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歌兒、陳毅、滕雪飛,封面新聞記者,吳雪梅,攝影報道。
2月5日,在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培石鎮文化社群,周邊600多名村民應當地農戶的邀請,在稻蝦田裡吃過年飯。 品嚐美味的小龍蝦、觀看表演等,這頓特別的年餐不僅讓村民們分享豐收的喜悅,也讓大家感受到了和美村濃郁的節日氣氛,迎接春節的到來。
60多桌新年大餐沿著山脊一字排開。
當天,沿著文化社群蜿蜒曲折的田野,60多桌熱氣騰騰的年宴一字排開,熱鬧非凡。 飯桌上有紅燒小龍蝦、梅花紐扣肉、蒸肘等美味佳餚,桌旁是熱鬧的舞龍表演,舞台上還有精彩的表演和互動,讓大家熱鬧地迎接新年。
沿著文化社群蜿蜒曲折的田野,60多桌熱氣騰騰的新年大餐一字排開。
我剛吃了兩隻龍蝦,味道不錯。 氣氛很好,有新年的氣氛。 北石鎮新建社群村村民林敏告訴記者,在得知大公尺蝦養殖戶的高收益後,她對稻蝦養殖有些感動。 同樣,培石鎮文化社群村村民袁慧才也認為,這次團圓飯不僅味道很好,菜品種類齊全,還能讓大家感受到濃濃的新年氣息。
舞龍表演穿梭在田野中。
稻蝦是培石鎮的特色產業之一,在帶動群眾致富增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培石鎮黨委副書記閆雪萍鎮長介紹,舉辦新年晚宴是為了慶祝稻蝦豐收,營造迎接新年的氣氛,同時讓村民感受到收穫的喜悅,鼓勵更多的村民投身養殖業, 一起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村民們一邊吃團圓飯一邊觀看表演。
這次團圓飯,也是裴世珍以2024年首屆宜賓河美鄉村文化節為契機,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具體實踐。 “自河梅鄉村文化節啟動以來,我們已組織了春節園林聯歡會、農產品展示會、農業運動會、送文化下鄉、送暖心志願服務等20餘項群眾喜歡看、積極參與的活動。 培石鎮黨委書記鄧俊文表示,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老百姓見證家鄉的發展成果,分享發展成果,激發基層群眾的“主人”意識和主動搶占發展的精神。 接下來,培獅鎮將繼續開展元宵節園林會、採摘柑橘節等系列活動,讓群眾在活動中更有認同感和收穫感,引導群眾投身家鄉建設發展,共同譜寫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海歸率先致富 產業振興了農村。
工業發展使美麗的鄉村重新煥發了活力。 通過稻蝦產業的規範化和規模化發展,農民的“錢袋”鼓鼓囊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趙恩明是當地大農,也是文化社群的村民,他的稻田緊挨著年宴。 當天,他帶著記者來到自己的田地裡,分享自己收穫的喜悅。
水稻和蝦田的航拍和冬季的團圓飯。
趙恩明告訴記者,他從2015年開始回老家創業,2017年開始養蝦。 在當地黨委的幫助下,他的養殖規模從一開始的1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50畝左右,年收入30多萬元,帶動周邊數十名村民開展稻蝦養殖。 “從去年開始,養殖模式已改變為採用稻蝦共生養殖,預計今年起收益將增加。 ”
村民們在稻田和蝦田裡收穫小龍蝦。
據了解,近年來,培石鎮依託土地資源優勢,按照生態引領、綠富民的發展方向,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農業經營,促進了稻蝦共作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已形成以文化新建為核心,覆蓋周邊村莊的培西鎮稻蝦共作特色產業示範區,發展稻蝦共作3000畝(含10畝以上大戶26戶),年產量350噸,年產值1500萬元。 過去一年,培石鎮鄉村振興持續推進,培育了5家區級龍頭企業,發展了156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強了經營主體活力,進一步提公升了帶動效果; 依託以月亮灣鄉村振興示範園、中壩鄉村振興示範園為基礎,大力實施景區基礎設施公升級,深化農旅融合,一步步呈現美麗鄉村新面貌。
稻蝦是培石鎮的特色產業之一,在帶動群眾致富增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培石鎮稻蝦共作發展模式是南溪區典範,在全省也具有推廣價值。 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南溪區稻蝦產業帶頭人楊海說,當地政府通過“黨建先企、全民參與、集團發展”的模式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難題,村黨組織動員老黨員和農民學習探索, 率先試行,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有效消除了養殖戶發展養殖業的後顧之憂,鋪平了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