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年度流行語”如期發布。 根據出版商的不同,“受歡迎程度”的衡量方式也不同。 在綜合考慮時代價值、社會價值、語言價值的基礎上,《咬文字嚼字》雜誌發布了“2023十大流行詞彙”。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研究中心對彈幕、網路新聞等不同形式的語言資源進行了監測,分析的語料規模超過80億字,因此榜單更加詳細,包括“十大網路詞彙”、“十大流行詞”、“十大新詞”和“年度詞彙”。 《語言週刊》“十大網路流行語”的發布,經歷了讀者推薦、線上海選、專家評審三個階段。 接下來,各大平台也將發布自己的年度詞彙,“咦?全年傳送量超過1320萬次,被選為2024年B站年度彈幕。
相較於早年的“別執著於哥哥,哥哥只是乙個傳說”和“神馬是浮雲”,如今的年度流行語更加積極多樣。 一些原本通過與主流話語體系碰撞而誕生於網路亞文化的詞語,也被主流迅速融入並組合成新的體系。 2023 年的流行語可分為幾類:
新發展品類:新品質生產力、人工智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慧、數字智慧型生活、遙遙領先、百模大戰、墨子巡天。
生活方式:鄉村超、特種部隊旅遊、多巴胺xx、雙向奔跑、情感價值。
人物:顯眼的包包、皮卡、新專業人士、i人、e人。
溝通:質疑、理解、成為公主和王子,拜託,人還是陌生的(嘞)。
當年流行語一經發布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討論在以下幾個方面很常見:
你用過多少?你經常這麼說嗎?”
哪個擊中了你?”
流行語向我們展示了什麼?”
讓我們看看你是否是乙個“時髦的老人””
這些討論對應於年度流行語所承擔的不同功能。 首先,年度流行語記錄了當年的社會熱點和大眾記憶,如杭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造就了“阿依達未來”的熱度,“鄉村超級”掀起了全民健身熱潮,也展現了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其次,年度流行語展現了過去一年湧現出的新生活方式,比如針對年輕人的“特種部隊旅遊”和“搭便車”,前者是讓年輕人以最低的經濟成本挑戰時間和體力的界限,換取最豐富的旅遊和文化體驗, 而後者則是讓志趣相投的年輕人一起“騎”,度過一段滿足而舒適的時光流行語會命名新人,“顯眼包”的原意是指個性鮮明、敢於表達自我、能營造歡樂氛圍的人或物;年度流行語還承擔了材料庫的功能,在日常交流、網路發帖、春晚會上會頻繁提及,也可能成為語言學研究的物件當年流行語見證了中國時代的發展,“新型質量生產力”和“人工智慧模式”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留下的深刻足跡。
但年度流行語的發布也引發了一些問題。 當乙個人面對當年的流行語時,他希望自己的記憶被喚醒,將個人記憶與公共記憶聯絡起來,但他會發現很多詞語是陌生的,是特定群體的專屬,所以他不禁感到一種焦慮:我為什麼不知道?我落後了嗎?今年我做了什麼?不知道這些話是否還能與人交流
今年的流行語有可能造成一種代際焦慮。 許多詞語在年輕人中誕生並流行起來,並成為他們的專屬密碼,當時說話方式變成了“讓我們看看你是不是'時髦老人'?它反映了創造了代際差異的 hymune。 這些詞既不為中老年人所知,也不為中老年人使用,他們因為缺乏對流行語的掌握而被貼上“過時”的標籤。 即使在年輕人中,每天 24 小時上網的人也不像那些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工作和家庭上的人那樣熟悉流行語。 有人留言:“看到今年的流行語,我感覺自己可能有點與時俱進,二是感覺自己的語言功能退化了一點,修辭變得稀缺了。 其實,不是他跟不上時代,也不是缺乏修辭,而是本該凝聚更多情感共鳴的當年流行語,卻成了年輕人的狂歡節,製造了不同代際之間的溝通隔閡,甚至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而這源於流行語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在打破障礙的同時,在創造障礙的同時。
年度流行語的發布,也縮小了不同身份、年齡、地域的人們可以發聲的公共空間,彷彿只有一種聲音和一種生活方式。 不同年齡段的人使用不同的軟體、觀看內容和話語方式,即使看起來都顯得很矮**,老年人也不會知道年輕人的“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哈基公尺”和“挖挖”指的是什麼,他們更沉浸在那些能給予情感安慰的人身上**,他們使用的語言是古老、真誠的, 但它引起了年輕人的目光和嘲笑。在現實生活中,工人、農民、快遞員、送餐員、城市失業中年人、農村失業青年、公務員、企業家、網約車司機無暇思考“多巴胺裝束”和“特種部隊旅行”。 過分誇大“新”和“流行”,會讓那些堅持保守和傳統的人覺得“格格不入”,也會遮蔽那些平凡的、平凡的日常生活。 有些流行語看似五彩斑斕,但實際上並沒有成功開圈,反而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
因此,在頭等艙發布的年度流行語的基礎上,大家不妨整理、加工、總結一下自己的年度流行語。 如果說當年的流行語是通過“求同存異”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那麼私人的流行語可以“保持差異”,融入自己獨特的生活感悟。 有網友表示,他每年的流行語是“回家”,簡單的話語背後一定有乙個動人的故事。 也有人說,2024年最火的詞還是“滾”和“躺”,但兩個截然相反的詞完美融合在一起,喊著要躺下,但實際上卻在不斷翻滾,這才是人們生活的真實狀態。 在關注中國年度流行語的同時,不妨參考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流行語,看看世界共同關心哪些問題,連線中國與世界。
年度流行語以“新”為特徵,既反映了人們生活的新變化和“新人”的誕生,又展現了人們強大的語言創新能力,表達了人們對新生活的嚮往。 但在追逐新事物的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能忘記“舊”——那些傳統平凡的生活,那些工整精準的中文表達。 “烟花”一詞的流行,既是對未來生活的嚮往,更是對美好過去的懷念,既保留了漢語之美,又能被廣大人群所接受,實現了“新”與“舊”的銜接。 我們不必為了追逐潮流而改變生活節奏,當年的流行語只是展現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我們需要做的還是要體會複雜的現實,認真地過好每一天。
作者霍巖,青年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