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是全球製造業強國,製造業產出位居世界第五,僅次於中國、美國、日本和德國,與印度大致相同。 過去,南韓在鋼鐵、液晶面板、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新能源電池和造船等領域具有比較競爭優勢。
隨著中國企業的迅速崛起,面對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南韓一系列優勢支柱產業受到中國企業的嚴峻挑戰,不斷被中國企業超越。
就連一直讓南韓人引以為豪的造船業,近年來也被中國超越。 自 2000 年代初以來,南韓一直是造船業的全球領導者,尤其是在液化天然氣 (LNG) 運輸船方面。 但自 2022 年以來,中國收到的新造船訂單明顯多於南韓和日本的總和。
南韓造船業全球市場份額大幅萎縮,高階領域的主導地位受到中國的全面挑戰,LNG船、遊輪等關鍵技術壁壘被打破。
英國造船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發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新造船市場修正總噸4149萬噸,同比減少187%。其中,中國造船廠承接了2446萬修正總噸新船訂單,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8%9%,居世界第一。 出口船舶訂單同比增長64%1%。
南韓造船廠收到新船訂單修正後總噸位1001萬噸,同比減少376%,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4%1%。這也是自2021年以來,中國造船企業連續第三年獲得年度新訂單,超過南韓造船企業,位居全球第一。
根據南韓造船和海洋產業人力資源開發委員會2023年5月發布的資料,2014年南韓造船和海洋產業人力資源開發委員會公布的資料,2014年南韓造船人力約為20萬人,2022年11月急劇下降至9人50,000人。
同時,除了市場份額外,中國造船業的盈利能力也明顯優於南韓。 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3年規模以上船舶重工行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237億元,同比增長200%;利潤總額259億元,同比增長1317%,行業平均利潤率在4%左右15%。
近日,被譽為中國最賺錢船廠的揚子江造船公布了2023財年年報,業績創歷史新高。
2023年,長江集團總營收同比增長16毛利同比增長5%至人民幣241億元2%至人民幣54億元,淨利潤也增長57%至人民幣41億元,銷售淨利率達到17%。 前幾年,平均淨利潤率也接近15%。
熱機計畫 雖然南韓三大造船廠2023年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但盈利能力仍然疲軟,與中國企業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其中,南韓龍頭公司HD Korea Shipbuilding & Offshore Engineering Co., Ltd.在2022年虧損了3560億韓元,但在2023年實現了三年來的首次營業利潤,盈利2823億韓元(2.)。126億美元)。銷售額同比增長23%至212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率僅為133%。
三星重工2023年實現營業利潤2333億韓元,9年來首次扭虧為盈,營業利潤率僅為3%左右。 韓華海事2023年的營業虧損為1,965億韓元,高於2022年的15億韓元61萬億韓元。
2023年,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虧損後,南韓造船業整體盈利能力仍面臨挑戰,儘管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扭虧為盈。
過去幾年,南韓造船業為了滿足訂單量目標,面對行業低迷和中國造船廠的競爭壓力,承接了許多低利潤訂單,從而擠壓了利潤空間。 為了提高競爭力,南韓造船廠開始專注於技術要求高的船舶的交付。
但與此同時,我國造船企業也紛紛轉向高附加值產品,在高階裝備和新能源裝備領域取得突破,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資料顯示,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擁有全球14種新型船型, 排名世界第一。LNG、甲醇動力等綠色船舶訂單快速增長,氨燃料儲備、氫燃料電池等零碳船舶訂單取得突破。
未來,南韓造船廠將繼續面臨來自中國企業的全方位挑戰,經營壓力依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