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乙個國家、乙個民族的靈魂。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強調要“培育積極、健康、向上、仁愛的網路文化,構建良好的網路生態,充分發揮網路引導作用和反映民意,為廣大網民創造乙個乾淨正直的網路空間。 尤其是年輕人”。隨著新一代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和普及,我國網路文化發展迅速,對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影響日益凸顯。 培育積極、健康、向上、仁愛的網路文化,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網路空間是億萬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1079億人,網際網絡普及率764%。在網際網絡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各種線上平台與他人互動,表達意見,分享知識,分享經驗。 可以說,正是億萬人的共同參與和建設,才使網路空間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和社會價值的精神家園,豐富了廣大網民的精神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人們的道德觀念、文化素養和價值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網際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網路空間成為各種意識形態和文化對抗的平台,理性表達與情感宣洩並存,真實資訊與謠言混雜。 要高度重視網路文化建設,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確保網路空間成為積極、健康、向上、仁愛的精神家園。
堅持誠信創新,加強網路文化定位和內容建設。 要堅持以一流文化思想為導向,打造網路文化戰線。 文化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科學行動指南。 要深刻把握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的內涵和現實要求,把握網路文化戰線建設的正確方向,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以科學理論、先進文化、主流價值觀佔據網路地位。 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思想文化宣傳主旋律,夯實和加強新時代砥礪前行的主流思想,牢牢掌握網路文化戰線建設的主動權。 要著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性、科學性、大眾化的社會主義文化,加強網路文化內容建設。 加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數位化轉型,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網際網絡上的廣泛傳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 積極推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網路傳播,通過文字、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現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獨特魅力,不斷增強其吸引力和號召力,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文化自覺性,增強文化自信。
創新方式方法,增強網路文化的傳播和影響力。 一是利用數字技術提高網路文化的吸引力。 數字技術可以幫助突破傳統的文化表達和傳播形式,促進更多新穎有趣的文化產品的出現,拓展文化創新發展空間,讓文化傳播更加便捷。 例如,可以通過虛擬展廳、互動敘事、遊戲等方式設計具有高度互動性和參與性的文化產品,打造“沉浸式”和“互動式”的文化體驗空間。 二是加大優質網路文化產品的生產和供應。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現實生活,從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努力創造和生產更多集思想、藝術、裝飾於一體的優秀網路文化產品, 推出更多提公升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同時,要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路文化服務供給的包容性和便利性,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增強網路文化的國際交流能力。 網際網絡文化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也是提公升國家形象、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 要找出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共性,解決“說什麼”和“怎麼說”的問題,著力創造融合中外的新概念、新門類、新表現形式,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高國際交流效率;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不斷完善網路文化治理體系,打造清晰的網路空間。 要著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強網路監管,促進行業自律,加強教育培訓,建立應急機制,建立健全網路文化治理體系,為網路文化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主動適應網路技術快速發展的實際要求,從網路文化的特點出發,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明確網路文化的相應規範和標準,使網路文化治理有規律可循。 同時,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執行,確保網路文化治理的有效性和權威性,維護網路空間秩序安全。 二是加強對網路文化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網路文化審查制度,嚴格控制網路文化內容,防止負面資訊傳播傳播。 三是促進行業自律,夯實平台責任,引導和鼓勵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和文化使命,樹立社會榜樣,認真履行職責,築牢網路安全第一道防線,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依法依規處置。 四是提高全民數字素養,增強公眾網路資訊識別判斷能力。 公眾是網路文化戰線建設的主要參與者,其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到網路文化建設的質量和效果。 要注意培養群眾的科學思考能力,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自衛能力,凝聚力量向善。 五是加強對網路文化安全事件的預警和應對,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及時應對和處理可能發生的網路文化安全事件,維護公共利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