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華為理想,其他造車新勢力也面臨危機?
近年來,國內多家車企,如蔚來汽車、華宇汽車、零公里等,通過搶占新能源汽車,表現相當不錯。
在 2022 年和 2023 年,所有產品的銷售額都顯著增長,產品變得更加複雜和知名。
每個人都期待著在 2024 年繼續這項偉大的工作,並將銷售提公升到新的高度。
不過說實話,雖然形勢很好,但2024年對於很多車企來說可能不是好年頭,也許華為、理想等新勢力在裡面,這些新車勢力可能岌岌可危,一些車企可能冷淡。
尤其是在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越來越強的情況下,新勢力的主要優勢未必明顯,稍有不慎就會白費!
從1月份的資料來看,幾乎所有新勢力的表現都大幅下滑,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車企在進入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後,業績明顯改善。
例如,比亞迪銷量超過20萬輛,吉利銷量超過21萬輛,奇瑞銷量超過20萬輛,長安銷量超過30萬輛。 傳統車企越強大,新勢力就越危險。
畢竟,製造汽車不是在輪胎上裝乙個外殼,增加幾個大螢幕、冰箱、沙發和電視。 它基於底盤、操控性和安全性等機械質量。 或許這些傳統品牌也有乙個簡單的優勢。
然而,在新一輪車企面臨巨大危險的情況下,李嘉誠和華為在2024年仍然過得很開心。
因為我們太了解理想使用者的需求了,其實大部分理想車和其他車都不是有競爭力的,而是為家庭使用者打造的理想車,定位最精準,銷量基數大,2024年概率更大。
華為與世界不同,在智慧型和技術方面,華為有支撐,這是其他車企難以匹敵的,而且手單量很大,2024年產能和銷量都不會有後顧之憂。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畢竟汽車市場在不斷變化,誰也說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正在進入下半場。
以前我們創造的產品有一定的競爭力,不用擔心銷售,但現在產品的同質化很嚴重,效能和成分也越來越同質化,所以競爭的包容性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