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氨基觀察。當資本炙手可熱時,擁有足夠好的商業模式的公司總能享受到超出預期的估值。
23andme就是這種情況。 2021年借殼上市後,其市值一度達到65億美元。 而在 2022 財年,它只不過是 2 的收入72億美元,虧損217億美元的公司。
食用油用火,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把成為人類健康管理專家作為自己的責任。 這樣的雄心壯志值得資本市場寄予更高的期望。
雄心勃勃總是好的,但野心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較量。
目前,很多消費類基因檢測產品幾乎只是曇花一現,23andme也不例外; 全球市場要想達到預期的100億訂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資本的熱情早已消退。 如今,23andme的市值已跌至3億美元左右。 從65億美元到零,23andme的倒閉凸顯了乙個問題:不能真正解決醫療問題的消費者基因檢測畢竟只是一種上限有限的消費產品。
那麼,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的出路在哪裡呢?
01 一口唾液或一管血可以檢測你所有的遺傳資訊,預測你患遺傳病的風險,比如心房顫動、冠狀動脈疾病等。 這樣的消費基因檢測產品會有市場嗎?
答案是肯定的。 2015年,全球市場開始爆發。 根據黑石集團的新聞稿,Ancestry的年收入已超過10億美元(收入分為基因測序和會員訂閱,其中約8億美元來自會員訂閱)。
資本也認可這條賽道。 無論是華爾街還是中國,都湧現出一批消費基因檢測明星公司。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3andme崛起成為另乙個巨頭,市值一度達到65億美元。 就消費者基因檢測業務而言,23andme的產品並不複雜,有兩個核心場景:
一種是血統追溯,即通過遺傳特徵來界定特定的家族群體; 另一種是健康風險評估,它使用基因檢測來評估您患膽結石、阿爾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的風險。
雖然一度受到資本的追捧,但23andme的表現要黯淡得多。 2022財年,該公司的消費者基因檢測收入為2億美元; 在 2023 財年,這個數字仍然是 2 億美元,停滯不前。
23andme的營收規模遠遠落後於Ancestry,核心是Ancestry的成功是建立在其多年積累的老使用者之上的。 祖先原本是家譜**,然後引入了順勢療法基因測序技術,最後通過基因檢測試劑,幫助使用者檢視種族結果,達到家譜溯源的目的。
但對於23andme來說,它並沒有獨特的優勢,所以只能通過Facebook、谷歌等平台和**上的數字廣告來獲取使用者,這並不令人滿意。
除了祖傳溯源產品,基因檢測領域遺傳病風險等產品不溫不火,23andme也很難做。 這兩個因素導致了這樣乙個事實,即在消費者基因檢測領域,巨頭23andme上演了一幕高開低低的戲碼,其最新市值不足35億美元。
02 消費品還是醫療產品? 從本質上講,23andme的倒閉凸顯了乙個問題:消費者基因檢測並不能真正解決醫療問題,畢竟只是一種消費產品。 已經進入遊戲的企業,只能算是抓住了熱點的消費企業。
整體檢測量之所以一般,是因為消費者基因檢測產品解決的痛點不明確。
診斷產品,如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產品,明確解決了痛點,不僅效能接近“金標準”結直腸鏡檢查,依從性遠高於結直腸鏡檢查,而且價格便宜,因此需求旺盛。
除了好奇心之外,健康評估產品並不能為消費者提供是否會患上疾病的結論性結果,而只能提供乙個模稜兩可的答案:您可能患上疾病的風險更高。
雖然這個測試也有科學依據,但並不可靠。 因為基因缺陷的存在並不等於疾病的概率,而且我們沒有能力檢測某些疾病的突變基因。
根據一些研究,基因檢測產品的消費在未來的疾病預防方面對消費者沒有太大的好處。 在這種情況下,對消費者基因檢測產品沒有剛性需求。 在無法形成消費趨勢的情況下,自然會限制其使用者上限。
如果沒有足夠的使用者,也可以用頻次來彌補。 遺憾的是,就產品頻次而言,消費者基因檢測產品也不佔優勢。 因為大多數產品,一次使用就足夠了,不需要每月甚至一年使用一次。 使用者數量少,消費頻率低,導致消費者對基因檢測產品的需求較低。
消費者基因檢測市場規模之所以難以增長,是因為除了數量因素外,還有增長難。
從全球來看,消費者基因檢測產品的價格並不高。 在美國,23ANDME Basic Ancestry and Signature Test Kit 起價為 99 美元,醫療服務附加費為 100 美元。 這已經是上限了,因為競爭對手的要麼相同,要麼略低。
既不是滿足患者需求的醫療產品,也不是滿足使用者剛性需求的消費品,消費者基因檢測自然會陷入兩難境地。
03 成為一家嚴肅的醫療公司那麼,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的未來是什麼? 23andme認為這是一家嚴肅的醫療公司。
核心原因是23andme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遺傳密碼。 通過大量的樣本檢測,23andme積累了海量的基因資料庫。
據它介紹,超過80%的使用者願意提供資料供公司用作研究。 公司可以使用這些資料。
確定特定的遺傳變異是否會影響個體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
在此基礎上,該公司的變現模式可謂極高。 一方面,公司可以開展相應靶向藥物的研發,收穫藥物的商業化和合作收益; 另一方面,公司還可以進行相應伴隨診斷產品的開發,並從組合產品中賺取收益。
據23andme稱,它已經開發了兩種潛在的FIC分子。 從定位來看,似乎有希望成為免疫力的攪局者。 例如,最先進的23ME-00610有乙個核心場景,即解決PD-1抗體的耐藥性問題。
換言之,現在的23andme正在努力轉型為一家創新型製藥公司。 但對於23ANDME來說,也面臨著AI藥企面臨的諸多問題。
一是技術是否可行。 畢竟,23andme的海量基因檢測資料是否有價值,價值能否體現在創新藥物研發領域,目前還不得而知;
第二,能否在京城寒冬繼續下去。 2023財年,該公司淨虧損超過3億美元,並且虧損趨勢仍在繼續。 最新財報資料顯示,該公司賬面上的現金餘額僅為256億美元。
此外,該公司股價持續下跌,股價已連續乙個多月低於1美元。 從公司目前的情況來看,形勢並不樂觀。
創新藥的研發是否是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的出路,仍然是乙個需要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