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現有軌電車作為新物種的先進科技屬性?這是各大廠商都在思考的話題。 比如,隱藏式門把手現在可以說是前衛的代名詞,但在今天寒冷的冬天,面對全國各地大範圍的降雪,門把手因結冰而無法有效彈出的情況並不少見,這反過來又給汽車帶來了不便。
包括隱藏式門把手、連續尾燈、大型浮動螢幕和電子變速桿,這種肉眼可見的時尚設計顯然不是有軌電車技術的核心。 作為一種能夠帶來全新出行體驗的汽車,電動汽車的技術屬性仍應集中在三電系統和底盤架構上。
全球高壓電氣平台
在評估加油車的動力技術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排量和氣缸數,這是決定效能的最低引數對於有軌電車來說,三電系統所能實現的工作電壓平台是支撐電池、電機和電控更高輸入輸出功率的關鍵。
行業主流的單電機純電動汽車一般採用400V電壓平台,即三電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壓為400V。 而功率=電壓和電流,如果汽車想要達到最大功率150kw,在平台下,那麼三電系統需要能夠承受375A的瞬時大電流。 對於全範圍800V電壓平台的三電系統,在峰值電流相同的前提下,電池、電機、電控可以將輸入輸出功率提高到最高300kW,不僅進一步加強了整車的效能極限,而且穩定了三電內阻帶來的熱效應。
例如,這款車的四輪驅動版本採用準900V(實際為875V)全面積高壓電氣系統。 其中,前後均配備碳化矽電驅動系統,外加液冷支撐的扁線電機單元,峰值轉速21000rpm,總功率579kW,最大扭矩800Nm,整車3輛48s可以“破100”;同時,容量為100kWh的鋰電池組還可以在875V的高壓下充放電,最大充電功率為396kW,補充10min的能量可增加350km的續航里程,作為參考,特斯拉的V3充電樁最高充電功率僅為250kW。
雙叉臂前懸+五連桿後懸
與油車上的發動機+變速器+四輪驅動結構相比,有軌電車採用的一體式電驅動單元更輕、更小,動力電池也普遍採用CTP CTB CTC車身電池一體化解決方案,不占用其他功能空間。 因此,對於前向發展的有軌電車平台來說,占用車廂空間的笨重動力單元更少,在底盤架構方面也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售價超過20萬的純電動車型,基本開始摒棄腐朽的“麥弗遜式前懸+多連桿後懸”,即使一些小尺寸的A級車、B級車也可以使用,調整潛力更高的“雙叉臂前懸+五連桿後懸”,甚至在前艙預留額外的儲物空間, 這已經是有軌電車的乙個重要發展趨勢。
以奇瑞星途剛剛推出的星時代ES為例,這款強調動力控制的高階純電轎跑,採用雙叉臂前懸+五連桿後懸設計,連桿、擺臂、喇叭均採用鋁合金材質,進一步降低簧下質量,提高操控極限。 在此基礎上,四輪懸架還採用了CDC電磁阻尼配合IAS智慧型空氣減震,這種跨越式的硬體基本上是燃油車時代50萬級車強調效能控制的處理方式,但在電動汽車時代會越來越普遍。
主動式後輪轉向+電動防傾桿
當時,燃油車一般都是12V電氣系統,很多電氣功能在這種低壓電氣系統下是無法工作的,但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最重要的是電力,所以在功能擴充套件上也有很多新的東西。
在48V輕混概念車問世後,奧迪推出了基於該電壓平台的主動式後輪轉向和電動防側傾系統。 其中,主動後輪轉向,顧名思義,不僅可以前輪左右旋轉,後輪也可以向量偏轉。 此功能的優點是,在低速轉彎或掉頭時,後輪與前輪旋轉方向相反,從而有效減小了轉彎半徑高速並流時,前後輪向同一方向偏轉,減少尾部甩動,使車輛更平穩。
此外,奧迪A8L上還有一套基於48V電壓平台的電動防傾桿技術,其防傾桿左右不硬連線,中間有驅動電機,當一側車輪跳幅過大時,可以主動提供更高的阻尼, 並將車輪“拉”回正常軌跡,使車輛在激烈的駕駛條件下更加穩定和舒適。同時,在斷電時,防側傾桿也可以完全釋放,使車輛在面對複雜的車輛使用場景時能夠更大程度地接觸地面,以保證附著力。
當然,奧迪的智慧型底盤技術仍在旗艦燃油車中使用,但已經有多家車企在開發和應用類似技術,例如保時捷Taycan應用了奧迪的電子防傾桿技術,梅赫西迪-賓士EQS應用了主動後輪轉向此外,蔚來剛剛在ET9上推出了全線控智慧型底盤,其後輪支援主動轉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