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量生產、新基建、新消費、新能源系統......今年**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建議備受關注。
記者從報告中選取了十個“新”,採訪了國家領導人、委員和行業專家,解讀了這些“新”所體現的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強勁勢頭。
為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高度重視高質量生產力的發展,是報告的一大亮點。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變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 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鏈優化公升級,培育新興產業,搶占發展新軌道,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署。
新的質量生產力。
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
新型優質生產力不同於傳統生產力,具有高技術、高效率、高質量等特點,其中創新起著主導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科學技術廳廳長宋德雄表示,新質量生產率的提出符合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公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
全國政協委員、中鐵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表示,發展新型優質生產力的重點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要加快形成支撐全面創新的基礎體系,將世界、市場、社會等各方面的力量擰成一根繩索,促進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性和可控性。
新興產業。 報告提出,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徐兆遠表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代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的方向。 例如,量子技術和生命科學有望成為未來產業的新賽道。
一種新的能源系統。
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能源體系。
在現在的白城裡,只要風吹日出,就會產生財富。 吉林省白城市市長楊大勇表示,白城素有“風沙之城”之稱,近年來,白城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
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中國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全國政協委員屈永義表示,數字經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關鍵領域。 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加強數字經濟專業人才培養,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創造更多適用場景。
以擴大內需,穩定外貿為目標。
當前,中國經濟復甦仍處於關鍵階段。 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中國經濟如何進一步夯實復甦基礎? 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穩定外貿、增強經濟動能的有效措施。
新基礎設施。
報告建議提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 新的基礎設施是報告中確定的關鍵支援領域之一。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認為,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中國應大力推進“資料網路融合”,構建以資料網路為代表的資料流通基礎設施; 推進“算網融合”,實現通用計算、智慧型計算、超算等各類計算資源的整體利用; 推進“智慧型網融合”,系統部署5G A、6G網路研發,暢通萬物智慧型連線“動脈”。
一種新型的消費方式。 報告提出培育和拓展新消費,落實促進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和健康消費的政策。
觀瀾湖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健健先生表示,報告還提出,要積極培育智慧型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內“潮品”等消費新增長點。 促進智慧型網聯新能源汽車和電子產品的批量消費。 這些措施不僅能更好地滿足人民改善生活的需求,而且能以消費公升級引領產業公升級。
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報告提出,要夯實外貿和外資基本市場,培育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全國政協常委、廣西國際博覽局局長尉朝暉表示,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報告提出,要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多邊、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 一系列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政策,有利於推動經濟改革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
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截至2023年底,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16%。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利於刺激消費和投資,不斷釋放內需潛力,推動構建新型發展格局。 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代表委員們也紛紛提出意見和建議。
新型城鎮化。
報告提出,要進一步落實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促進各要素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引擎。 北京國民會計學會原會長、全國政協委員秦榮生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不平衡,要進一步發揮城鄉融合發展潛力,提高城鎮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
房地產開發的新模式。
報告提出,要適應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開發新模式。
未來,住房消費市場將對建築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設三局黨委書記、主席陳衛國認為,房地產行業應進一步轉變觀念,探索新的增長點,從過去的高周轉率、高槓桿、高負債的“三高”舊模式向高質量、新技術、服務好轉變。 從而更準確地滿足人們從“好地方住”到“好地方住”的公升級需求。
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實體。
報告提出,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培養和用好農村人才。
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魏喬建議,要出台扶持政策,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新農戶”行列,著力培育農業新經營主體,提公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解決“未來誰來耕種”的問題。
據新華社北京3月5日報道)。
文字:新華社記者 陳玉明、熊正彥、高康、王友玲、劉美子、賴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