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盟、日本、印度、東南亞都落入了“本土半導體製造”的陷阱。 幾乎所有地區都面臨著半導體行業的人才短缺,從高階管理人員和工程師到入門級技術工人。
例如,隨著美國半導體製造業回流計畫的推進,半導體領域的人才短缺也迅速顯現出來。 麥肯錫曾預測,到2024年,美國將短缺約30萬名工程師和9萬名熟練技術人員。 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和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到2024年,半導體行業將短缺67,000名工人,半導體行業約58%的新製造和設計工作崗位將面臨空缺的風險。
由德國經濟研究所委託並由德國工業聯合會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德國半導體行業目前還缺少620,000 名技術工人,特別是在電氣工程、機電一體化和軟體開發領域。 普華永道的報告將範圍擴大到整個歐洲,顯示到2024年,歐洲半導體行業的“人才缺口”將達到35萬。
根據日本招聘公司Recruit Holdings的一項調查,2022財年(2024年4月2024年3月)對半導體工程師的需求迅速增長至38次。 2024年上半年(1-6月),半導體相關技術人員需求增加46次。 與2024年相比,2024年和2024年對半導體工程師的需求增長了10倍以上。
半導體人才緊缺,美國簽證政策和人才培養的短板暴露無遺
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培養和培養本地人才來解決這個問題,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為半導體行業高度依賴國外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本地人才短缺,需要引進更多的國際人才。
100多年來,美國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地湧現出人才,為美國帶來了創新和繁榮,使其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例如,矽谷是世界科技巨頭的所在地,那裡的科技人才主要來自印度、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的工程師,這表明美國向這些海外人才敞開大門是多麼重要。
隨著國家發展的需要,美國制定了許多移民和簽證政策,其中H-1B簽證制度使海外人才難以引進。 例如,對於許多在美國學習的畢業生來說,他們通常選擇走“F-1 OPT H-1B綠卡”的途徑。 然而,H-1B簽證申請非常困難,中獎率只有146%,不僅應用周期長,而且充滿了許多不可控的因素。 如果失業或裁員,H-1B簽證甚至可能被取消,更不用說順利過渡到綠卡了。
目前,在美國從事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高科技產業的海外人才大多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和印度,這些人才使用H-1B非移民簽證,通常有效期為三年,可以延長至六年,但由於每個國家的簽證上限為7%, 而每年的H-1B簽證名額為65,000,必須通過抽籤系統分配。這對來自印度和中國等人口大國的人才來說是乙個挑戰。
此外,美國的就業移民按優先順序分為EB-1到EB-5五大類,全球每年簽證限額一般為14萬,對人才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高要求,數量有限,競爭激烈。 去年8月,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因熟練安裝人員短缺而推遲量產計畫,因此想為約500名台灣工人申請赴美簽證,但遭到當地工會的阻撓。 根據美國法規,從台灣來美國的台積電員工需要EB-2簽證才能合法進入美國工作。
根據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經濟創新集團(EIG)的說法,實現美國H-1B有幾個主要挑戰:
由於特殊屬性,抽籤系統不會將簽證分配給最需要的行業(例如半導體);
每年總共有 65,000 人,另外還有 20,000 人為從美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或更高學位的國際學生提供,對於錯過 H-1B 的工程專業畢業生來說,沒有更簡單的方法留在美國;
每個國家的H-1B簽證總數上限為7%,這對於中國和印度等人口眾多的國家非常不利,從H-1B過渡到綠卡的抽籤系統將不得不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這些人才;
如果H-1B簽證持有人失業,只有60天的時間尋找新工作,他們可能無法在此之後留在美國;
在當前H-1B簽證的前六年期限屆滿後,如果原H-1B持有人想再獲得六年的H-1B簽證,他或她必須離開美國至少一年; 去年年底續簽的美國續簽H-1B試點計畫僅適用於H-1B原件由加拿大和印度領事館簽發的申請人,儘管它允許申請人無需離開美國即可離開美國。
因此,面對半導體行業急需的人才,美國一些智庫和行業組織開始呼籲將有效的簽證和移民政策相結合,以及投資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相關專案,幫助發展人才隊伍,並推出專門針對晶元廠商的新型簽證。
與美國工程人才短缺密切相關的另乙個問題是,近一半擁有碩士學位或更高學位的學生來自美國境外,一旦完成學位,除非獲得H-1B,否則他們必須離開。 根據普渡大學最近的乙份報告,國際學生佔研究生和專業學生的 42%9%,其中工學院留學生佔比最高,達到41人5%。去年,印度學生首次超過中國成為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其次是南韓和台灣,這兩個國家對半導體行業都很重要。
然而,美國青少年不喜歡它stem專業,尤其是半導體相關專業,已成為國家半導體人才培養中難以突破的重要壁壘。 去年,美國高等教育研究諮詢機構HEA Group結合美國教育部的資料,給出了乙份關於美國高校專業薪資的報告,結果顯示,雖然STEM專業在專業薪資排名中仍然遙遙領先,但高收入並不意味著他們喜歡。
一位在加州一家半導體公司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訴吉偉,美國年輕人最熱門的就業選擇還是醫生、金融和人文學科,對工程和電子興趣不大。 乙個非常直觀的例子是,在很多線下聯合招聘會上,他的公司和其他半導體公司經常需要設定有趣有趣的展位來吸引眼球,收到的簡歷基本上都是來自這些地區的中國、印度和國際學生; 而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和其他網際網絡公司甚至可能需要乙個標誌來吸引大量的申請者。
太多的本科生夢想成為下乙個扎克伯格,而不是下乙個戈登·摩爾。 “而且,美國根深蒂固的'工作與生活平衡'觀念,也導致年輕人不願意進入半導體行業。” ”
此外,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大學的費用也超過了通貨膨脹,對於乙個普通的美國學生來說,獲得硬體工程的本科學位也意味著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投入,而人們本科畢業後背負著超過10萬美元的債務,所以年輕人自然會更傾向於選擇畢業後能獲得不錯收入的專業。盡快還清貸款,比如醫生、律師等,這些行業的回報比半導體行業高得多。
而且,美國大部分的硬體工程師職位都需要碩士及以上學歷,或者有幾年的經驗,這對於乙個GPA成績不錯的本科生來說,很難達到工作要求。
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最近的統計資料證實了這一點。 在 2021 和 2022 學年,美國頒發了 499 萬個學位,其中 89 個是醫療保健專業數量最多的40,000 份學位證書,13 份比 10 年前多75%;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專業發行8060,000 學位證書,增加 954%;計算機 IT 專業人員發布 2490,000個學位證書,在過去10年中急劇增長了100%,但這是由於基數較小,2024年分別只頒發了4,192個和6,899個學位證書,這是乙個非常小眾的專業,尤其是學生主要是亞裔美國人和其他外國人,而美國白人學生的比例只有41左右4%。
美國半導體行業提出簽證改革以吸引海外人才
面對這些問題,美國半導體行業提出了一些對策,一方面要培養更多的本土STEM學生,甚至早在初中就培養年輕人的興趣,從而為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補充; 一方面,將修改現行的簽證和移民制度,以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
例如,EFPGA初創公司Flex Logix的負責人建議,擁有STEM專業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畢業生在頂尖學校和行業中需求量很大,將自動獲得工作簽證。
Semi 主張延長 H-1B 失業後尋找新工作的寬限期(目前為 60 天),以減少因沒有及時找到新工作而無法獲得 H-1B 簽證的人才流失。 同時,每年簽證的最大數量以及每個國家的比例上限也將提高。
EIG建議,在《晶元法案》的框架下,基於兩黨對半導體行業重要性的理解,引入新的“僅限半導體”簽證將更容易、更快捷,而不是改革現有的簽證制度。
該智庫援引台積電拒簽台灣技術工人,以加快其美國工廠的進度,這將給台積電等海外半導體投資者留下“在美國建廠比想象的要貴,找工難,官僚和監管問題更多”的壞印象, 從而影響了美國半導體製造業回流的戰略。“僅限半導體”簽證可以扭轉這一局面,不僅避免了漫長且概率低的簽證流程,而且通過特定行業簽證保證了人才的供應,從而促進了半導體產業在美國的投資和擴張。
EIG提議的“純半導體”簽證草案的亮點包括每年簽發10,000個新簽證,並加快獲得綠卡的途徑每季度拍賣2,500個簽證給符合條件的公司,五年簽證可以自動續簽一次簽證拍賣費用於培訓美國個人,並為半導體鏈上游和下游的學生和工人提供國內獎學金
SEMI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吉特·馬諾查(Ajit Manocha)評論說,唾手可得的果實是修改美國的移民政策,這將大大有助於留住在美國學習的最優秀的碩士和博士生。 業界有很多共識認為需要採取一些行動,這與《晶元法案》有關。
不過,要改變美國目前的簽證制度,民主黨和共和黨都需要相互支援,延長60天寬限期是相對最有可能贏得兩黨支援的解決方案,但提高簽證總數和國家比例上限可能很難獲得兩黨支援。
悲觀主義者認為,除非兩黨停止爭吵,否則移民改革永遠不會發生。 反對者認為,為國際人才提供這種簽證便利將導致半導體公司歧視本地人才,因為海外人才的薪水更便宜,以及保留H-1B簽證和長期留在公司而不要求加薪或離開等原因。
此外,還有***認為“純半導體”簽證的想法將充滿風險,誰能保證美國在10年或20年內不需要其他“關鍵”技術? 現在因為半導體的重要性,一旦建立了乙個狹隘的體系,就很難改變或取消它,未來隨著其他重要技術的出現,類似的專業簽證會越來越多,這必然會導致一系列的簽證騙取。這個問題只有通過保持簽證制度相對簡單和直接才能得到妥善解決。
寫在最後
最諷刺的是,同樣對半導體人才需求缺口巨大的中國,卻是全球半導體人才最多的國家。 例如,中國連續多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留學生留學生聚集地。 2024年,中國大陸學生約佔持有F-1和M-1簽證的在美留學生總數的30%,中國在美國K-12年級就讀的年輕學生中排名第一,佔比35%,STEM人才流失美國依然嚴重。 同時,中國留學生赴美工作意願總體保持穩定,2024年至2024年獲得H-1B簽證抽籤資格的中國人數量長期位居第二,僅次於印度,近三年來有資格抽籤的人數已超過5萬人。 與來自其他國家的STEM博士畢業生相比,中國人在獲得學位後離開美國的可能性較小。 就頂尖人工智慧人才而言,在中國接受本科教育的人中,約有56%最終去了美國; 在美國完成研究生學習(PhD)後,88%的人選擇在美國工作。
泰山不放棄,大地可以成為它的高度,河流可以成為它的大而不選擇涓涓細流。 在“製造業回流”的背景下,工廠可以轉移,但人才體系不能複製貼上。 雖然種族問題和社會矛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並不少見,但它們具有領先的產業優勢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對高科技領域的人才仍然具有充分的吸引力,並且正在不斷完善國內體系以吸引更多的國際人才。 在此背景下,優化我國人才培養發展環境,廣泛吸收世界不同種族、文化、民族的智慧和才能也迫在眉睫。 (校對:吳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