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車質網統計,2024年2月共受理車主有效投訴15411件,創歷史同期紀錄,上月為**97%,同比**537%。2月份,共有753款車型收到有效投訴,其中184款車型投訴達到兩位數或以上。
從“2024年2月車型投訴TOP30榜單”來看,榜單前三名品牌分別是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投訴數量明顯高於1月,投訴原因涵蓋“**變化”。
其中,對位居榜首的比亞迪驅逐艦05車型的投訴數量從1月份的28起飆公升至1825起,投訴包括“**改動; 混合模式轉換失敗”。 一款2022款DM-i 55km高階驅逐艦05車型表示:“比亞迪驅逐艦05在購買汽車後降價發動機無緣無故啟動汽車,2023年4月1日,我購買了一款驅逐艦0555優質公里高階版車輛,購買價格為11.43萬元,2023年4月,該版本車型的官方調價為11。38萬元,2024年2月,比亞迪官宣車型**將調整為938萬元,購車頭幾個月大幅減價20500元(價格資訊公開平台可查),且對購車車主沒有賠償,嚴重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現要求合理賠償。 調整為HEV模式,充滿電後無需駕駛員同意自動切換到EV模式,並經常啟動發動機。 ”
除了驅逐艦05外,秦加也因“**; 混合模式轉換失敗“被投訴到榜單第五位。 此外,由於“**; 續航里程不準確“、”電池有故障; **變化“被投訴到榜單上的第二位和第二十三位。
榜單中,排在第二位的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星光,投訴881件,投訴問題為“**變化; 不允許續航里程”。 五菱星光2023款150進階版車主表示:“2024年1月8日上午,我買了五菱星光黑色車,高配置150,裸車價格1058萬元,到現在距離購車已經乙個月了,五菱於2024年2月19日正式宣布,五菱星光150進階調價為998大幅降價6000元,廠家拒不退還差價,售後顧問踢球,嚴重影響車主合法權益。 上汽通用五菱股份現在被要求全額退還購車差價6000元,不接受現金以外的其他補償方式。 我投訴過一次,根本沒有解決問題,也沒有人跟我核實,只有車質網給我打電話**,說我聯絡了廠家,廠家會給我**,但是沒有。 同時,該車還存在質量問題: 1轉向時輪胎噪音異常。 2.當機油機介入時,聲音很大,振幅明顯。 3.當汽車啟動時,所有故障圖示都會亮起。 ”
整體來看,排名前三的車型之所以被吐槽,主要是因為車型更便宜,引起了老車主的不滿。 在榜單中,同樣因為**變化而被吐槽的車型還包括騰勢N7、小鵬G6、長安啟源A05。
2月19日,比亞迪在微博上下調了話題價格,原因是比亞迪秦加榮耀版和驅逐艦05榮耀版車型上市,官方價格降至798萬元,並高喊“電比油低”的口號。 隨後,五菱後續的比亞迪**大戰也衝上了微博熱搜。 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在微博上表示:“一句話,用。 “五菱星光PHEV 150進階版**調整,全新”榮耀價格“為998萬元,較前10指導價58萬元下調6000元。 此後,長安啟元也紛紛跟進降價,啟元Q05和啟元A05最低739萬元起步,玩“電比油低! 低! 低! 口號。
其實,“*變”在汽車行業是很常見的,2023年以來,“*戰”一直是汽車行業的主旋律,但“車業關注”認為,**頻繁的調整確實會給車主帶來迷茫,尤其是降價,如果車企不能及時安撫老車主,很容易讓老車主失衡, 為此,一些車主也會為老車主提供一定的權益補償。
榜單前10名車型中,一汽豐田是2月份投訴榜上的“重災區”,包括R**4 Rongfang、Corolla、Ruizhi和Crown車型。 其中,前兩個是由於“生鏽的身體; 油漆表面起泡開裂“、”排氣故障; 儀表板開裂“被投訴,後兩個是司空見慣的問題——”儀表板開裂; 元件的老化”。 此外,卡羅拉夏普發布是由於“排氣故障; 高油耗“被投訴到第12位。 廣汽豐田、Fenglanda、磊玲也有同樣的問題; 長安馬自達Ankesela因“冷卻系統故障; 零件破裂“被投訴; 東風日產天籟因“系統公升級問題; 視聽系統故障“被投訴; 東風本田CR-V因“手續不全; 發動機故障燈亮“被投訴; 廣汽本田飛度是由“發動機電機噪音異常; 變速箱抖動“被投訴。
除了上述車型外,奇瑞汽車還有三款車型被投訴,分別是艾瑞澤8、瑞虎8 PLUS和瑞虎8,投訴的原因是“電池故障; 空調問題“; 、系統公升級問題; 視聽系統故障“、”視聽系統故障; 幫浦故障”。
作為大宗消費品,對汽車的投訴直接關係到消費者汽車的安全和質量,因此一直備受消費者關注。 從2月份的整個投訴榜單來看,在“2024年2月30大模特投訴榜”中,自主品牌投訴數量首次突破萬件,佔比超過60%,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合資品牌和進口品牌的投訴數量和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合資品牌的投訴比例較1月份減少了25起5%。
從汽車品牌的國家來看,與1月份相比,2月份除國產品牌和法國品牌外,所有國家品牌的投訴數量均有所下降。 其中,日系品牌跌幅最大,為近一年來的最低點,跌48家3%;來自德國品牌的投訴數量也大幅下降,投訴比例降至個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