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阿里雲召開2024年度戰略發布會,宣布全雲產品降價,平均降價20%以上,最高降價55%,即日起實施。
阿里雲高階副總裁、公有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表示,這是阿里雲歷史上最大的降價。 阿里雲決定加大對公有雲技術的投入,以降低中小企業使用雲的門檻,加快公有雲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
涉及產品範圍廣泛。
據阿里雲介紹,此次降價涉及100多個產品和500多個產品規格,涵蓋計算、儲存、資料庫等所有核心產品。
劉偉光表示,此次阿里雲降價,參與產品範圍廣泛,受益群體龐大。 其中,ECS最多減少36%,OSS減少55%,RDS減少40%。 阿里雲降價是“AI驅動,公有雲優先”戰略的具體實施。 阿里雲打算通過網際網絡遊戲推動使用者從傳統IT向雲計算的轉移,這將進一步提高公有雲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
阿里雲希望通過此次大規模降價,讓更多企業使用先進的公有雲服務,加速雲計算在中國各行各業的普及和發展。 “劉偉光說。
提高市場滲透率。
劉偉光表示,目前國內公有雲的滲透率明顯低於歐美成熟市場。 “大多數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還沒有完全或深度地擁抱雲,大多數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 ”
劉偉光認為,國內很多企業並沒有享受到公有雲帶來的價值,很多使用者只是把雲當作伺服器資源,雲上的資料能力和AI能力並沒有成為幫助企業轉型公升級的技術。 未來,技術創新將誕生在雲上,公有雲將為開發者和企業提供最具價效比的選擇。
以AI模型為例,劉偉光表示,公有雲是AI的最佳搭檔。 雲計算不僅為大模型提供算力支援,還包括網路儲存的迭代公升級和配套技術架構。 “很多企業需要大模型的能力,但不需要自己做推理訓練,利用公有雲上的資源就可以輕鬆獲得AI能力。 ”
從全球雲計算巨頭的發展歷程和業務邏輯來看,雲計算具有規模效應。 使用者規模的擴大,將迫使整個**鏈技術不斷進步。 劉偉光表示,阿里雲不會做違背業務邏輯的事情,在實現規模效應的過程中,自研技術體系的能力不斷提公升。 “技術紅利不斷釋放,我們希望回饋市場和客戶。 ”
據了解,雲計算類似於IT行業的“摩爾定律”——每3年,雲計算單位的算力**將下降50%。 目前,國內大量自建IDC的平均資源利用率不到5%,而基於亞馬遜、谷歌等自研雲計算作業系統的資料中心資源利用率可達30%至40%。 隨著規模的擴大和研發效率的提高,公有雲廠商通常會持續降價。 在過去十年中,阿里雲將計算成本降低了 80%,儲存成本降低了近 90%。
進一步擴大規模。
此次大規模降價可能會對阿里雲的營業利潤產生短期影響。 適當降低利潤,增加規模,是雲計算商業模式的長期戰略。 “公有雲優先”戰略意味著阿里雲將進一步加大對公有雲技術的投入,加快公有雲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
2月7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2024財年第三季度(2023年第四季度)業績。 阿里雲本季度收入增長3%至280家66億美元,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飆公升86%至236億64億元。 財報發布會後,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永明表示,集團的首要任務是重燃電商和雲計算兩大核心業務的增長勢頭。 在雲計算方面,明年將聚焦資源,開發公有雲產品。
雲計算網路已經建成,使用的人越多,資源利用率就越高,閒置成本就越低。 我們想讓它變得更大。 阿里雲副總裁兼公共傳播部總經理張琦表示:“阿里雲有信心做到這一點,這與我們的規模和持續的技術積累密切相關。 “目前,阿里雲是亞太地區最大的。
1. 全球第三大雲供應商。
劉偉光表示,他認為,通過降價,給客戶帶來利潤,可以擴大中小企業在雲上的規模,從而彌補降價帶來的收入損失。 “在過去的幾個季度裡,阿里雲的營收增長有所放緩,我們實施了差異化戰略來擺脫這種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