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計算過現在1400-1500元的現金,相當於2000年的100元購買力,其實是金融“通脹”,通脹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的原因是貨幣的超發。 這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每年印鈔量增加10%,商品還是那些商品,但是貨幣總量增加了,這意味著商品也會有相當大的比重。
現在的問題是,隨著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壓力會減弱嗎? 事實並非如此,乙個簡單的邏輯是,當經濟發展壓力加大時,只能重啟,甚至更加關注貨幣工具,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是這種情況,我們自然也不例外,我們目前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從最新情況來看,新一輪通脹即將到來? 有三個方面可以得到證實
首先,貨幣**。
資料顯示,2013年底的金額約為110萬億,而截至2024年1月底,M2的金額為2976萬億,10年,後者是前者的27倍,無限接近300萬億。 要知道,隨著經濟放緩,M2增速從2016年開始已經降到年增長率8.0%以上,但由於眾所周知的疫情原因,M2增速從2020年開始又回到了兩位數的增長。 可以說貨幣超發帶來的物價上行的基礎已經完全到位,但這只是時間問題。
二是央行啟動了居民儲蓄轉債。有那麼多貨幣漲幅,但事實也擺在我們面前,房價沒有漲,**沒漲,甚至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沒有漲,2023年很多月份的價格變化其實都是負的,年增長率只有02%。錢沒了? 不難找出其中的原因由於經濟不活躍,銀行發放的大量資金無法借出,老百姓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把錢存入銀行。
如果資金不能流動,必然會不利於經濟發展。因此,央行於2月29日出台了《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管理辦法》新規定居民可以在銀行櫃檯投資債券市場,讓每個人都能有效地將他們的儲蓄轉化為債券投資目的是增加居民的財產收入。 這是什麼意思?
央行對此進行了解釋,稱我國居民持有的**債券規模太小,與發達債券市場還有較大差距。 差距有多大? 截至2023年底,我國債券餘額為158萬億元人民幣,人民幣存款為289萬億元人民幣。 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叫你消費與不消費,讓你花與不花,現在讓你借錢給各種大型債務主體(包括國債、公司債、企業債、城投債等),也增加了你的收入你總是願意的,不是嗎? 有人呼籲不要買債,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可靠的投資渠道,銀行存款利率低。
結果不言自明原本躺在銀行裡的錢,被各個債務人接二連三地借出投資,這幾年超發的錢,才真正釋放出來。
第三,新版4萬億模式可能只是乙個開始
估計很多人都看過3月1日全國常委會通過的《推進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部署研究啟動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和裝置更新。 業界如何理解? 政務廳對“全國常委會釐清2024年三駕馬車”題目作了簡要解讀。
1.裝置更新換代,談投資; 以舊換新關乎消費; 物流成本是外貿。 這難道不是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嗎? 2.三駕馬車是如何運作的? 會議還概述了:投資,明確表示是國有採購。 採購標準從過去向能耗、排放、技術轉變,這也意味著2024年的“投資利潤”將變得相對豐厚。 消費方面,重點放在汽車、家電領域,將迎來新版“四萬億”模式,消費模式預計變化不大,但主體投資從地方**向***和**企業;我們先不談出口。 相較於舊版4萬億元的重力是“巨集觀調控”,東西方盡量扁平化,新版4萬億元很可能優先向東岸和長江沿岸的大城市傾斜。說白了,2024年的經濟發展將是“三駕馬車”,做過採購的人都知道,央企採購不是魔咒,一般都比外高,現在他們帶頭採購,會帶來採購成本和商品價格上漲嗎? 你可以彌補它。新版的四萬億模式,並不意味著只有四萬億元直接投資,當然,按照目前的經濟基數,實際規模應該比這個規模大得多才能帶動經濟增長,所以用“大”字,只會多得多。 錢從哪裡來? 估計大部分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第二佐證,就不展開了
此外,根據央行最新資料,2024年1月CPI(物價指數)連續兩個月環比上漲**這是價格開始上漲的訊號嗎? 我不敢斷言,讓我們拭目以待,但遲早會來,還是同一句話,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幾乎不可能正面對抗通脹。 根據以往暴脹的經驗教訓,我們只能適應形勢,努力適應暴脹,同向而行,能夠同步到位是最大的幸運,把握好“4件事”還是能夠從容應對。
首先是好身材。 如果你問,乙個人擔心花錢最多的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去看病”,原因很簡單,只要房子和車子都健康,既然已經買了,就一定能還清貸款。 但是,如果你身體不好,特別是如果你病得很重,費用很高,而且你在此期間沒有賺到很多收入,那就不一樣了。 是不是有句話說,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其實就是賺錢,等貨幣貶值的時候,相應的開支只會更多,所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第一位的。
二是穩定的工作。 經濟學家做過一項研究,很多人說你不能靠工資發財,但你知道什麼能真正與通貨膨脹共舞嗎? 其實是正常工作的工資。 因為每個城市的平均工資每年都在上漲,所以是根據各行各業的平均工資和中位數工資來計算的,而這個工資也是根據物價和通貨膨脹水平來計算的。 所以,只要你有乙份穩定的工作,你其實可以跟上通貨膨脹的步伐。 當然,如果你的工作仍然在高收入行業,那就更不用說了。
第三和第四是**和房地產。 我不會解釋太多,自古以來就是這種情況,因為所有貨幣都與此掛鉤,僅此而已,貨幣增長,僅此而已。 在通脹趨勢下,持有**是正確的。 2008年,在4萬億元大放之後,從177元翻了一番,到2012年達到354元。 我們現在的貨幣**m2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兩倍,但黃金的價格只有500元,增長了0。少於 5 次。 因此,隨著資金的釋放,金價的走勢也非常明顯。
最後,讓我們談談財產。 說實話,大家對現在的市場還是挺糾結的,原因無非就是工作和收入不確定,市場一直在調整,二手房和新房都在深度調整。 不過要知道,從最近的樓市政策來看,已經到了國民容忍的底線,全面犧牲控地、三大工程、按揭利率調至歷史最低已經“底”,一些沿海城市購買3套的資格也放開了, 與投資者一起提振市場的意義很強。
中國樓市向來是政策性市場,有理由相信,2021年以來,已經能夠依靠“三條紅線”來遏制樓市火熱,如今將通過供需兩端的市場全面復放來實現, 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在諸多政策的影響下,節後,不少重點城市報房數量大幅增加,合肥、杭州、蘇州等熱點城市“陸王”再度出爐的訊息,應該是先行者大勢所趨。因為他們知道,房地產作為大宗產品,一直都是對抗通脹的武器,國家鼓勵和支援你買不買,那麼,到了控制的時候,你會買嗎? 趁勢而上,聽國家的聲音,大部分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