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戰爭已經持續了整整兩年。 目前的情況是:烏克蘭輸了大**; 美國和歐洲對俄羅斯發動了“毀滅性制裁”; 中國啟動第二輪穿梭外交; 美國和歐洲已對相關中國公司實施制裁。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中國都已經介入了戰爭。 那麼,美俄戰爭將如何演變呢?
目前,烏克蘭的戰爭已經打了整整兩年,可以說驚喜太多了。
首先,美國從未想過烏克蘭會如此難以忍受。 在美國和歐洲50多個國家的強力軍事援助下,烏克蘭軍隊的大**以失敗告終。 澤連斯基不得不調整策略,防守而不是進攻。
沒想到的是,經過兩年的戰爭消耗和嚴厲的制裁,俄羅斯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變得越來越勇敢,實現了經濟發展。
當然,我從沒想過50多個國家負擔不起與乙個國家開戰的第一次彈藥消耗。
二是俄羅斯可能沒有想到這一點。 本來是一場實力強、速勝的戰爭,但這是一場持久戰。
俄羅斯也沒想到美國和北約會如此深入地捲入戰爭。 美國不僅集結了50多個國家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還直接向烏克蘭軍隊提供戰場情報和指揮,並以顧問和雇傭軍國的名義間接派兵參戰。
沒想到俄軍的**會這麼大,俄軍主力戰艦和戰鬥機的裝甲裝備損失會如此之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通過戰爭將俄羅斯軍隊趕出烏克蘭應該幾乎是不可能的。 烏克蘭戰場就是乙個無底洞,無論美國和北約怎麼加,都無濟於事。
正因為如此,美國只能寄希望於長期持續加大的制裁力度能夠拖累俄羅斯,所以最近才出台了所謂的毀滅性制裁。
目前,對俄羅斯有利的是戰場上的主動權被牢牢掌握,這次大敗嚴重打擊了烏軍的士氣。 如果俄軍在阿夫傑耶夫卡要塞繳獲的大量**彈藥屬實,那就意味著烏克蘭根本不缺裝備彈藥,只是士兵們失去了戰鬥的勇氣。
澤連斯基到處裝可憐的目的,就是想盡辦法把北約國家拖上戰場。 而最近停滯不前的**彈藥供應的美國,北約國家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
雖然**彈藥的供應已經停止,但對俄羅斯的制裁得到了加強,這至少可以讓烏克蘭人意識到他們對俄羅斯的敵意,也可以給烏克蘭人製造一些俄羅斯會崩潰的勝利幻想這樣戰爭意志就不會很快喪失和投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是美國和歐洲同時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無異於將中國拉入漩渦。
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將啟動穿梭外交,以促進和平並結束戰爭。 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將訪問俄羅斯、烏克蘭和歐洲重要國家。
美國在對俄羅斯實施毀滅性制裁的同時,也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表面上是為了阻止中俄正常化,迫使中國與美國站在一起,以增加對俄羅斯的削弱作用。 事實上,這可能是為了將中國拖入烏克蘭戰爭。
在美國宣布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後,歐盟在制裁俄羅斯的同時也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這是美國最想要的場景。
從表面上看,這是對中國不滿的表達,二是意圖阻止中俄合作,甚至迫使中國站在美國和北約一邊,從而有利於美國在戰略上削弱俄羅斯。
因此,美國此時對俄羅斯發起的嚴厲制裁,其實並不完全是針對俄羅斯的,而是間接地將矛頭指向了中國。
戰爭打響已經兩年了,中國的立場沒有改變。 在王毅外長的最新宣告中,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也不是烏克蘭危機的當事方。 但我們沒有從另一邊看火,更沒有趁機獲利。 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應得到遵守,各國的正當安全關切應得到重視,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得到支援。
外交部長王毅的話不多,但其中能蘊含的意思也在其中。
首先,美國和北約是危機的製造者。雖然俄羅斯應該遵守《聯合國憲章》,烏克蘭的主權應該得到尊重,但在烏克蘭積極配合北約東擴並嚴重威脅其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特別軍事行動將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如果你改變它,中國也會打仗。
其次,正是因為俄羅斯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休戰的關鍵是美國已經明確保證停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程序,烏克蘭也必須保證不加入北約。 否則,在俄羅斯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俄羅斯不可能停止戰爭,或者俄羅斯只能用戰爭手段來維持合法的合作關係,這是中俄保持合法合作關係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俄關係不受影響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國不是中立的,也不是沒有立場的。 當然,如果你錯了,你必須反對它,如果你有它,你自然可以原諒它。
第三,加強中俄合作,不是因為中國趁機牟利,也不是因為給俄羅斯“致命支援”。
正是因為俄羅斯被戰爭和美歐違反《聯合國憲章》和世貿組織規則實施的制裁所吞噬,俄羅斯別無選擇,中國自然成為俄羅斯最好的夥伴。
互利合作或合作共贏是中國的一貫原則,在中俄互補性極強的情況下,加強合作是唯一的選擇,中國不會因為美國的利益而失去自身利益,放棄正常合作。 這是乙個合理的選擇。
第四,中國不是當事方,但也不是完全的旁觀者。 這場戰爭是戰後歐洲最大的安全危機,也是二戰以來最危險或最容易引爆的戰爭。
中國要想在動盪的局勢中做穩定力量,就不能不做點什麼,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才會在烏克蘭危機中發起第二輪穿梭外交,推動和談是中國的目的。 以上四點清楚地表明了中方的立場。
雖然美國可以無視中國的穿梭外交,但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表明的立場和原則,中國目前在這場戰爭中的立場,將迫使歐洲有關國家考慮利弊,至少會擾亂美國和北約的思維,增加北約內部的分歧。
這完全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自然會增加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因為美國的目的是削弱俄羅斯,加強對歐洲的控制。 目前,這兩個目標尚未實現,但受到戰略的制約。
重要的是,不僅要受到烏克蘭戰爭的制約,還要受到中東戰爭混亂的制約。 在大國競爭最關鍵的時刻,這麼多無關的分支,自然對美國頗為不利。
本來美國想拉攏歐盟和北約與中國對抗或打壓中國,但歐盟不願意。 要想把歐盟拉入水裡,對抗中國,就必須製造中歐之間的矛盾。
顯然,中俄合作不符合歐洲的利益。 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將不可避免地影響中歐關係。 如果中俄合作不停止,對涉華企業的制裁將繼續加大,中歐矛盾必將加劇。 歐盟與美國的合作越緊密。 漸漸地,美歐聯盟將形成對抗中國。
這與美國推動的去風險戰略是一致的。 去風險將逐步演變為去中國化,並最終實現脫鉤。 而一旦形成脫鉤局面,自然是陣營對抗。
如果中國單打獨鬥,美國不敢也打不壓中國。 正如白司令所說,有了盟國的支援,美國才會更加強大。 反過來,沒有盟國的支援,美國將不敢與中國對抗。
事實上,烏克蘭的戰爭就是這樣打的,中國可能不想干預,不得不干預。
這場戰爭只有三種方式。 首先,烏克蘭再也堅持不住了,只能投降認輸。 其次,美國和北約繼續深度參與引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戰爭外溢或重大戰爭。 第三,俄羅斯不能支援它。
但是,俄羅斯無法支援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從烏克蘭撤軍並結束特別軍事行動,這不太可能,第二種是在意識到無法支援或將失敗(主要是經濟和國內局勢)時果斷使用核武器結束戰爭。 相信只要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美國和北約就會立即求和。
烏克蘭認輸,或者一旦戰爭結束,世界將面臨兩種情況。一是烏克蘭重建,二是歐洲安全秩序的重建,即美歐關係問題。
在戰敗後的烏克蘭重建中,中國必須介入,中國當然會在聯合國框架下進行倡導。 它不能被美國主導,也不能被俄羅斯主導。
恐怕中國將不得不挺身而出,重建俄羅斯與美國和歐洲的關係,因為俄羅斯可能無法獨自支援它。 如果中國不挺身而出支援俄羅斯,世界仍然不會太平。 普京的最新表態是,必須建立乙個“歐亞安全新架構”,而中國顯然已被包括在內。
一場戰爭的外溢或一場重大戰爭的引爆,都有核戰爭的危險,對整個世界都有影響。 此時,中國必須積極干預,調解和平程序或防止戰爭惡化。
戰爭已經打到現在的水平,很難確定結果或方向將如何發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它將持續很長時間。
烏克蘭難以接受失敗,這意味著它必須割讓土地並尋求和平,歐洲不能接受失敗,這意味著它已經失去了安全保障,美國不接受失敗。 乙個強大的中國對美國來說就足夠了,如果出現乙個強大的俄羅斯,美國的霸權將更加不穩定。
雖然中國不是此事的當事方,但有些情況是中國不願意面對的,那就是俄羅斯被拖累了。 一旦俄羅斯被拖下水,世界力量平衡將嚴重失衡,拖累俄羅斯再集中力量打壓中國,是美國在拱門戰爭中的初衷。
因此,儘管中國不贊成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但絕不會接受俄羅斯的崩潰。 這是中美合作關係不斷公升級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的問題是,戰爭打得越久,俄羅斯就越需要中國作為夥伴。 隨著中俄合作的深化和最大金額的增長,美國和歐洲對中國的不滿將越來越大。 緊張局勢將繼續加劇,美國將加大打壓中國的力度。
而如果我們從純粹的戰略競爭的角度出發,利用俄羅斯遏制美國是最有效的戰略。 即使中國無意,隨著中俄合作的深化和美俄戰爭的繼續,中國與美國和北約的敵意也會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