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繼蘋果之後在印度投資建廠一事,基本已經公開,很多人都非常關注此事。 從目前的訊息來看,很難說富士康是否會決定全部撤出或部分產能轉移到印度工廠,但富士康近期加速撤出基本上是“板上釘釘”。
11月,富士康在印度投資110億元,加快印度工廠建設,而不久前,乙個月過去了,富士康再次宣布將追加投資120億元,並計畫將印度工廠數量增加到7萬人。
根據《財富》雜誌的最新統計資料,富士康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員工人數為76人7萬人,相比鼎盛時期的120萬人,但從業人員規模還是非常大的,可以提供80萬左右的就業機會,富士康的重要性自然不低。
富士康從五年前就開始準備在印度投資,但當時富士康在印度建廠效率並不高,員工總數從未超過5萬人。 不過,從最近的訊息來看,富士康正在加速撤離,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有人認為,富士康的退出將導致數十萬個工作崗位的消失,如果富士康真的一夜之間退出中國大陸,必然會導致數十萬員工流入等待市場,這對就業環境來說無疑是很多壞訊息,並可能進一步加劇內卷。
不僅如此,很多人認為,富士康加速撤出中國大陸,其實是郭台銘的報復。 雖然目前對富士康的處罰只有2萬元的罰款,但還是引起了郭泰明的不滿,於是他來加快工廠撤離計畫。
這種說法基本上太“個人主義”了,對於富士康來說,郭台銘是創始人,但是他已經辭去了董事長的職務,這對富士康來說確實有影響,但在這次企業發展的重要規劃中,難免不會受到個人意志的影響。
說白了,富士康加速撤出,或者說在印度市場加速投資和建廠計畫,根本就是為了更多的利潤,就連郭台銘也不會用自己創立的公司未來的發展來發洩個人情緒。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富士康本身並無技術含量,利潤點在於訂單和人工成本。
隨著華為、小公尺、OPPO等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消費電子市場的持續下滑,雖然iPhone手機的需求依然旺盛,但在多個市場都出現了營收和淨利潤**。 在這種環境下,蘋果自然要降低OEM**。
面對蘋果降低OEM**、將產能轉移至印度市場的計畫,富士康將不可避免地跟隨蘋果向印度、越南等勞動力較少的地區遷移,以維持營收。 說白了,富士康的退出與郭台銘個人無關,完全是追求更高利潤的結果。
至於富士康退出後將出現的數十萬失業人員,這種說法其實是誇大其詞。 從目前的市場環境和富士康在印度建廠的情況來看,其對中國大陸產能的依賴度非常高,甚至蘋果也需要將大部分iPhone放在中國大陸進行OEM生產。
從蘋果的計畫來看,它需要在5年內將至少50%的iPhone放在中國,產能轉移也是乙個漸進的過程。 因此,即使富士康開始加速撤離,導致部分富士康員工失業,也不會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出現數十萬失業。
更何況,產業公升級轉型也是必然的事情,即使沒有富士康加速退出,我們的低端製造業也會逐步向外部遷移,發展高附加值產業鏈。 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如何留住富士康,而是如何加快產業公升級轉型,如何發展本土品牌和產業鏈。
附言:
富士康加速撤離引發國內外關注,但很多人的擔憂和“猜測”卻沒有實質性證據。 即使今天沒有富士康轉移產能,中國低端製造業也必然會遷移、公升級和轉型。
如果您同意,請點贊,歡迎**,留言分享。
我是技術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