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在其名著《兒童與課程》中指出,無能從“無”中產生,從粗獷中發展出來的,只能是粗獷的東西。 這句話很直白,但意思卻很深刻,對當下課程改革的實踐很有啟發性和指導性。
課程是育人的載體和藍圖。 育人是天下最神聖的事業、最偉大的工程,必須細膩細緻,沒有草率和粗糙的餘地。 杜威用一句話概括了課程的目標:“課程是為了孩子的自我實現。 這一目標突出了兒童在課程建設中的核心作用。 孩子就像玫瑰上的露水,美麗卻又脆弱,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一點點的粗心和粗暴就可能造成傷害,受到傷害的孩子很難實現自我。 蘇霍姆林斯基把孩子比作人類史詩的草稿,兒童的草稿可以是粗糙的,但我們對草稿的態度和行為不能是粗糙的。 培養目標的崇高與純潔,需要精心制定和精準執行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促進“孩子自我實現”。
“兒童自我實現”涉及乙個基本的理論問題,即兒童與課程的關係。 這種關係反映在乙個問題上,即學科知識在教育人中的作用。 有一種思想認為,課程是中心,孩子是知識的接受者,課程的任務是精心挑選學科知識,根據學科的邏輯和難易程度進行安排和組合。 但是,杜威認為,在兒童與課程的關係中,兒童是課程選型的起點、中心、目標,是基礎和標準。 學科知識是次要的,是兒童發展的工具。 學科知識的價值只有作用於兒童,促進兒童成長,才能實現。 雖然以課程為中心的理論也主張“慎重”選課和編纂課程,但由於基本關係被顛覆,方向嚴重偏向,這種“細心”是錯誤和有害的,甚至越“細心”,問題也越嚴重。
當前的課程改革正在改變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邏輯,積極建構學生的學習邏輯,將學科知識融入生活,將學科邏輯與生活邏輯相結合,通過學習邏輯的建構實現“兒童自我實現”,讓兒童成為課程的學習者、創造者和創造者。 從學習的邏輯出發,開發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是粗糙的,而是高質量的。
孩子的自我實現是乙個不斷進步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複雜和不確定的,它需要孩子通過經驗來理解和成長。 這個過程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和幫助。 杜威指出,指導不是一種外在的強迫,它解放了生命的過程,以便充分實現自己。 解決“解放生命過程”的命題,需要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 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要科學、守法,不能泛泛、籠統、含糊不清。
“兒童自我實現”需要激發兒童的學習動力。 驅動力在如何激發?根據杜威的說法,如果一種衝動和習慣能夠使人們產生某種目的並努力實現它,那麼這種衝動和習慣就會變成興趣。 這種解釋超越了作為興趣的膚淺快樂現象。 他進一步指出,真正的興趣證明了自我在多大程度上參與、忙碌、投入、關心、痴迷和著迷於客觀材料。 這些“禹”是孩子興趣的特徵,我們理解和掌握了嗎?如果我們不做這樣深入的**,我們難免會製造出“粗糙的東西”,最終“粗糙”影響學生的成長。
我們應該深入思考,課程改革是如何圍繞“兒童自我實現”進行的。老實說,我們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粗糙”的問題仍然存在。 比如,教學設計如何以課程計畫和課程標準為依據,能否從孩子成長的總體目標上準確把握?如何使課堂教學有目標、有任務、有情境、有實踐、有評價?如何讓一代在課堂教學中成為孩子發展的一部分,而不是為了一代,不為追求精彩的教學而刻意產生?此外,校本課程發展中還有很多地方經不起推敲,有的甚至“以次充好”......
我們必須記住,“從粗獷中才能發展出粗獷的東西”,而“孩子的自我實現”只有經過精心設計和呵護才能真正實現。
作者:程尚榮,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