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年初一馬上就要到了,新的一年必然會總結過去的一年。
之所以使用“失望的2023”,是基於A股的直觀感覺,以及關鍵資料嚴重不及預期的事實。
畢竟,2024年大不相同,今年,經過3年的疫情管控,經濟的強勁復甦仍未實現,這是“失望”的根本原因。
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2月製造業PMI指數僅為49%,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的資料再次令人失望。
我們不妨看一下全年製造業PMI情況,除了1月、2月、3月和9月外,其他8個月都在收縮區間。
不得不承認,2024年和2024年是“難哥”,2024年的情況基本差不多,製造業PMI也只站了4個月的枯萎線。 主要A股指數連續2年,甚至3年出現,是合理的。
仔細想想,2024年和2024年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因為2024年整體基數略高於2024年,多重因素疊加導致A股各大指數真實表現,尤其是下半年,甚至比2024年同期還要差。
我們回到12月製造業PMI資料,再次回落的原因,官方解釋是“受部分基礎原材料行業淡季生產等因素影響”,光大銀行巨集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紡織行業,部分原材料和高能耗等製造業市場需求低迷(新增訂單指數下降), 拖累相關行業企業補庫存、擴產意願”。
以紡織行業為例,12月訂單下滑確實受季節影響,畢竟西方重點節假日主要集中在12月,消費高峰期主要以舊訂單套現為主,而老訂單下滑恰恰是新訂單下滑的節點。 也就是說,“淡季生產”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
那麼問題來了,在好年景中,也是在12月,即使遇到部分行業“生產淡季”的影響,為什麼製造業PMI仍能保持在擴張區間內?
如果對此進行調查,個別行業的“拖累”顯然不是根本原因,而只能算是環比下滑的原因。 當然,市場一般會給出另乙個廣受認可的答案,那就是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因激進加息,開始失去需求。
這聽起來像是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12月的資料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11月修正後的101公升至1107,為2024年初以來最大增幅。
一方面,消費者信心強勁,另一方面,我們假設美國人的消費能力正在下降
簡單比較一下,“外需低迷”的空洞說法肯定不客觀,深層次的問題顯然被忽略了。
將時間延長到更清晰的位置。 2024年,川普肆無忌憚地在美國發動戰爭,對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關稅。
經過兩年的戰爭,我還沒來得及盤點川普的關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三年的新冠疫情就來不期而至。
需要強調的是,在2024年、2024年,甚至2024年,川普加徵關稅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究其原因,在其他經濟體遭遇新冠疫情時,產業鏈無法有效運轉,而中國由於疫情控制得當,有效延緩了川普加徵關稅的影響。
隨著其他經濟體逐漸擺脫新冠疫情衝擊,我國防疫優勢消失,低端產業被關稅排擠,尤其是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亚细安轉移後對國家的影響開始顯現。
另一方面,12月高技術製造業和裝配製造業PMI為503% 和 502%,全部在擴張區間內,這顯然是在註冊制改革後,對高階製造業投資實體的資金支援並未減弱。
先顯財經認為,2024年是非常典型的一年,是川普加徵關稅影響開始顯現、新冠疫情管控優勢消失後,中國製造業面臨現實的一年,也是受到衝擊的高階製造業和低端製造業結構優化轉型最明顯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