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邀請 |黑鐵
為什麼A股多頭做空,空頭做多?如果看一下M2 GDP佔**市值GDP的比值走勢,超發貨幣拉動經濟增長和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用已大大降低,這可能是2024年年中以來易跌難公升的最大巨集觀因素。
從巴菲特指標看中國和美國**
截至12月21日,上證綜指和道瓊指數年內分別上漲-525% 和 +119%,兩者的蹺蹺板效應加劇。 高盛(Goldman Sachs)將明年的標準普爾目標上調至5,100點,比第20點高出8點56%。然而,巴菲特似乎更加謹慎。 其伯克希爾第三季度報告顯示,該公司的總現金達到15724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為什麼中美兩國的表現如此不同?利用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指標。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經說過,總市值佔GDP的百分比“可能是在任何特定時刻評估估值的最佳單一指標”。 根據價值大師**的估算,截至本月19日,被稱為“全市場指數”的威爾遜5000指數的市值是以美國去年GDP總量計算的,比例為1746%,高於 2009 年 2 月的 51 個8%。
同樣,截至12月21日,中國大陸總市值**與上年GDP總額的比率為553%,2005 年 12 月為 %,2007 年 10 月為 %,2015 年 5 月為 92 %1%。如果按未來8年的年化收益率計算,中國和美國**為1059% 和 11%,中國**被嚴重低估,美國股票被嚴重高估。
增加回購和取消比例有望推動增長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中美的指標差距在收入方面如此巨大,另一種解釋是中國企業專注於收入而忽略了利潤。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板塊為外貿“新三”,年初為機構增倉和重倉,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出口增加41個7%,年內相應行業指數下跌。 6% 和 106%。
日前,高層制定了明年巨集觀戰略:“要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 “再者,即使是新三大產業也不應該過度投資,否則將面臨增產不增利的局面。 從巨集觀指標看,M2 GDP佔比為081 次, 143 次和 22倍,超發貨幣拉動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用急劇下降。
當量化寬鬆未能刺激經濟時,日本央行選擇轉向藍籌股,日經225指數在過去12年中上漲了2%92倍的主要原因。 美聯儲的回應是降低實際利率,並為美國公司回購提供低成本的融資環境。 據彭博社資料顯示,去年A股回購規模相當於120家6億美元,股息30296億美元;美股回購規模為1.16萬億美元,分紅規模為7108億美元,回購成為美股牛市的最大驅動力。 根據標準普爾道瓊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83% 和 -365%,本季度回購總額分別為1749億美元和1856億美元,且有越來越多的買入趨勢。
如果A股藍籌股想要效仿美股**,最簡單的策略就是提高回購和撤銷比例。 目前的情況是,回購的規模不僅遠低於現金分紅,而且90%以上用於股權激勵,並沒有增加每股淨資產收益率。 據中證建投統計,2024年A股、港股、美股回購佔當年歸母公司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 69% 和 643%。
從A股的歷史來看,2005-2024年是股改牛市,2014-2024年是槓桿牛市,有人開始期待未來登出回購牛市。 從可行性來看,央企藍籌國企和國資委高度控制的國有企業可能成為長期企業,或有兩種方式:一是大股東實施分紅再投資策略。 二是公司回購登出**,以取代部分現金分紅。
2024年,中石油以167元的**發行了40億A股(此後一直沒有進行過股本擴張),現在股價是1063元,依舊是破門的概念。 中石油今年已支付約787億元(含稅),如果將股息的一半以上用於回購和登出,股價翻倍不是夢。 一旦類似的情況延伸到中國字首板塊,可以預期A股將上漲。
從美股藍籌牛市的特點來看,重量級股取消回購的規模遠大於機構甚至股東的淨賣出金額。 據統計,12月8日當周,美國銀行客戶**資金淨流出10億美元,為10月以來首次,機構投資者和套期保值者外流突出。 與此同時,企業客戶回購在本週加速,為14年來第二大資金流入。
從這個角度來看,A股投資者之所以在聽到差異時變色,是因為公司上市後,無意取消回購,而是退出高位拋售。 本週,有專家學者建議暫停IPO。 筆者認為,A股IPO的問題不在於供應過多,而在於定價太貴,買方容錯率低。 例如,美股的巴菲特指標是316倍,表明A**值和融資規模有很大的提公升空間。
目前,新股“高發行估值+高募資超額+高上市首增”現象頻發,成為打擊市場情緒的罪魁禍首。 根據Choice資料,截至12月19日,今年共有304只新股登陸A股,比去年減少121只首期募資總額3496億元,同比下降40%42%。今年下半年,9月份只有11只新股被接受,其餘月份都沒有被接受。 這表明“分階段受理IPO”已經落實。 **仍未上漲,或期待新IPO定價政策,即一級市場將向二級市場帶來利潤。
(本文刊登於12月23日出版的《市場週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文章中提到的**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買賣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