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的持續發酵,是美股持續發展的動力。 除了尚未公布財報的英偉達外,七大科技股交出了谷歌、Meta等巨頭的精彩成績單,股價一路飆公升,以市值佔比的絕對優勢支撐著它們。 美聯儲收緊預期和高於預期的通脹也未能阻止美國股市反彈。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知名分析師麥可·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在最新一期《泡沫簡史》中首先強調,所有資產泡沫都是建立在健全堅實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低利率和下降利率是資產泡沫形成的前提,目前高評級美國債券(投資級公司債券)與美國國債之間的利差已經收窄至86個基點。 為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美股集中度達到2009年以來的最高點
到目前為止,美國排名前五的股票貢獻了標準普爾500指數75%的漲幅。 迄今為止,市值排名前三的科技股佔科技板塊漲幅的90%。 如下圖所示,美國**市場的廣度現在是自 2009 年 3 月以來最糟糕的,當時標準普爾 500 指數在雷曼兄弟倒閉後跌至 666 點左右的低點。此前,Hartnett曾表示,美國***創下歷史新高,即將觸發多個賣出訊號。 美國銀行牛熊指標公升至68。當讀數高於 8 時,表示 ** 已超標,發出反向賣出訊號。
摩根大通量化策略師也指出,目前美股集中度僅次於網際網絡泡沫,截至12月底,MSCI美指前10**的份額已公升至293%。從長遠來看,這一比例僅次於2000年6月的33個2%的歷史峰值。
Hartnett指出,除了集中度之外,今天美股“七大”的反彈與科技泡沫時期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泡沫催化劑、估值和實際回報
催化劑:泡沫是由技術創新以及對美聯儲寬鬆政策的預期推動的。 人工智慧泡沫是由美聯儲對矽谷銀行和ChatGPT的持續熱度推動的。伯恩斯坦分析師也在乙份報告中警告稱,美股“七姐妹”的估值過於極端:*:“泡沫”意味著從低谷到高峰的巨大增長,七大指數在過去12個月中平均上漲了140%,接近20世紀20年代道瓊指數的180%,但還不到網際網絡泡沫的190%。
估值:七大指數目前的市盈率為45倍,但它們實際上還沒有達到之前泡沫高點的更“荒謬”的估值:1989年日本**高峰時的日經指數為67倍,2000年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65倍(納斯達克100指數為205倍),2021年FAANG高峰時為60倍。
債券:債券收益率是否持續是泡沫期是否到來的關鍵指標,在觀察到的14個**泡沫中,有12個泡沫在泡沫見頂時債券收益率上公升。 一般而言,緊縮貨幣政策導致的實際利率上公升是“泡沫破滅”的常見催化劑,4%的實際利率打破了網際網絡泡沫,3%的實際利率打破了次貸危機。 鑑於目前全球債務水平相對於歷史大幅上公升,目前為2%的10年期實際利率可能需要公升至25-3%來結束人工智慧的狂熱。
如果“七姐妹”真的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她們的出色表現可能是有道理的。 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相反,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投資者對這七個**的熱情反映了當今投機的、動量驅動的市場,但投資者的短視導致了其他地方的巨大機會。華爾街新聞,歡迎**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