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非上市壽險公司陸續披露了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去年的業績浮出水面。 銀行基型保險公司中國郵政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郵政人壽”)的“一哥”是當年保險公司的“虧損王”,去年淨利潤虧損超過100億元。
資料顯示,2023年,中郵人壽將實現1098的保險業務收入66億元,年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但未能實現盈利,淨利潤虧損11468億元。
中郵人壽回覆《時代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2023年淨利潤虧損主要受準備金貼現率下降、準備金增加、投資收益低於預期等因素影響,準備金貼現率下降直接使中郵人壽保險減少112利潤1億元。
回首2023年,中郵人壽將落實新的財務會計準則,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斥資42億元購“樓”,持續推動渠道轉型發展。 未來,中郵人壽將如何平衡資產負債發展,扭虧為盈,備受業界關注。
來源:Picture Worm Creative
中郵人壽虧損超100億,其次是建行人壽。
中國郵政人壽保險虧損100億元,主要由於準備金增加和投資收益下降所致。
資料顯示,2023年四季度,中郵人壽保險持續虧損,單季度淨利潤虧損254億元,377億元,7494億元,3275億元,全年淨利潤虧損總額11468億元,這一虧損在非上市壽險公司中排名第一。
中郵人壽對《時代周刊》記者表示,此次虧損主要受儲備金貼現率下降、儲備金增加、投資回報低於預期等因素影響。 準備金貼現率的下降直接使中郵人壽保險減少了112利潤1億元。 同時,受資本市場不及預期等多種因素影響,公司在資產配置持續優化過程中出現投資收益淨值大幅波動,分階段低於預期目標,需要進一步平衡短期波動和長期布局。
國債收益率曲線影響保險公司的貼現率假設,近年來國債收益率的下降導致貼現率下降,保險公司需要增加保險合同準備金,這將降低當期的稅前利潤。 貼現率的變化對負債期限較長、傳統壽險業務佔比較高的保險公司影響較大。 某知名保險公司總精算師告訴《時代周刊》記者。
在投資收益方面,中郵人壽2023年的投資回報低於近年來的平均水平。 資料顯示,2023年,中郵人壽將實現-69的淨資產回報率31%,投資回報率 27%,綜合投資回報301%。中國郵政人壽保險近三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率為499%,平均綜合投資回報率為337%。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9月30日,中國郵政人壽完成向《金融工具新會計準則》的轉換,成為行業內首家逐步實施新會計準則的非上市保險公司。 會計準則調整後,金融資產“三類”導致保險公司“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損益的金融資產”所佔比例增加,投資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表的影響被放大。
目前還沒有公開渠道可以看到中郵人壽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但僅從2023年前三季度的財務資料來看,中郵人壽的淨利潤虧損實際上已經同比收窄。 資料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郵人壽保險實現淨利潤虧損8192億元,減少5056億元,虧損收窄3816%。
聯合信用評級公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郵政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將保持增長態勢,傳統人壽保險保費收入佔比將進一步提公升; 投資資產保持增長,投資資產質量良好。 受750天國債收益率曲線下行趨勢、投資回報低於預期等因素影響,淨利潤出現較大虧損。
2023年,非上市壽險公司的虧損金額將增加。 建銀人壽、渤海人壽、東吳人壽、北大方正人壽等四家保險公司虧損也超過10億元,虧損同比擴大。 此外,虧損榜前5家保險公司的總虧損高於其他保險公司的總虧損。
資料顯示,上述四家保險公司2023年淨利潤虧損為4299億元,311億元,1785億元,1429億美元。 投資收益的下降是保險公司虧損較大的重要原因。
例如,同為銀行型保險公司的建銀人壽保險去年保費收入和淨利潤均出現下滑。 資料顯示,2023年建銀人壽將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9713億元,同比下降206%;淨利潤虧損同比擴大30%8億元。
據中國債券信用債券評級資訊公告顯示,建銀人壽保費規模下滑主要系公司單次支付業務規模下滑所致,淨利潤下滑主要系資本市場波動導致投資收益同比下降所致。 據悉,建信人壽2023年累計投資比例為261%,而其過去三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率為503%。
債務方面表現良好,未來前景廣闊。
不過,虧損只是暫時的,中郵人壽的債務端在2023年表現良好,未來有望走上盈利之路。
中國郵政人壽保險成立於2009年,由中國郵政集團控股,是中國最大的銀行性人壽保險公司。 遍地開花的郵政儲蓄銀行網點,是中國郵政人壽的自然資源稟賦。 同時,中國郵政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第二大股東友邦保險在個人保險渠道拓展、產品設計、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拓寬銷售渠道,實現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
2023年,3在5%預定利率產品暫停後,儲蓄保險的長期利率鎖定屬性仍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中郵人壽保費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09866億元,同比增長2016%,全年保費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 同時,在“報銀一體化”的嚴格監管和銀行保險渠道成本的控制下,中郵人壽的債務成本有所下降,新訂單的債務成本比為391%,同比下降18個基點。
憑藉股東優勢,中郵人壽構建了“一主多輔”的多渠道發展格局,持續推進業務轉型,持續追債。 2023年,非郵信渠道將佔新增保費收入的10%5%,白銀和郵件渠道佔比持續下降,價值創造效應明顯,負債質量持續提公升。
中國郵政生活告訴時代周刊記者,2023年,公司新增業務價值按可比基準同比增長34%; 內生資本供給能力持續提公升,未來保單盈餘較年初增加89億元,同比增長77%; 邊際餘額400億元,較年初增加118億元,同比增長42%,未來各期將逐步釋放為利潤; 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2%,自我積累持續增強。
不久前,中郵人壽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總經理李學軍部署了公司2024年重點任務,提到要加快主渠道賦能,牢牢站在銀儲“主陣”上;穩步發展新渠道業務,拓展“加油站”業務。
同時,中郵人壽正在完善資產側布局,一方面成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另一方面加快對房地產業務的直接投資。
2023年第四季度,中郵人壽進行了兩項重大投資,新增了兩家子公司。 其中,投資5億元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中郵保險資產管理獲批投產,成為行業內第34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通過股權加債的方式收購並持有專案公司北京昆亭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總投資4256億元。
2023年9月28日,中郵人壽完成中糧置地廣場退市,實現房地產業務直接投資破零。 此後,中郵人壽不斷優化地產布局,同年11月30日,簽訂了習安高新區標誌性建築之一習安啟迪中心的認購協議,總建築面積為670,000平方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