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廣巖(農業農村部糧食與營養發展研究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和供給大幅增加,有力支撐了城鄉居民從吃飽喝足的轉變。 2021年我國人均日供能量達到3400大卡,完全可以滿足人均日供熱量,人均動物蛋白供給量為37大卡/日5克,比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低20-40克,與基本營養需求還有6克左右的差距。 改善優質動物蛋白供應是今後乙個時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任務。
隨著收入的增長、城鎮化的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糧食消費總量將呈現剛性增長。 《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3-2032)》顯示,未來10年,我國糧、肉、蛋、奶年消費量將分別增加0%,食品供應壓力增加。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飲食會導致更常見的慢性疾病。 根據《2021年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及相關統計資料,中國超重和肥胖率已達到4%, * 糖尿病患者人數達到 141億人,高血壓患者人數已達2人45億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為33億人。 我國食品消費結構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主食消費以精製穀物為主,全糧和雜糧消費不足。 二是動物產品中紅肉消費量過高,低脂、高營養價值的禽肉、牛奶、水產品消費量明顯不足。 三是蔬菜、水果、大豆的攝入量尚未達到標準,明顯低於推薦的營養量。
大糧食概念下國家糧食安全的思路與路徑.
面對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國際形勢複雜、氣候多變等諸多挑戰,要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要依靠耕地面積的增加實現增產和有限的國際市場外部調節空間,就必須貫徹“大糧食”理念, 堅持居民膳食營養優化,兼顧經濟可行性、資源減量化、環境友好性,加快從生產端向供需端轉變,從單純做“加法”到協調“減法”和“加法”,確保糧食安全底線,加快建設健康中國。具體發展路徑如下。
通過優化居民食品的營養結構,每年可節約多達5540萬噸的食品需求。 據筆者估計,由於**不同,每生產1克動物蛋白就需要6-40克穀物。 相比之下,禽肉、禽奶和水產品不僅脂肪含量低,營養價值高,而且飼料轉化率高。 考慮到居民的營養健康需求和資源壓力,要大力優化動物產品比重,弱化紅肉特別是豬肉比重。 根據2022年食品消費水平的靜態計算,如果禽肉在肉類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40%,牛奶消費量提高到亞洲平均水平(每人每年94公斤),水產品在動物產品中的比重提高到19%,每年累計可節約糧食5540萬噸。
通過減少整個產業鏈的損失和浪費,每年可增加156萬億千卡。 目前,我國糧食損失和浪費總率為227%,初步估計減值空間約為一半,即 1135個百分點,可節省2個百分點3億噸糧食,換算成156萬億千卡,可以養活19億人,減少約25億畝耕地資源利用,1耗水量5億立方公尺。 從環節來看,減損潛力最大的是產業鏈兩端,農業生產、收穫後加工和消費分別佔總損失4%;從產品來看,蔬菜減值的可能性最大,佔總減值的57%9%,其次是穀物。
擴大糧食供應**,挖掘耕地以外的資源中熱量和蛋白質供應的潛力。 中國林地面積為426億畝,要因地制宜推廣林藥、林木、林果、林菜復合管理模式,發展林禽、林畜、林蜂養殖業,合理開發南方草丘草坡,構建現代牧草產業體系, 科學利用湖泊、水庫等大水面,發展生態漁業,增加水產品供給。
通過低蛋白日糧技術的推廣應用,每年可節約豆粕1320萬噸。 研究表明,低蛋白日糧技術的推廣應用,採用飼料精準配方和精細加工技術,結合合成氨基酸、酶等新增劑的使用,可有效提高飼料蛋白質利用效率,並可將豬禽配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需求降低到104%,比當前水平下降4%5個百分點可減少飼料蛋白消耗約1320萬噸,相當於大豆約1700萬噸。
解決科技成果“最後一公里”問題,挖掘科技增產潛力。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新增農業科技成果3000餘項,但轉化率僅為40%左右,形成實際規模的不到30%。 有關研究表明,科技示範戶先進實用技術率達到90%以上,與普通農戶相比,主要糧食作物畝產提高10%以上,平均畝成本節約30元以上。
利用生物合成技術開展食用蛋白和飼料代用品的研發,拓寬蛋白產業的邊界。 生物技術和生物工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攻方向,在保障糧食供應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 首先,要用生物培育肉、微生物蛋白肉、昆蟲蛋白肉等動物蛋白替代全球熱銷產品,就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占國際研究制高點,防止發達國家形成技術壟斷。 二是加快新型飼料產業化和應用。 加快一氧化碳合成蛋白、二氧化碳合成澱粉、微生物蛋白等新型飼料產品的產業化應用,擴大飼料產品規模。
落實糧食大概念戰略建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加快農業生產向營養型轉變。 落實大食品理念,要構建以食品安全為目標的考核體系,把熱量、蛋白質、脂肪作為食品安全的重要考核指標,引導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糧食資源。 建議定期編制發布《中國糧食營養供需平衡表》,在編制涉農計畫時,將居民營養健康需求作為重要考慮指標,鼓勵發展營養價值高、糧食消費量低的禽肉、奶類和水產品產業; 減少動物蛋白產量對耕地的依賴,從草原和海洋中索取蛋白質。
加強對居民飲食的引導。 一是將食育納入幼兒園、中小學教學體系,啟用“師生、家庭、學校、社群”五大主體,建立食育長效機制,從小培養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 二是充分發揮食品營養科普主體作用,逐步完善食品營養科普獎懲制度,鼓勵科研工作者和行業從業者積極參與科普工作。 三是盡快研究出台生鮮農產品營養標籤制度,科學引導群眾購買生鮮食材。
積極推動全產業鏈糧食減損。 圍繞蔬菜、糧食產業鏈兩端,推進糧食減損:一是加大投入,提高收割、貯藏、分割等環節的機械化和智慧型化水平,推動先進冷鏈裝置的應用,加強糧食減損的基礎設施和科技支撐。 二是要適當縮短食品運輸里程,提高大中城市蔬菜等新鮮農產品的自給率,減少新鮮農產品的流通和流失。 三是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文化,增強全社會反食物浪費意識。 四是加強糧食損失減排機制研究與效果評價,定期發布糧食損失報告。
實施推廣和應用低蛋白飲食的補貼政策。 建議研究建立飼料中蛋白質含量與動物減排量的定量模型和效益核算關係,充分考慮低蛋白日糧對氮減排的綜合影響,對採用優質低蛋白日糧的養殖企業實施減排補貼政策,引導全行業降低飼料蛋白水平; 促進水產養殖業的效率和減排。
加強對大食物資源的監測和頂層設計。 實施“大食物”概念的第乙個前提是要發現中國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和海洋以及設施農業的糧食和營養供應潛力。 加強頂層設計,以大食品理念為導向,研究制定糧食資源開發規劃和發展路徑,明確優化糧食生產結構和產業布局的目標任務和推進措施,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