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昂旭大校在香山論壇上談起了謹慎的戰爭,遭到了國內很多網友的反對,想必是她出乎意料,估計她在網上看到反對的聲音肯定會一頭霧水,覺得不可思議。
侯昂旭大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軍事研究專業,而網民基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起來反對專業人士,這是現在普遍的現象。
作為中國軍事人員的代表,在中方為促進“共同安全與持久和平”而舉行的軍事論壇上表達審慎戰爭的觀點當然是正確的。 但是如何理解民眾的激烈反對呢?
我看到網友反對的原因很多,基本可以歸納為兩點:一是謹慎的戰爭是怕戰,會讓軍隊失去鬥志;一是審慎戰爭不是軍人說的,只能由高層說。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對方犯錯的根源在於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對,從區域性情況或戰爭爆發的角度看問題但是,審慎戰爭的思想應該從大局和戰爭爆發的角度來理解
大多數反對者會說,謹慎使士兵在面對威脅時變得軟弱,並在敵人入侵時退縮。 他們舉得最多的例子是張學良的失魂落魄。 這都是對“審慎戰爭”的誤解。
慎重戰爭是在維護領土主權的前提下表現的一種戰爭態度就是要盡最大努力維護和平,把戰爭手段作為解決問題的最後選擇,把戰爭作為最後的手段。
審慎的戰爭不是孤立和暫停的,而是有準備、有膽量、能打的。談不上軍力支援的審慎戰爭,無異於瞎子講畫畫,聾子講**,禿頭人講髮型,實在是太荒謬了。
謹慎的戰爭不會讓士兵不流血,不敢打仗。 現實證明,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印對峙中衝鋒陷陣;中菲對峙,海上**舟過;美軍強行進入12海浬,飛機逼近偵察,但我軍沒有屈服。
所以,說慎打就不敢打的人,是不對的。 中印邊境對峙、中菲在南海的摩擦,都是謹慎戰爭的表現。 中方與菲律賓走到了“十字路口”,極為謹慎
很多人舉一些抗日戰爭的例子,甚至晚清的例子,但這些都是不恰當的,而且這些例子都是已經爆發的,已經在打仗的,所以沒有辦法談一場謹慎的戰爭。
也有人說,敵人入侵,別人騎在頭上撒尿。 然而這些都是已經爆發的戰爭,我們當然要毫不猶豫地反擊至於是硬戰還是游擊,那是戰術上的選擇,都是一場戰爭。
可以舉的例子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場對外戰爭,但這些都是謹慎戰爭的證明。 美國、蘇聯、印度、越南都是忍無可忍後做出的,都是經過仔細研究戰爭後做出的決定。
侯大校關於慎重戰爭的講話是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研討會上發表的,她的發言肯定事先通過了各級審批,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黨領導的,所以慎重戰爭的思想其實是中國的對外宣傳。
一方面是向世界展示中國追求和平的誠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各國與中國同心同行,加強合作,共建安全,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希望有乙個和平的國際環境,這也是中國強調審慎的原因。 這與美國不同,美國可以賺戰爭的錢,用美元收割,控制歐洲和中東,而中國卻做不到。
所以,不要把美國和中國相提並論。 事實上,美國是企圖將中國捲入戰爭或破壞中國與鄰國的關係,而中日、中韓、中菲、中印關係的複雜化,都是美國造成的。
有人說,美國在戰爭中不講究慎重,但實際上,美國在戰爭中也講究慎重。 在2024年的南海對峙中,美國難道不敢採取行動嗎?現在美軍叫囂著要備戰,但面對解放軍的強硬,不還在撤退嗎?
中國沒有說今晚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但表示隨時都做好了準備。 時刻準備著意味著什麼?也就是說,當被召喚時,它可以戰鬥,並且會贏。 而這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服務,事實上,每天都在練習。
把神戰理解為不敢打,說怕死,說好聽,是誤會。 其實仔細想想,能比張美玉上尉和侯昂旭大校更了解中國事務的實力和軍事布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