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美國12月19日發表宣告,單方面宣布將主張擴大到北極的外大陸架(ECS)和白令海的大片地區。據悉,美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大陸架面積越來越具有戰略重要性,總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公里礦產資源豐富。根據國際法,各國根據其大陸架的邊界對海底和海底自然資源享有經濟權利。
在世界加大力度保護對未來技術至關重要的礦產之際,美國無疑充滿了“覬覦”開發潛在資源豐富海床的權利。 這也提醒了許多國家,對礦產資源的爭奪正在逐漸向深海轉移。
美國地質調查局2024年的最新評估估計,北極圈內約有900億桶未被發現的石油和超過47萬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以及電氣化所需的關鍵金屬。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國際海事法主席詹姆斯·克拉斯卡(James Kraska)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美國大陸架含有50種硬礦物,包括鋰和碲,以及16種稀土元素。
然而,這一估計主要基於陸上研究,海上潛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開發。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鋰、鎳、鈷等關鍵礦產需求不斷增加,陸上資源供需矛盾凸顯。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地質學家約翰·梅羅(John Mero)在其著作《海底礦產資源》中認為:海床將成為全球礦產需求的主要來源。2024年,在時任地質部部長李四光的建議下,成立了海洋地質研究所,專門從事海洋地質調查、海洋石油地球物理勘查和海岸地質調查,開創了我國海洋地質學的先河。
202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於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原則宣言》,其中指出應保護海床專為和平而生用。 2024年,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ISA)正式成立,其主要職能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範“區域”(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海床及其底土)深海海底礦物的勘探和開採。
由於深海採礦技術不成熟、陸上礦產資源充足等因素,各國尚未開展大規模的深海採礦活動。
目前,各國開展的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三種深海礦產資源上:
深海海底的多金屬結核,包括錳、鐵、銅、鎳、鈷、鉛、鋅和少量***
在熱液噴口附近形成的多金屬硫化物(即“深海塊狀硫化物”),富含銅、鐵、鋅、銀和金;
覆蓋海底海山斜坡和頂部的富鈷結殼含有鐵、錳、鎳、鈷、銅和包括稀土元素在內的各種稀有金屬。
美國、日本、挪威和英國等國家,以及金屬公司(TMC)等國際礦業公司都積極參與深海礦產勘探和環境評估。
2024年8月,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在茨城縣沿海成功測試了海底採礦技術,其深海鑽井船“築急”號能夠將管道延伸到海底2470公尺深處,每天抽取約70噸泥漿進行篩選。 日本**計畫在小笠原群島和南鳥島附近6000公尺深處開採富含稀土的泥漿,以尋找稀土元素,並計畫在5年內開始勘探工作。
2024年3月,Canadian Metals公布了其在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Nori-D多金屬結核專案對環境影響的生命週期評估結果,得出的結論是,與現有的陸上鈷鎳開採技術路線相比,海底鈷鎳開採技術可以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2023 年 11 月,該公司表示將派遣乙個小組返回 Nori-D 進行環境研究,以評估海底多金屬結核收集實驗對海底生態系統的影響,並於 2024 年向國際海底管理局提交商業採礦許可證申請,並於 2025 年開始生產。
目前,深海採礦仍處於早期階段,海底礦產的商業化和大規模開採尚未實現。 不過,技術的滯後並不影響相關國家的“賽馬”。 迄今為止,國際海底管理局尚未向任何機構頒發任何深海採礦許可證,但已為俄羅斯、南韓、英國、日本、中國、印度和諾魯等10多個國家簽發了30多個深海資源勘探合同。
由於國際海底管理局對各國的採礦活動沒有強制性的約束力,各國對海底區域的“競爭”日趨激烈,深海礦產資源將成為未來各國爭奪資源的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