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心目中,龍代表吉祥、好天氣、好生活、生不息,十二生肖龍是最受歡迎的。 今年(2024年)是龍年,讓我們盤點一下龍年會誕生哪些重大專案?
西水東調 西江水資源利用率不足,開水後水資源分配均衡
西水東調工程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水利基礎設施,惠及3200多萬人,大大提公升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水安全能力和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西水東調工程西起西江幹流鯉魚州、順德、佛山,東至深圳公明水庫,實現珠三角西部引水向東部地區引水。 專案總長度為1132公里,總投資354億元,設計年供水178億立方公尺。 該專案最初於2019年5月全面開工,經過四年多的建設,比原計畫提前半年完工。
廣東省雖然水資源相對豐富,但不同地區、不同流域的水資源分布不均現象嚴重。
東江是支撐珠江三角洲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源,但其水資源量還不到全省的18%,卻支撐了全省28%的人口和48%的GDP,水資源利用率一度高達383%,接近國際公認警戒線的40%。
同時,西江的流量是東江的10倍,但水資源利用率僅為13%。
以廣州市南沙區為例,地處珠江虎門水道西岸,西江、北江、東江交匯處,河系發達,水域廣闊。 然而,水系發達並不意味著可用的水資源豐富。
目前,南沙的主要水源為沙灣水道地表水,水源單一,取水口密集,易受鹹潮上游衝擊,存在缺水隱患。 每當鹹浪來臨時,人們的生計、工業生產甚至農業灌溉都會受到影響。
“西水東調”建成後,預計每年可向南沙供水5%31億立方公尺,加上新建的高科技沙庫,可提供最緊急的水源,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為實現“少徵地、少拆遷、少擾民”,“西水東調”將經過4條高鐵、8條地鐵、12條高速公路、16條江湖海,使永久徵地僅2600畝,相比傳統的明渠輸水方式,節省了近2萬畝土地, 並為未來地鐵、通訊、電力、管廊等市政建設的發展預留淺層地下空間。
在隧道建設方面,西水東導工程共建設了37個超深豎井,並投入了48臺盾構機進行開挖。 在施工過程中,工程師們克服了長距離深埋盾構施工、高壓預應力襯砌設計施工、大流量寬揚程變速水幫浦研發、從石子陽岸水平定向勘探取芯等諸多難題,成功打造了世界最高輸水壓力盾構隧道、世界最長的預應力襯砌輸水隧道、 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遠距離壓水調運工程,共計3個世界最佳。
“西水東調”完成後,將改變廣州市南沙區、深圳市、東莞市單一供水格局,同時為香港、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
深中走廊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交通樞紐
今年最受關注的超級專案,《深中頻道》肯定榜上有名。 這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連線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又乙個核心交通樞紐專案。
全長24公里的“深中通道”集橋梁、島嶼、隧道、水下互聯互通於一體,採用雙向八車道航道。 玲頂陽大橋是深中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中走廊預計將於6月通車,屆時深圳至中山的行車時間將從2小時縮短至30分鐘以內。
黃茂海跨海航道:縮短珠海與江門之間的距離
粵港澳大灣區另乙個重點專案,港珠澳大橋西延,黃茂海跨海通道,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全長31公里的黃茂海跨海通道,東起珠海市高欄港經濟區平沙鎮,西至鴨口處橫交黃茂海水域,最後止於江門市泰山市鬥山鎮。
黃茂海跨海通道建成後,珠海至江門、粵西時間將縮短30分鐘左右,助力珠海西部打造一小時城市生活圈。
同時,黃茂海跨海走廊將與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南沙大橋、珠江黃浦大橋以及正在建設的深中山通道和石子陽通道一起,形成大灣區一組跨海跨河通道。
廣湛高速鐵路:連線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區
廣湛高速鐵路全長400多公里,從廣州站起,沿途經過佛山、肇慶、雲浮、陽江、茂名、湛江等城市,止於湛江北站,設計時速350公里,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幹線(沿海通道)區域連線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州至湛江高鐵預計今年通車,屆時中心城市廣州至中心城市湛江將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1個半小時以內。
廣湛高鐵除了連線粵港澳大灣區外,還將與河展高鐵、湛海高鐵無縫銜接,縮短北部灣城市群與海南保稅區(口岸)的時空距離。
啟德體育園:香港最大的體育基礎設施
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全運會)將由粵港澳三地協辦,全運會部分賽事將在啟德體育園舉行。
占地28公頃的啟德體育園也計畫於今年開幕,是香港歷史上最大的體育基建專案。
啟德體育園擁有多個世界級場館,包括可伸縮屋頂的主體育場,可容納多達50,000人,並可舉辦各種國際體育賽事和文化娛樂活動。
室內體育館的設計也符合羽毛球、籃球、體操、網球、桌球等國際比賽的標準。
此外,園區內還配備了大量的戶外空間、零售和美食區,遊客可以體驗到各種休閒遊樂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