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智財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3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為8539件9億元,同比增長754%。近年來,專利、商標等智財權質押融資已成為科技企業盤活無形資產、增強創新發展動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般來說,科技型企業具有“輕資產、重投資、高增長、波動性強”的特點,由於缺乏傳統銀行信貸所需的抵押品,在融資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融資難度大、成本高的問題。 如何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 如何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
加強監管政策的引導。
作為第一屆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大文章中的第一條,科技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助力科技企業發展,亟待完善和有效監督引導政策。
中銀研究院研究員梁思表示,加強支援科技企業發展的政策,一方面可以搭建服務平台,為協調各方資源進入、實現協同發展提供協助; 另一方面,有助於加快打造更符合創新發展實際的經濟增長路徑,紮實助力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關於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的通知》。 專家表示,《通知》對做好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提出了要求,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加強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指明了方向。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地方金融監管局要明確科技金融責任部門和職責分工,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級責任。 要結合轄區內科技資源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細化政策措施落實,切實加大對科技企業的融資支援力度。
近年來,各地金融監管部門不斷完善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以更好地支援科技產業發展,特別是促進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從不同領域持續努力創新服務, 進一步提公升金融服務科技企業的質量和效率。
為解決銀行機構與科技型企業之間的行業壁壘,提高金融服務效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陝西監管局在2023年探索建立了兩個諮詢機制。 一是引導所轄銀行試點機構設立“科技+”理財顧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截至2023年底,相關試點銀行共發放241億元。 二是配合陝西省教育廳建立“科技+”專家諮詢機制,建立科技創新專家庫,引進高校專家幫助銀行保險機構了解和評價科技企業,加快金融供給與企業需求高效對接。 截至2023年底,陝西省科技企業貸款餘額為2366筆71億元,創有統計以來新高,同比增長4827%,高於同期各類貸款增速3874個百分點。
此外,2023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健全科技金融體系,在重點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創新。 例如,上海市監管局探索“股貸債保”聯動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引導保險機構推出首套與社群等首套保險服務,鼓勵保險基金積極投入科技,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中國社科院財經研究所銀行科研室主任李光子表示,前期科技創新活動風險相對較高,種子期科技創新活動風險最高。 此時,十分需要加強第一監管部門的政策引導,充分發揮政策資金在科技創新領域支援社會資本的引領作用。 隨著科技創新活動風險的下降,銀行信貸資金可以逐步進入。
解決抵押貸款融資難題。
與傳統行業不同,這些企業大多擁有智財權、專利技術等輕資產,對依賴抵押品的銀行信貸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戰,融資難度大、成本高,困擾著這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近年來銀行機構智財權質押融資業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制約該業務發展的因素。 李廣子表示,對抵押物進行準確估值是開展智財權質押融資的前提。 準確評估各種形式和複雜性的智財權的價值是非常困難的。 此外,智財權本身的波動性很強,這也對其價值評估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此外,一旦借款人違約,金融機構將面臨將智財權作為抵押品處置的風險,使智財權難以變現。
為解決科技企業智財權融資困難,目前只有加快形成有效的協同聯動機制,“政、銀、企”三方才能化解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風險,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從銀行業務來看,建行突破了傳統僅依靠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表”的評價體系,創新性地推出了“科技創新評價表”、“科技創新表”第四表,從技術轉化能力等多個維度對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進行評價。 研發投入的穩定性和力度,開展差異化增信支援,實現“專利”不看“磚”。
對此,李廣子表示,短期內難以解決智財權質押融資的難點,一方面需要建立智財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可以考慮由首資設立擔保或創新科技創新平台,分擔開展合格智財權質押融資產生的風險由金融機構,提高金融機構開展智財權質押融資業務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金融機構開展的智財權質押融資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可以適當提高。 從長遠來看,仍需著力完善智財權交易平台,建立有效的智財權交易市場,不斷提高市場流動性和定價準確性,為智財權的價值評估和處置提供保障。
兆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金融機構應加快探索專利、商標作為授信基礎,大力發展智財權質押融資。 此外,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激發制度創新潛力,支援銀行等機構設立投資子公司,通過投資子公司與母行的聯動,更有效地開展投貸聯動業務,促進智財權質押融資業務的創新發展。
打造多元化、精準化服務。
引導長期“耐心資本”精準匹配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非常重要。 《通知》提出,根據科技型企業在創業階段、成長期、成熟階段等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提供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務。
傳統的信貸業務模式強調抵押和擔保,強調資金安全。 但科技創新企業通常具有投資周期長、收益高的特點,特別是在不同時期,科技創新企業對資金規模的要求存在明顯差異,與傳統信貸的特點不符。 梁思認為,特別是在初創和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缺乏足夠的實物資產,大多以智財權為主要資產,短期內投資回報率較低。 因此,科技型企業在不同的成長期需要不同型別的金融服務,或者是多種型別的服務疊加支援。
近年來,結合科技型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和需求,不少銀行機構打造了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信貸服務,部分銀行機構也在企業設立和技術研發階段創新和深化了“銀稅互動”機制。 從而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在廣西南寧,廣西農村信用社與稅務部門通過“銀稅互動”,實現了稅收抵免與融資信貸的無縫銜接,助力科技型企業強化資金鏈。 “公司機械裝置投資大,周期長,資金周轉壓力大,通過'銀稅互動'從廣西農村信用社獲得3000多萬元貸款,企業發展信心更強。 廣西巨集發重工機械***財務總監任先寧說。
一般來說,初創階段和成長期等科技創新活動的風險較高,成熟期之後面臨的風險會小得多。 李廣子表示,從金融供給量來看,不同型別基金的風險偏好是不同的。 相比之下,銀行信貸基金的風險偏好低於股票基金。 除了融資需求外,不同生命週期的科技創新活動的其他方面也存在差異,如投資諮詢、風險管理等。 因此,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挖掘和參考各類金融主體的信用資料,結合不同生命週期科技創新活動的金融需求特徵,提高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服務效率。
此外,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銀行機構應根據科技企業的經營特點,研究設計差異化、特色化的科技信貸服務。 梁思認為,銀行機構應加快構建符合專精特新企業內在特徵的新型信貸審批新模式。 根據科技型企業“軟資產”的豐富特點,推廣動產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為專精特新企業開發專屬金融產品。 根據不同企業對資金的不同需求,開發精準畫像和定製化的金融產品。 (經濟**記者王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