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越來越精彩

Mondo 社會 更新 2024-01-31

本文**【人民網**海外版】;

講故事是國際交流的最佳方式。

2024年,“中國故事”版將繼續用故事標記時間,用情感與中外交流,繼續展示中國文化,傳遞中國思想,講好中國故事越來越精彩,讓中國形象更具親和力。 年末,讓我們一起重溫《中國故事》版中那些感人的瞬間和生動的故事。

“一帶一路”倡議取得了豐碩成果。

2024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 10年來,“一帶一路”合作從“寫意”進入“細筆”階段,將規劃圖轉化為真實畫面,一大批造福民生的標誌性專案和“小而美”專案生根發芽。 《中國故事》版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來之不易的合作成果。

在土耳其,許多人更喜歡“中國製造”的火車。

中土兩國《造車盟約》一文寫道:中國製造的輕軌列車,白色車身,紅色條紋,在愛琴海的軌道上高速行駛,像一條龍蜿蜒盤旋,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市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魏功義,中國中車集團員工,在土耳其從事輕軌列車售後服務工作。 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樣駐紮在車站,看到當地一位很久沒有上車的老人,於是走上前問道:“你迷路了嗎?”

我要等那種帶鮮紅色腰帶的火車。 通常我乘坐飛機、輪船或汽車時會頭暈,但乘坐這種火車時不會暈車。 老人回答道。 在得知魏公義是這列中國輕軌列車的售後服務人員後,老太太毫不猶豫地稱讚道:“你們真棒!該車光線充足,能見度好,座椅舒適。 ”

在印度尼西亞,一支“鋼鐵俠”團隊贏得了當地的認可。

2024年是鋼鐵俠王錦喜誕辰100周年。 “鋼鐵俠”是乙個將永遠銘刻在大慶油田歷史中的名字。 如今的大慶油田走出國門,實現了老一輩大慶石油人“出國打井”的願望。

當你第一次進入國外市場時,你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 但作為大慶石油的一員,我最不怕的就是困難。 大慶油田試採分公司印尼專案部經理徐春宇,2024年來到印尼,堅守海外十餘年。 “在印尼市場,我們主要為當地公司提供技術服務,包括現場施工、地層設計和油井射孔技術,”他說。 這裡的氣候是熱帶雨林,工作環境與中國有很大不同。 施工期間,大家都住在野戰營房裡,毒蟲飛來飛去,雨季非常潮濕,需要適應。 ”

除了環境,還有更嚴峻的挑戰。 由於國內外技術標準不同,外資合作企業起初並不信任中國企業。 “為了高質量完成專案,我們要不斷溝通和反覆測試,別人測試一次,我們測試三次。 當其他人休息時,我們加班。 這種負責任的工作態度,保證了專案的順利實施,並逐漸贏得了合作夥伴的認可。 徐春雨說。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大慶油田加快海外耕種,海外業務已進入亞非美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品牌美譽度不斷提公升,海外股權產量達到1000萬噸。

在坦尚尼亞,中國技術帶來了玉公尺豐收。

在坦尚尼亞,讓我們一起種玉公尺》講述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曉雲幫助坦尚尼亞農民提高玉公尺種植水平的故事。

玉公尺是坦尚尼亞人的主食**,但當地玉公尺產量非常低。 經過研究,李曉雲團隊根據中國經驗提出了一種玉公尺密植技術,教坦尚尼亞農民按照35厘公尺的株距和75厘公尺的行距種植玉公尺,然後實施耕作除草、疏苗等技術。

自2024年以來,中國農業大學與坦尚尼亞莫羅戈羅省和蘇科因農業大學聯合成立小組,在佩亞佩亞村、馬迪格瓦辛巴村等10個村莊開展村級扶貧示範專案,分享中國農業發展和扶貧攻堅經驗。 2024年,這個名為“小技術,大收穫”的專案在莫羅戈羅省推廣。 該專案已覆蓋當地1000多名農民和10000多英畝土地,參與者的平均玉公尺收成增加了一倍多。

在南非,中國視聽節目非常受歡迎。

在南非講好中國故事》寫道:自2024年以來,一部名為《中國經驗》的紀錄片已在南非上線了四季。 每集30分鐘,由一位非洲主持人講述中國的發展和變化。 這些**在南非主流電視台反覆播出,成為當地人的熱門節目。

在《體驗中國》拍攝期間,主持人丹尼爾參觀了菜鳥物流。 直到今天,丹尼爾仍然使用菜鳥物流的服務,這是一款來自中國的應用程式,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他看來,中國物流的送貨和送貨服務是乙個好故事,可以吸引南非人甚至非洲人的關注。

凡人的微光,火花變成火炬。

偉大源於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2024年,《中國故事》版將給身處平凡崗位的普通人留下大量的筆墨,記錄他們不變的毅力、不怨無悔的毅力、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展現他們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的不平凡成績。

平凡崗位上的奮鬥故事“報道了一群”最美的鐵道人”。 他們是勤勞務實的勞動者,是樸實無華的夢想家

中鐵呼和浩特局集團包頭供電科向沙灣供電車間副主任杜鶴脫下綠色軍裝,穿上鐵路制服,在沙漠深處寫下了奉獻奉獻的青春格言

中鐵鄭州局集團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電氣維修技術中心副主任鄭曉燕勇於創新探索,成為高鐵列控領域的“專家”

中鐵蘭州局集團銀川公用工段鋼軌探傷車間探傷員黃濤練練了“敏銳的眼光”......鋼軌探傷

努力做乙隻勤勞的小蜜蜂》聚焦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送貨員田丹。 本報記者從北京趕到上海,跟著田丹送外賣,以後續採訪的方式,記錄了這位平凡的外賣騎手平凡而精彩的故事。

作為派送員,難免會受到客戶的催促和責備。 有些客戶剛下單一會兒,就在APP催促下單,生氣了。 “被冤枉只是乙個孤立的案例。 “很多時候,客戶讓我越來越喜歡當送貨司機。” ”

田丹說,有一年七月,上海很熱,坐在外面就能出汗。 中午時分,乙個小夥子點了一大包冰淇淋,雖然有保溫袋,但是送到這麼遠的地方,肯定已經融化了,她打了**,想補償小夥子,卻無話可說,“想送就送,在路上放慢速度, 別擔心。 “有一次我去老小區送單,沒有電梯,田丹爬上樓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拿到飯的阿姨熱情地拿出冰水給她喝。

在繁華的城市裡,在人們看不見的大街小巷裡,無數像田丹一樣的外賣騎手不怕寒不熱、不怕風雨,用汗水和辛勤勞動為市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溫暖。

《讓愛與希望成長》講述了“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成長故事。

這個**,很多中國人都不止一次見過:黑白**中,乙個頭髮蓬亂的小女孩,手裡拿著鉛筆坐在桌子旁,表情怯怯,一雙清澈無辜的大眼睛盯著前方,透露著強烈的思念之光,彷彿在為無數貧困地區的孩子說話: “我想讀書!””

*主角是蘇明娟,當時才8歲。 2024年,蘇明娟出生在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張灣村的乙個貧困家庭。 《我想讀書》**被選為“希望工程”的宣傳照後,蘇明娟收到了不少人的捐款。 在無數愛心人士的感召下,她也從小就走上了幫助他人的道路,至今從未中斷過。

2024年,剛上初二的蘇明娟主動將補助金領取的600元匯給了寧夏乙個回族女孩,幫助她實現讀書夢2024年考入安徽大學後,她堅持勤工儉學,將每學期900元的生活費全部轉給其他貧困學生加入工作後,蘇明娟將自己的第一筆工資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此後每個月,她都會捐出一部分收入......30多年來,她接過“接力棒”,努力傳遞善意,“讓愛與希望永生”。

扎根鄉村,追逐鄉村夢想。

民族要振興,就必須振興鄉村。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農民”扎根農村,追逐夢想。 《中國故事》版記錄了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生動故事。

鄉村振興是我們共同的夢想“講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縣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楊甯的故事。

從2024年開始,楊甯在江門村工作了13年。 曾獲“全國扶貧先進個人”、“全國38紅旗標兵”、“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等榮譽。

在楊甯辦公室的角落裡,總有一雙解放鞋和雨靴,就像她剛上班時一樣,隨時準備去田間地頭,隨時進屋。 從動員村民搞特色種植,到發展電商旅遊,這位85後女書記敢於嘗試,誓言要把村民帶上一條富足之路。

幾年來,江門村利用當地優勢,積極發展春西瓜種植,拓寬農民銷售渠道,打造“苗嫂”春西瓜品牌。 “剛開始,我連電腦都不知道怎麼用,但楊書記鼓勵我,親手教我。 “苗嫂”品牌負責人張海輝說,“楊書記是我們村的中堅力量,她有不服輸的實力,她跟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路總比困難多',這對我們影響很大。 ”

《金叵羅村山鎮巨變》講述了北京市密雲區西翁莊鎮金叵羅村的造詣者的故事。

2024年,王靜、李一芳等四位懷揣創業夢想的女主人來到金叵羅村,在那裡做了水質和土壤檢測,發現她們符合自然保護區的標準。 看著眼前空曠的土地和湛藍的天空,四位海歸決定在這裡建立生態體驗農場,取名為“鳥和鳴蟲”。

“鳥鳴蟲”農場根據24節氣和傳統節日開展親子活動,融合科學知識,呈現“從地到餐桌”的糧食生產全過程:春天挖野菜包餃子,夏天種稻割麥子,秋天收公尺做年糕,冬天摘松果做花環......

“鳥鳴蟲”農場帶動了金叵羅村旅遊業的發展,促進了生態農業產業轉型公升級,逐步成為北京鄉村振興的“試驗田”。 “田間一年四季都有收穫,我們不僅收穫莊稼,還收穫美好時光,收穫創業夢想。 王靜說。

《高校智庫進村》講述了大學生畢業設計作品成為鄉村振興的真實場景的故事。

村民丟擲話題,大學生設計師接聽電話;畢業設計走出校園,落地鄉村;電腦中的效果圖變成了真實的產品......在貨架上在2024年全國聯合畢業設計行動中,近百名高校畢業生齊聚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書寫**在土地上,在鄉村裡設計。

全國聯合畢業設計發起人、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陳慶軍介紹,2024年全國聯合畢業設計行動將以寧海縣西電鎮為“主陣線”。 結合縣域振興需求,西店鎮發布需求清單,包括黨建引導、城市更新、藝術鄉村建設、產業公升級、區域IP等五大類近百個選題方向。 在提問開始時,畢業生選擇的題目總數超過300個,而且很多都是同乙個題目的比賽,非常精彩。

去年的很多畢業設計,如今都成了鄉村振興的真實場景。 在寧海縣查祿鎮夏家村,已建成的“兒童趣味夏家”兒童遊樂區今年已接待了陣列遊客。 該專案由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生唐昶設計,在霞家村的松林中為孩子們打造了乙個新的戶外區域,並將乙個廢棄的貨櫃改造成乙個教育兒童的展覽空間。

生態畫卷美麗動人。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包容的民生福祉。 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歷史性、轉折性和整體性轉變。 2024年,《中國故事》將繼續描繪乙個“天空更藍、土地更綠、水更清澈”的中國。

如今,當樹木生病時,也有“醫生”會諮詢它們。 《以人為本關愛樹木與花卉》報道了“綠衣”為樹木“開處方治病”的故事。

過去沒有樹醫,樹木遇到問題時,有時會“咔嚓”一聲砍掉,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談起過去的情況,北京樹藝研究會秘書長侯亞勤滿臉苦惱。

2024年9月,北京市樹木栽培研究會起草的《樹醫考核評價規範》團體標準頒布,明確界定“樹醫”為“從事樹木健康診斷、防災修復的專業技術人員”。 樹木不僅僅是植物,它們確實是樹木醫生的“病人”。

成為一名樹木醫生並不容易,不僅要掌握園林養護、樹木修剪、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古名木養護和復興的技能,還要通過理論知識測試和實踐技能考核。 外出就醫時,一定要穿職業裝:綠色外套,小紅帽,隨身攜帶“診療”裝置。 侯雅琴得意的說道。

不僅在北京,在上海、廣州等地,樹木醫院也相繼相繼開業,敬樹如尊人,推動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

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條例》正式實施。 《依法治水,守護黃河安蘭》講述了母親河生態保護治理的故事。

黃河流經河南省開封市黑港口,距地面11公尺,“江水穿屋,船在空中行”。 開封黃河一局救援隊隊長張飛黝黑的臉上滿是風吹日曬的痕跡。 張飛這樣總結自己的工作:“夏秋防汛,春冬修堤。 “黃河安瀾靠人防,也靠堤防。 黃河規定,加強控制水利工程、規範堤防、黃河干支河流水流量控制和引導工程等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和管理。

張飛告訴記者,對於非法占用河湖岸線等行為,黃河保護比原法律規定更加細緻,處罰更加嚴厲。

濕地是“地球的腎臟”,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生命通道和生態走廊。 “他們保護著'地球之腎',這樣形容濕地守護者的毅力和奉獻精神。

看,是夜鷺!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翔激動地感嘆道。 不遠處,乙隻鳥兒站在水中的浮木上,他趕緊拿起相機記錄下這一幕,“我開心一會兒就夠了。

杭州西溪濕地是中國第乙個也是唯一乙個集城市濕地、農業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濕地公園,被譽為“天堂綠肺”。 自2024年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實施以來,劉翔已經與這片土地相伴20年。 他笑著說,自己是西溪濕地的“守門人”。

近10年來,西溪濕地動植物種類不斷增加,其中維管植物數量增加了474種,目前已達1040種鳥類數量增加了43種,總數達到196種;昆蟲種類增加了173種,總數達到898種魚類數量增加了6種,達到56種。

相關問題答案

    講好中國故事!首屆中國松山國際自然人文紀錄片大會開幕

    在松山山頂,青松白雪,一場集自然之美與人文精神於一體的盛會拉開帷幕。月日,首屆中國松山國際自然人文紀錄片大會在河南省登封市舉行。全國各級廣播電視系統 國內外影視製作機構 高校 網路平台 紀錄片創作團隊齊聚一堂,用視聽語言 記錄中國,放眼世界 探索光影間神奇的自然世界。在聲畫中,國內外多件作品記錄了時...

    我們的中國故事 約翰·奧克斯利(John Oxley)是約克文化遺產的守護者

    參觀擁有 , 多年歷史的中世紀城市約克,參觀城牆,這些城牆擁有當今英國儲存最完好的城牆。幾個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的約克人守護著三公里長的城牆和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讓遊客領略到古城獨特的自然和文化美景。約翰 奧克斯利 John Oxley 就是其中之一。他從小就對考古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於 年至 年...

    馬斯克接受《中國故事》採訪。

    萊克斯 弗里德曼 Lex Fridman 推出了該節目的新一集,嘉賓埃隆 馬斯克 Elon Musk 這也是馬斯克第四次接受萊克斯 弗里德曼 Lex Fridman 的採訪。這次採訪中提到了中國。雖然內容不多,但對於塑造和傳播中國故事很有啟發性。萊克斯 弗里德曼 Lex Fridman 是乙個深入的...

    我們的中國故事 傑西卡·勞森(Jessica Lawson)發掘文物所承載的中國古代智慧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有人畢生致力於揭開遙遠文明的神秘面紗。傑西卡 羅森教授是牛津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學教授 英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故宮博物院顧問 北京大學和中國美術學院名譽教授,是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古代文化考古專家之一。曾任大英博物館東方部主任 牛津大學副校長 牛津大學默頓學院院長。年,傑西卡 羅森...

    中國故事丨揮舞“箭”銀河的民間推力

    月日時分,星際榮耀公司自主研發的液氧甲烷可重複使用驗證火箭在西北沙漠中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該火箭於月初完成首次垂直起降飛行試驗,月日飛行為其第二次飛行重複使用,實現了我國液氧甲烷火箭的首次重複使用。日前,藍箭宇航的朱雀二號遙 運載火箭和銀河動力的穀神星 遙 運載火箭也在同一沙漠成功發射,分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