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帥是北漂,2011年來到北京,2016年結婚,2017年生下孩子,2018年在北京買了362萬元的房子,貸款220萬。 去年7月,小帥公司裁員,小帥失業,小帥的情人小青掙了8000個月,每月房貸還款120000+,家裡開始入不敷出,去年11月,小帥找到了乙份工作,但收入卻不如以前,只有7000個月,就算他們兩個人節儉,也還是入不敷出。 小帥對未來比較悲觀,認為收入不穩定,房價概率高,家裡積蓄只能支撐1年。 小帥諮詢經紀人,被告知只能賣320-330萬,和小青商量後,最終決定**350萬。
對於很多人來說,買房確實是剛性需求,因為有些事情一定要通過買房來解決,但有些人買房,不僅僅是需要,而是受到各種觀點的影響,認為只是需要而已。 有的家庭為兒子的婚事買房,因為女方要求買房是結婚的必要條件,是剛性需求; 但對於買不起房的家庭來說,買房不僅僅是一種需求,結婚後可以租房,可以和父母一起住; 有的家庭買教育設施好的房子,讓孩子上好學校,父母的教育理念是買房就好; 但對於買不起房的家庭來說,孩子也可以上學。 剛性需求對商品或服務的剛性需求,是無論漲跌都必須買,當漲到負擔不起的時候,剛性需求就會變成彈性需求。
衣食住行作為四大基本需求,都是剛性的,從成本來看,住房顯然是最高的。 在房地產市場,“剛需”這個詞被提及的頻率很高,第一次買房的人似乎被定義為剛需的群體。
先成家後創業、有房就是家等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使得國內首次購房者平均年齡不斷下降,很多人在國外租房結婚,先創業再成家也很常見, 這些都是概念問題。受環境影響,觀念是可以改變的,就像最近熱議的人口問題,結婚生子的觀念,現在和幾十年前相比,變化有多大,買房的觀念也應該改變,未來大家的共識可能是:住就是需要,買房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