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孝順,其實早就注定了,看看這個就知道了

Mondo 社會 更新 2024-03-05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回老家了。

前兩天刷了**,網友周先生受邀到朋友老家玩了兩天。

誰知,剛呆了很久,他就再也受不了了。

原因是周先生想在院子裡吃午飯。

因為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很久,周先生覺得能吃飽喝足,曬曬太陽,同時看風景,很清爽。

誰知道呢,我的朋友剛剛擺好了桌子,擺好了盤子和筷子。

他的父親衝了出來,大喊大叫

“在這炎熱的天氣裡在院子裡吃飯,你不喜歡陽光! ”

周先生一聽,連忙解釋是自己的想法。

朋友的父親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連忙對兒子說:

我知道當我在院子裡吃飯時,我不會拿防水油布遮陽。 ”

我的朋友一拿出防水油布,他父親又張開了嘴

“你怎麼早走了! 現在菜已經上桌了,你可以撐起防水油布,把盤子上的所有泥土都弄上來。 ”

後來,我的朋友怕周先生覺得熱,就帶了電風扇出門。

我朋友的父親看到後,又著急了:

“院子裡沒水,風扇一吹,盤子上全是泥土,就不能讓人吃飯嗎? ”

吃飯的時候,朋友的爸爸也一直在挑:

這道菜有點鹹,買鹽不需要錢嗎? ”

如果加了太多的公尺飯和水,怎麼能吃! ”

你在哪裡買的豬肉? 別處買不到,多貴啊! ”

“窒息,真的令人窒息。 ”

“凡是肉眼所見的小事,都可能被挑剔,沒有什麼是看得見的。

這頓飯讓我的心跳得好得食慾不振。”

飯後,周先生問他的朋友:“你父親一直都是這樣嗎?

朋友嘆了口氣:

“從小到大,一件小事就像天塌下來一樣,我從不敢隨便說話。

所以長大後,我很少回家。 ”

大概是被我爸爸嚇到了。

我一直覺得,乙個家庭比沒錢更可怕的,就是有乙個善於製造內耗的人。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回應?

我想幫忙做家務,卻不小心把碗打碎了:

“這麼小事你都做不到,能做好什麼? 以後怎麼會有老闆敢用你? ”

我為媽媽平時的辛苦工作感到惋惜,我做了一桌飯菜給她乙個驚喜,結果:

“我以為我會讚美你嗎? 做了這麼多,我們倆是怎麼吃完的? ”

全家人一起出去旅行,我很高興,然而:

“為什麼這麼熱? 人太多了吧? 我叫你呆在家裡,你一定要出來湊熱鬧! 厭倦了! ”

如果他不開心,全家人都會遷就他;

但如果別人不開心,那就是“你太虛偽了”。

如果彼此熟悉,那麼你們很可能會遇到乙個“內耗家庭”。

他們非常擅長“無限放大一件小事,然後用負面情緒感染整個家庭”。

而生活在他身邊的人,天天就像生活在“雷區”裡一樣,小心翼翼,精神緊張。

我怕如果我說的不對,做得不好,就會導致戰爭。

而“內耗家族”自己也不知道。

我甚至覺得“是因為你不好,我才會生氣。

總的來說,“內耗家族”有4個明顯的特徵:

1、強烈的控制欲:凡事聽他的話;

2.情感:像行走的炸彈,只需點選一下;

3.悲觀主義:你總能看到自己眼中的問題,對一切都不滿意;

4.兩面派的人:只在外面承諾,回家指手畫腳。

此外,還有乙個“隱藏的特徵”。

對於普通人來說,很多小矛盾都會乙隻眼睜乙隻眼閉乙隻眼。

但“內耗家族”痴迷於:

抗**,無窮無盡。

時間長了,很多小事都會在周圍人心中壓抑:

不要說出來,它總是在回應;

咱們把它拿出來吧,有點大驚小怪。

不知不覺中,我們一再被負能量浸漬,但我們不能說或說錯了。

最後,我一回到家就感到窒息。

這個家庭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放鬆和愛。

與伴侶相比,“內耗家庭”往往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遠。

此前,博主王先生曾抱怨姐姐是“家庭內耗製造者”。

侄子只差37分就高考了,姐姐卻很不滿意,差點掀起了“家裡的天花板”。

在我剛考完的那天,我聽說我兒子沒有做最後一道大數學題:

我不認為這很難! 考試前你不是做得更難嗎? ”

“我做媽容易嗎? 大年初三,我還帶你去瀋陽找老師補課? ”

通常一分可以打20多人,12分對於乙個大問題,你要我的命! ”

當分數公布時,我得知我兒子滿分 37 分:

考試什麼好,還不知道名次! ”

然後開始瘋狂地刷手機:

結束了,你們班上有3個人成績更好,今年的分數肯定比去年高。 ”

你厭倦了大腦嗎? 為什麼你不能做最後一道數學題? ”

“我在你身上付出了多少努力,你竟然落得這個地步,太可惡了! ”

如果你不去重點高中,以後不要叫我媽媽! ”

最終,侄子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城裡的一所重點高中,但姐姐還是不肯放棄。

我說什麼,如果你把數學寫出來,你一定能儲存鑰匙! ”

人生第一次,你落後了! ”

“在我手下幹活的兩個人,別人家的孩子都比你好,我沒臉去上班! ”

如果以後能幹什麼,就和那些要去技校的人混在一起吧! ”

輸出猶如大炮,情緒起伏不定,鍋碗不時被砸碎。

兒子站在一旁,渾身發抖,不敢呼吸,一直哭泣。

要知道,**雖然只有11分鐘,但十點看完,頭疼。

而這還只是孩子生命中的半個月。

難以想象,在這樣的家庭生活了十幾年,孩子怎麼能保持健康快樂。

有網友表示,自己的“內耗”已經“完美”代代相傳。

每次丈夫提醒孩子不要踩到水坑時,孩子都會下意識地說:

“當我失明時,你看不到它。 ”

也有網友說,是因為他們從小就不得不看父親的臉。

現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總是過於敏感和順從,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

更令人心疼的是。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但很難擺脫這種“汙名”。

“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像我媽媽一樣,但當我生氣時,我忍不住。 ”

“我的父母把我培養成乙個畏縮自卑的人,另一方面,他們又責罵我不夠勇敢。 ”

此外,還有一位網友,從小就生活在父親的“一言堂”的威懾之下:

“我爸爸總是問我的想法,然後拒絕我,最後強迫我做出決定,每次都是這樣。 ”

有一次網友回家,她爸爸幫她做早餐,問“要不要一片麵包做三明治”。

“她回答說:”一塊就可以了。

但爸爸堅持“咱們吃兩塊”。

網友下意識地罵回去:

“我說一塊,就一塊。 如果你想要兩塊,不要問我。 不要等我說出來,再否認我。 ”

爸爸明顯慌亂起來:

好的,明白了,明白了。 ”

之後,網友回到房間,突然哭了起來:

“小時候對自己很生氣,但看著父親的背影,我後悔剛才的態度。 ”

這是生活在“內耗家庭”中的孩子的又一次內心掙扎:

我討厭父母的“精神傷害”,我為他們的疲憊感到難過。

我不知道該怪誰,但最後只能怪自己。

“這個世界有兩個我,乙個想回家,乙個想遠行。 ”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說:

“父母也要教育孩子,孩子忍不住說自己錯了。 ”

真正。 只是希望大家明白:

指責或鎮壓從來都不是教育的唯一方式。

我曾經看過乙個故事。

有的網友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差點破產。

她的母親每天在家裡生氣,但她的父親仍然很高興。

有一次,父親帶女兒去釣魚,說如果下雨,他會告訴她“富蘭克林是怎麼抓到閃電的”。

那天我沒有學會捕捉閃電,但我記得我爸爸說過的話

生活就像乙個夢幻般的泡泡,就像露水和電一樣。

一切都會過去,但美好會繼續存在。

這句話,在隨後的無數黑暗日子裡,給了我重新開始的勇氣。 ”

十點鐘,君想起了他曾經看到的一句話:

“我們的教育過於專注於讓我們變得優秀,但從未教我們如何生存。 ”

這裡的生存是指“如何在逆境中更好地生存”。

人生的起起落落是常態。

但無內耗的家庭教育,會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樂觀、堅韌”的種子。

足以支援他們度過人生的低谷。

前段時間在熱門綜藝節目《花與男》中有乙個場景。

迪麗巴不小心打翻了身後的可樂,可樂從瓶子裡噴了出來。

作為乙個“內耗型人格”,她此刻的第一反應是:

哦,我的上帝,結束了。 ”

而一旁的秦嵐脫口而出:

“節日快樂! ”

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事後,熱巴回憶說,正是這個“節日快樂”,撫慰了她此刻的焦慮。

事實上,家庭生活也是如此。

打翻可樂也是一樣的。

聽到“你沒有眼睛嗎? 和“節日快樂!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其實,除了大對大錯之外,家庭生活中的對與錯並不是那麼重要。

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但如果你能以不同的心情面對它們。

麻煩可能會變成樂趣。

最後,十點君還是要澄清一點:

說了這麼多,這還不能怪父母。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父母和我們一樣,也受到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有自己天生的侷限和缺點。

因此,十點君想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應對。

1.原諒自己

原諒自己在面對父母時莫名其妙的憤怒;

原諒自己,即使你長大了,也會被刺痛和情緒崩潰;

原諒自己不完美,也無法完全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所有改變的第一步是接受現實的不完美。

2.允許家長“不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受苦,是因為我們總是期待父母的改變,但這種期望總是令人失望。

在這一點上,最好留出一些空間來“允許”一切發生。

沒有必要面對,只要讓父母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放下期望,也許可以活得更舒服。

3.盡量避免刻板印象

由於從小就沉浸其中,我們常常對父母有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強烈的控制欲、情緒起伏、冷酷暴力等。

因此,當我們長大後,一旦出現類似的情況,就很容易引發我們的壓力反應。

先入為主地認為我的父母“又生病了”。

就像上一篇文章中回覆父親的女兒一樣長一片麵包。

或許父母還沒開口,就先來了情緒,引爆了“戰爭”。

但別忘了,人們在不斷變化。

一旦你提前對你的父母有了判斷,你就無法真正理解他們。

4. 物理隔離

如果任何努力失敗。

沒關係,我們可以花更少的時間與父母在一起。

為自己建立乙個舒適的空間,重新滋養自己。

做你自己的“救世主”。

有一句話,在過去兩年裡非常流行:

“不幸的人必須度過他的一生**童年。 ”

這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完全正確。

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不是我們的錯。

但“擺脫這些,成為乙個更好的人”是我們無法逃避的責任。

不要繼續做你心裡無能為力的孩子。

振作起來,成為乙個更好的成年人!

點選[關注]。,祝福所有人成為自己的“救世主”。

你有沒有遇到過“有內耗的家庭成員”? 你如何與他們相處? 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分享您的故事

相關問題答案

    中年婦女離婚後會感到孤獨嗎?

    李姐已經離婚四年,和女兒住在一起。此前,她與前夫的關係還算不錯,所以離婚並沒有涉及嚴重的問題。只是偶然得知前夫與同事有染,但這件事並沒有在她心中掀起波瀾。現在,每年,她仍然禮貌地給前夫的父母送節日禮物,周圍的人都對他們的離婚感到驚訝。然而,他們確實已經分開了。這四年來,李姐的女兒從咿咿呀呀地成長到可...

    打架時沒有等級會不會搞砸了? 其實,你想多了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恢復了 軍銜制 從此,軍官就是軍官,士兵就是士兵,官銜和軍銜一目了然。因為我們剛剛經歷了 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 前線的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很多朋友把我軍恢復 軍銜制 與這場戰爭聯絡在一起,從而開始聯想 軍隊離不開軍銜,沒有軍銜就不可能打仗。得出這一結論的典型依據來自大家記憶猶新的 對...

    有這些行為的孩子大多不會孝順,老人應該盡快留出一條出路

    近日,挨家挨戶的女婿被女方父母扇耳光,堅持離婚,在網路上引起廣泛關注。男方每個月都把工資全部交給女方,卻偷偷藏了塊錢給母親,被岳父岳母發現後被打了。男方離家出走,女方提出將零花錢提高到,希望他回家,但男方堅持要離婚。這一事件引發了一場關於孩子結婚時是否應該贍養父母的爭論。解說 子女婚後家庭後是否應該...

    孩子有這3個習習慣,大部分不會孝順,請給自己留一條路

    在生活中,我們都在追求幸福和滿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時會忽略乙個關鍵問題 孩子的教育。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長大後成為有道德 有才華和有愛心的人。當孩子養成以下三種習習慣時,他們很可能會變得不孝。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提前認識到這些問題,為我們的未來留出一條前進的道路。不尊重長輩 尊敬長輩是...

    孩子有以下習,大部分不會孝順,父母應該懂得給自己留路

    問 我怎樣才能每天免費收到這些內容?答 只需移動手指,然後單擊右上角的 關注 創作起來並不容易,感謝您的支援。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道德 有責任感 有責任感,希望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自力更生 快樂快樂。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了不聽話的習,這不僅讓父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