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和中國市場的發展並不樂觀,日本美容產品的表現普遍下滑。 截至 2 月 19 日,多家日本美妝集團發布了 2023 年財報。 其中,資生堂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花王集團連續多年下滑,KOSE集團利潤下降......在核汙水和中國本土品牌崛起的影響下,日本美女面臨的困境比想象的要複雜得多,但這不能成為他們放棄中國市場的原因。
主品牌“失寵”。
截至2月19日,多家日本美妝集團陸續發布了2023年財報,僅從業績資料來看,日本美妝的形勢並不樂觀。
資生堂集團2023年全年淨銷售額為9,730億日元,同比下降8。8%;營業利潤為281億日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39.0%6%。花王集團2023年業績繼續下滑,淨銷售額為15,326億日元,同比下降12%;淨利潤為439億日元,同比下降49%。 2023年,KOSÉ集團的收入將達到14385億元,同比增長39%,營業利潤為9%67億元,同比下降287%。
核汙水的衝擊和中國市場表現的不樂觀,成為上述企業業績下滑的共同原因。 高絲集團在財報中指出,“由於核汙水排放的傳聞,消費放緩和對旅遊零售渠道的抵制”是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2023年,資生堂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將下降5%,其中旅遊零售板塊將下降20%; 花王集團在亞洲的銷售額為2,226億日元,同比下降56%。KOSÉ集團在亞太市場的銷售額為527億日元(約合257億日元)24億元),同比下降347%,旅遊零售渠道銷售額為265億日元(約合125億日元)69億元),幾乎減半。
深圳思啟盛公司CEO吳岱琪表示,資生堂等日用化妝品品牌受到核汙水排放事件影響較大。 護膚品是消費者長期接觸的產品,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一旦消費者對產品的產地或原材料有顧慮,就很容易尋求國產品牌或歐美品牌進行替代。
日本美容產品在中國市場賣得並不好,這似乎是乙個事實。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10月,京東平台多款日系產品銷量下滑,資生堂同比下降23%,Key to Skin同比下降38%,科潤同比下降57%,德科特同比下降65%。
花王集團在2023年前三季度財報中披露,“由於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科潤的銷售額下降了30%”。
除了銷量下滑外,**也出現了跳水,日本美女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被打折了。 消費者小雨說,幾年前,他手裡50ml的紅腰是600多元,現在沃爾瑪120ml只需要598元,而李佳琦的50ml直播間現在只需要370元。 “其他品牌一年漲價很多次,**一年比一年貴,只有資生堂給的一年多。 小宇揶揄道。 除了紅腰,資生堂的另乙個品牌Elisel's也大幅下滑。 消費者阿班表示,2019年購買的伊利西爾水奶在國內市場售價500多元,現在209元的**真的是大跳水了。 消費者田彤表示,Elisil太便宜了,經典的優火系列現在可以便宜200多元。
現在的“賣不出去”,與這些公司曾經在中國市場極具競爭力的時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過去,資生堂的Red Waist、Kose的Decorté、花王的Kerun都在中國市場佔據了一定的地位。
2021年,由鹿晗代言的可倫在品牌人氣榜上排名第一,品牌知名度提公升了100倍以上。 資生堂紅腰曾在2019年李佳琦“6.18”直播間3分鐘內售出5000單,單品銷售額突破600萬元,創下紀錄。 2021年,“雙11”紅腰精華成為資生堂為數不多的單品突破億元。 COSE集團旗下DECORTÉ黛珂2022年營收將達到96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9元)54億元),支撐了三分之一的營收份額。
關於業績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花王集團和資生堂,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覆。
品牌老化和交錯競爭。
儘管核汙水帶來的複雜形勢以及消費者需求和市場競爭的變化,他們不想輕易放棄中國市場。
資生堂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魚谷雅彥曾表示:“2023年日本汙水排放事件對化妝品銷售產生了嚴重影響。 但我認為這種影響將在2024年初消退,農曆新年是乙個機會。 中國有數以億計的人購買高階化妝品,我們將專注於最好的產品。 2023年12月底,資生堂成立新投資公司,表示將立足中國市場新興消費需求進行投資合作,在重組膠原蛋白和口腔美容領域進行深度投資。
花王集團還表示,將加大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2023年10月,花王集團旗下森賽品牌在上海開設品牌體驗空間,為高階消費群體提供獨特的品牌體驗空間。 1月24日,花王(中國)研發中心聯合上海市醫藥工業協會化妝品專業委員會召開神經醯胺專項研究組啟動會,深化品牌科技層面的交流。 KOSÉ集團也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高絲集團此前曾表示,重視中國市場和旅遊零售的增長,並已在中國多個電子商務平台上擴大業務,以加強其電子商務渠道的競爭力,並將在未來繼續關注這一舉措。
日本美女放不下中國市場並非沒有道理。 中國市場曾經是資生堂最大的市場,支援其快速增長。 2021年上半年,資生堂中國市場增長了441%推動資生堂實現177%的增長。 2022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成為資生堂最大的市場,淨銷售額超過日本的1,156輛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元)88億元),位居全球市場第一。花王集團的紙尿褲一度佔中國市場的15%曾經排名第二的7%,成為花王集團的搖錢樹。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169家0億元,同比增長64%,預計到 2025 年將增加到 5,791 人00億元。 在千億元的規模下,不僅日本美女不甘放棄,歐萊雅、雅詩蘭黛等歐美品牌也在加緊布局。
吳岱琪表示,日系品牌在中國冷淡已經成為一大趨勢。 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的轉型發展可以避免與本土品牌的競爭,在業績上獲得更高的利潤,但企業獲勝的機會可能不大,因為資生堂等品牌存在一定的品牌老化現象,年輕消費者可能不認為自己是高階主流品牌, 而且與歐美品牌相比,它們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在天貓公布的美妝行業“雙11”全週期品牌TOP20成績單中,前10名依次是寶雅、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薇諾娜、海藍之謎等,其中本土品牌寶雅超越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大品牌位居榜首。 薇諾娜也進入了前10名榜單,國產美妝品牌的競爭力在逐步轉型發展中得到了加強。 此外,歐萊雅、雅詩蘭黛、寶潔等也在加緊布局,這對日本美女來說無疑是乙個挑戰。
盤古智庫研究院高階研究員江表示,就中國整個美容市場的發展程序而言,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和其他品牌的競爭布局,日本化妝品的受歡迎程度遠不如以前,甚至不僅是日本化妝品,其他國外品牌也面臨著這些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