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北京交通工作會議召開,去年,北京交通在支援和保障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市民便利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那麼,今年北京交通發展的重點目標是什麼? 解決困擾市民的交通問題有哪些新思路? 如何提高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水平?
今天是《我們聊聊交通》第348期,我們邀請到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研究室主任馮濤、一級主任文員孫健做客直播間,共同探討2024年北京交通工作的重點和亮點。
歡迎每週三早上7:30-9:30繼續關注北京交通電台《一路順風》的“交通談話”欄目,並通過節目留言,我們將根據市民的意見,不斷完善我們的工作和服務。
到2024年,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5%。
2023年,全市交通運輸業將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京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特別是交通運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努力推動首都交通高質量發展。 在支援和保障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加大投資力度,超額完成投資任務,進一步完善路網體系,地鐵運營里程居全國首位。 先後圓滿完成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15項大型活動和春節、夏季交通等7個重點時段,有效應對了北京大學“五一”和“十一”期間進出北京大學的客流,確保了關鍵時期交通安全暢通有序執行。 我們全力做好“23 7”抗洪救災工作,與時間賽跑,打通了所有生命通道,為在最短時間內實現災區“四通一保”提供了強有力的運輸保障。 優化調整公交專用道交通措施,創新推出通識教育、普醫、普行等多元化公共運輸,豐富市民出行選擇,初步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地面公共運輸為支撐的公共運輸出行體系,共享單車出行量超10億次,綠色出行比例提公升至747%。
2024年,北京交通將繼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暢通、便捷、綠色、智慧型、安全”為工作目標,堅持擁堵治理與防堵並重,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加快建設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綜合交通體系, 以地面公交為支撐,以多種出行方式為補充,以結構合理、銜接暢通、便捷有序,推動地面公交改革發展,加快停車設施建設。加強重要節點交通設施管理和擁堵治理,提公升交通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全省交通高質量發展。今年主要預期指標為:火車站換乘距離小於50公尺的公交車站佔比提公升至88%,中心城區綠色出行佔比力爭達到75%,中心城區高峰時段道路交通平均指數力爭控制在60週後,全市道路交通死亡人數穩步下降,全市交通安全、平穩、有序執行。
今年,北京的七個主要火車站都將與地鐵相連。
進一步明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發展思路,圍繞軌道交通布局加快各類交通方式的優化與銜接,引導形成“魚骨形”交通結構。 今年計畫開通地鐵3號線、12號線一期,昌平線南延段剩餘3條線(段),共計45條3公里,屆時地鐵將執行超過880公里。 “特別是3號線一期將在北京朝陽站設定乙個車站,乘客將能夠乘坐地鐵接駁,這將更加方便,屆時北京的七個火車站都將與地鐵相連,”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研究室主任馮濤說, 說。
同時,對城市軌道交通現有電纜網路進行優化公升級,是“十四五”期間全市交通工作的重點。 今年要加快地鐵13號線、1號線支線、火鷹微中心分體建設,強化首都機場線服務城市的通勤功能,完成10號線訊號系統優化工程,加快開通大興線新工站D出口等出入口, 從而實現全通、早通,方便市民出行。
火車站出入口處的換乘距離。
50公尺以內的公交車站比例將提高到88%。
在推進軌道交通與地面公共運輸“兩網融合”方面,構建以地鐵為主服務於中長途交通,以公共運輸為主服務於中短途交通的協同發展模式。 去年,圍繞分擔軌道壓力、連線鐵路客流,優化調整公交線路網路,減少與地鐵重複低效的22條線路,開通8條新的微迴圈線路。 調整了41個公交站,公交站到地鐵出入口的換乘距離小於50公尺,車站數量增加到86%。 今年,“在網路整合方面,一方面做減法,盡可能減少與軌道重複、長途、效率低下的公交線路,減少五環內長公交線路數量和與軌道重複線路30條,優化合併30條; 另一方面,要做好連線火車站和社群的微迴圈線路增設和增加不少於30條,解決地鐵'最後一公里'連線問題,“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研究室主任孫健說。 在車站整合方面,將進一步縮短接送距離,將全市火車站出入口換乘距離小於50公尺的公交車站佔比提高到88%。
地面公交在優化公升級軌道交通線路和車站布局的同時,推動改革創新,降本增效,提公升服務水平。 一方面,持續提公升多元化服務水平,細分人口、時間、空間等因素,計畫在出行需求集中地區開通50條醫療出行線路,針對老年人、遊客、醫療等群體,以及公園、 商圈、景區、博物館,讓市民就醫、上學、出行更加方便。積極穩步推進試點校車拓展,提高校車通用性,促進校車復合利用,提高運營效率。 另一方面,我們將繼續優化公交專用道使用政策,以三環內公交專用道為重點,實施第三批優化調整措施。 此外,加快運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扁平化排程指揮模式,加快區域排程集中化,實現車輛、站點、人員整體共享和復合利用。
倡導“騎行+公共運輸”的出行方式。
推動軌道交通與慢行交通融合,倡導“騎行+公共運輸”出行模式。 實施城市慢行系統質量提公升行動,推進建設8條慢行系統示範街道和匯龍觀自行車道東擴。 圍繞軌道交通站、居民區等重點區域,持續加大共享單車停放區規劃力度,年底前實現共享單車停放車位比例1:1的目標,提公升連線便捷性。 持續推進軌道交通站、客流大的公交車站周邊共享單車停車秩序治理,通過優化停車設施供應、強化運營排程管理、培養良好停車習慣等方式,進一步完善共享單車停車秩序。 擴大電子圍欄技術應用,推動企業年底前完成高精度定位車輛更新換代,實現軌道交通車站共享單車電子圍欄管理全覆蓋。 推進“水路綠色”融合,完成兩岸的13改造了8公里長的河道巡路慢行系統,實施了20個公園“減少圍欄,促進連通性”,修建了20條林蔭大道,垂直綠化了300座立交橋,提高了步行和騎行的舒適度。
我們將開展為期三年的行動,以解決安全生產的根源。
今年,我們將開展為期三年的行動,解決安全生產的根源,並對整個行業進行專項整治。 軌道交通行業開展百日專項行動排查整治隱患,加強地鐵司機、排程員等關鍵崗位人員教育培訓,加強車輛、訊號日常巡檢維護,完善“一線一策”極端天氣執行組織方案和應急聯動機制,提公升軌道交通骨幹網安全。 地面公交行業開展了安全隱患排查專項行動,加強了駕駛員安全教育培訓、健康監測管理、心理護理輔導等工作。 省際客運和旅遊客運行業加強安全執行監管,加強“三超一疲勞”執法力度。 危化品運輸等貨運行業依託京津冀等八省市協同聯動機制和中轉車輛旁通措施,進一步加強全程安全管控。 加大道路、橋梁隧道等風險路段檢查養護的頻次和力度,持續提公升防護水平,全力降低道路基礎設施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