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學校和家庭社會教育機制”。 2024年初,教育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完善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明確了學校、家庭、社會在協同教育中的各自職責和相互協調機制。 此後,各地積極探索校、家、社協同育人的有效模式。
2024年,全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共授予570項成果,其中5項與“校-家-社群協同育人”直接相關。 這些實踐研究成果為校-家-社群協同教育的目標、領域和機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有價值的參考。
校-家-社群協同辦學目標發展的新方向。 落實“有德育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責任的時代新人”,是學校、家庭、社群的奮鬥目標。 教育的目標決定了教育的發展方向,擁有共同的教育目標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合作教育的前提。
充分發揮學校帶動作用,將家庭教育目標與社會教育目標掛鉤。 《意見》提出,學校要“充分發揮協同育人的引領作用”,通過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搭建男女同校平台,開發利用家庭和社會教育資源,積極引導家長和社會參與。 例如,習市碑林區南大雪路小學以親子閱讀為切入點,探索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協調的小學低段親子閱讀模式。 通過學校、家庭、社會資源的統籌,培養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善於閱讀。
關注學生主體位置,以學生發展引領三方共識。 校、家、社協同育的根本任務是“以德育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核心。 因此,在育人的過程中,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以學生為中心。 例如,北京市東城區石家胡同小學實施“服務中成長”協同教育的創新實踐,著力培養“服務”作為學生成長的基本素質、價值取向和關鍵能力,提出“服務中成長”的教育理念,以“服務”為橋梁連線學校, 家庭與社會,引導學生服務他人的真正需求,解決社會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和民族復興緊密聯絡在一起。
校-家-社群協同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著為黨和國家育人的責任,但三者的職能並不相同,教育權利和責任的界限不明確。 要打破原有教育領域教育分離的局面,強調體制內外資源共享,促進三方教育資源要素整合和教育服務有效銜接。
打破學校、家庭和社群空間的界限,創造開放的教育環境。 教育環境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突出了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 在校-家-社群協同過程中,要通過校內教育場所的建設和家庭與社會的聯動,整合並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 例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園建立了多元體驗基地,讓孩子進入社群圖書館、美術工作室進行實地考察和親身體驗,拓展孩子視野,拓寬學習領域。 這不僅打破了教育領域的空間界限,也鏈結了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
打造協同男女同校資源庫,整合優質教育資源。 學習資源是學生獲取知識和資訊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三方資源的優勢,在學校、家庭和社群的協同教育中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援。
校-家-社群協同育人機制發展的新方向。 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是促進工作協調有序、科學高效開展的根本保證。 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群協同機制,實現協同教育全網覆蓋、全員參與。
明確整體工作機制,打造協同教育工作格局。 要協調分擔和多重主體責任分擔的關係,共同支援協同教育,實現社會協調中的平等參與、相互促進。 要從價值選擇、組織屬性、職能三個維度,確保多部門、多學科圍繞協同教育開展工作,協調好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關係。
構建統一的區域框架,建立區域內的協調機制。 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各地在推進學校、家庭、社群協同教育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自身文化、經濟、社會條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協同教育模式。 例如,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構建實施的基於教育生態視角的“1+X”校-家-社群協同教育模式,由省教育廳牽頭,強化頂層設計,創新工作機制,推動高效校-家-社群協同教育。 在此基礎上,山東各地開展了校、家、社群協同教育特色品牌建設,在省域統一的基本框架下,展現了各地區自主特色創新。
作者:張傳平,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