落的雪花已經浸濕了地面,但每個人的腳步依舊穩健。 看到這一幕,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當今最年長的表演者已經60多歲了,最小的只有6歲。 尹尋堂告訴新黃河記者,剛報名的時候,一下子報名了80多人,為了這次演出排練了六七天,大家的熱情非常高漲。
超過 2 的最高步長4公尺“綁架”。
在汕頭村,踩高蹺的傳統由來已久,從三四歲的兒童到70多歲的老人。 1991年,村里組織成立了踩高蹺隊,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尹尋堂開始正式學習踩高蹺。 “我從十七八歲開始踩高蹺,但我並沒有認真開始訓練。 他回憶說,高蹺隊成立時他才20多歲,經過乙個多星期的正式學習,他基本掌握了踩高蹺的藝術。
或許是因為從小就接觸的感情,在尹尋堂看來,踩高蹺的難度不算太大,只要經常練習,就能學會。 話雖如此,第一次踩高蹺的時候,他心裡還是有些害怕的,擔心自己站不起來摔倒。 “我腳下的高蹺也叫'拐杖',我第一次練習踩著50厘公尺的'拐杖',然後逐漸增加高度,最高台階是24公尺長的“拐杖”。 他說,起初他不服從雙腿,靠牆走路,但後來學會了掌握重心後,他能夠獨立行走。 其實踩高蹺是一項危險的“工作”,有一名隊員曾經摔斷了六七根肋骨。
“跑板”是一種極其危險的高蹺表演形式。 10多名人員踩著高蹺,從地面經過一條12公尺長的跑道,距離地面約1公尺木板高5公尺。 表演者需要在寬度只有35厘公尺的木板上來回移動才能達到表演效果。 “木板前後兩端有3公尺長的斜坡,方便上下,每人上下必須走3級台階,讓大家都能順利、整齊地踩在木板上。 尹尋堂告訴新黃河記者,他們曾經在濟南園博園演出過一次,踩了11公尺高的“綁架者”,加上木板的高度,離地近3公尺,整個過程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踩著“拐杖”的表演者,表演時而輕歌輕舞,時而火辣熱情,時而即興狂野,又被譽為“木棍上的東方芭蕾”。
乙個家庭的三代人會踩著高蹺走路。
高蹺養殖中斷了10年,但這並不影響高蹺技能的傳承。 2014年春節是山地高蹺隊成立後的最後一次亮相,從此一雙“拐杖”閒置,演出現場已經封印在大家的手機裡。 “當你聽到鼓聲時,你必須立即轉身。 為了這場等待了10年的演出,汕頭村黨支部書記劉希榮每天現場進行排練,從變陣到打節拍,每乙個細節都反覆排練。
我們高蹺隊中最年輕的成員只有3歲。 說起來,尹尋堂頗為得意,家裡老一輩都會踩高蹺,他也是從父親那裡學來的踩高蹺。 現在,他們家三代人都會踩高蹺走路,雖然一年上台表演的次數不多,但大家都有一種熱情,只要需要就很活躍,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綁著腿上台。 前段時間,村里定製了一批新的“拐匪”,老的“拐拐犯”留在村里的歷史博物館裡,激勵後來的年輕人。
用尹尋堂的話說,山上的高蹺不怕沒有傳承。 正如他所說,在踩高蹺的隊伍中,出現了更多的年輕人,他們的動作也更加靈活,展現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也證明了踩高蹺傳統藝術的生命力。
高蹺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靈魂,我們的驕傲。 尹尋堂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