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迫於美國的淫穢勢力叫囂“脫鉤”,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拿中國市場的巨大利益,歐洲國家口硬但很老實,最近又用實際行動打了美國的耳光。 2月28日,歐盟一致投票通過了兩年前提出的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的“連鎖法案”。 出人意料的是,最終瑞典投了反對票,包括德國、義大利在內的13個成員國直接棄權,該法案未獲通過。 這一事件也充分表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所鼓吹的“脫鉤”是完全不得人心的,歐洲國家在絕對利益面前仍然不在乎“美國的態度”。
這個臭名昭著的“**連鎖鈔票”之所以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也受到美國的高度重視,就是因為它具有“一石二鳥”的效果。 因為該法案的本質是打著“人權和環境保護”的旗號,對其他國家的企業實行“長臂管轄”,這也是西方國家近年來對付中國的最好伎倆。 一旦該法案獲得通過,大量在歐洲經營和發展的中國企業的利益將遭受嚴重損失,甚至會被擠出歐洲市場。 與此同時,歐盟國家將沒有更好的時間。
儘管中歐關係複雜多變,但經貿發展依然蓬勃發展。 到目前為止,中國仍然是歐盟最大的進口國、第二大合作夥伴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這也意味著,該法案通過後,歐中市場將進一步脫鉤,雙邊和鏈式合作將完全分離,這對於經濟低迷背景下的歐洲國家來說無疑是更糟糕的。
根據歐盟理事會的法律機制,如此重大的法案需要內部成員的“一致同意”。 在美國政客的原計畫中,歐盟國家近年來一直由美國統治,顯然他們不會在投票上大驚小怪。 然而,這一結果卻讓美國政客們極為尷尬,包括德國在內的13個國家對該法案投了棄權票,此外還有瑞典的否決權,甚至阻止了該法案的一半支援。 按照流程,在接下來的兩周內,歐盟理事會也可以通過引入替代方案來進一步投票,但是,由於該法案明顯不受歡迎,短期內很難獲得更多支援,而且歐洲議會選舉也將在6月開始,因此西方**普遍認為該法案已經“名存實亡”。
從經濟角度看政治,“脫鉤”法案之所以不得人心,是因為大多數歐洲企業離不開中國。 近日,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發布了一項統計資料:截至目前,98%的歐洲商界領袖不想離開中國市場。 投票結果公布後,歐洲許多企業家都松了一口氣。
中國市場始終堅持開放包容的政策,源源不斷的商機和巨大的數量也成為許多歐洲企業,尤其是大型跨國企業關注的焦點。 毫不誇張地說,這次投了反對票的瑞典,投了棄權票的德國、義大利等國,在這些國家都有不少企業長期在中國經營發展,與中國的**連鎖市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中國也有著不可小覷的巨大商業利益。 面對真金白銀,這些國家顯然不會逆天而行,這反過來又會引起國內企業家的反對。
以瑞典為例,雖然瑞典一直非常堅決地執行美國的反華政策,但瑞典企業家在中國市場生活得很好。 知名的沃爾沃、宜家、愛立信、伊萊克斯等都是瑞典企業,在中國擁有龐大的產業鏈,顯然不會輕易放棄。 再者,瑞典目前的執政黨是中右翼政黨,其執政理念更加務實理性,與**派的“白左陣營”完全不同,因此投了非常強烈的反對票。
事實上,歐洲國家已經醒悟過來,不再盲目追隨美國的“脫鉤”計畫,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已經接受了俄烏衝突的教訓。 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國家紛紛效仿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然而,在失去廉價的俄羅斯能源後,歐洲很快爆發了能源危機,美國作為歐盟的盟友,不僅全面接管了俄羅斯原有的歐洲能源市場,還推出了《通脹削減法案》,趁著能源危機收割歐洲國家的經濟。 這種“切韭菜”的行為,也確實讓歐洲國家意識到,美國是朋友,不能交。 只能說,“美國優先”的原則從未改變,“與中國脫鉤”只會吞噬歐洲本身,歐洲自然不會做這種虧損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