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國書法協會學術研討會“現象、問題與展望——2023年書法展創作趨勢”在北京舉行。 學術研討會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的年度展覽和主題展覽,有四大主題,由參會作者的專家和代表從不同角度進行闡述、辯論和延伸。 其中,“創作回顧展”由參展書法家結合創作情境進行重新審視和自我剖析; “提問”邀請與主題相關的展覽評委總結展覽的價值和意義,梳理展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共性現象; “年度展覽主題與討論”邀請專家回應2023年度展覽的關鍵詞:“藝術與文化並存”、“新與古”、“父權制秦漢”、“主題創作”。 為年度主題展設定“評審”,評審專家在演講和對話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相應分析。
專案 1
藝術與文化:形式約束、同質化和內容擴充套件
展覽作者楊曉剛在致辭中介紹了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銘文風格和文字演變特點創作金刻的思路,以及自己在辨別文字起源、運用考古新發現、避免過度形式化製作、如何找到個人筆墨語言四個方面的具體體會。
王雪玲認為,對書法文化內涵的追求正逐漸成為書法家的共識,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進而提出乙個問題:如何在當代創作中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文化內在本質? 你如何體現個性,在工作海洋中脫穎而出? 如今,書法創作存在有形和同質化兩種現象,一些對聯和手捲作品強調複雜冗餘的構圖,不僅對文化概念沒有透徹的理解,而且對藝術的認知有太多的固化和制約,同質化現象的深層原因在於缺乏對書法文化的正確認知。 此外,“手捲展”在圖書風格和內容選擇上也表現出一定的侷限性。 對書法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是有效創作的前提,寫出經典的筆法,寫出時代的內容,寫出自己的容貌。
在“議題與討論”環節,李毅指出了審稿專家和學術觀察家指出的形式化、同質化等問題,這些問題歸咎於藝術與文化的不成因為,藝術重文學,科技重道教。 書法藝術是以漢字書寫為基礎的,優秀的書法作品既有內容又有形式的復合意義,形式因為內容而增加了藝術的厚度,內容因為書寫的藝術加持而更能顯露出其意義,作品整體感的豐富性超越了形式和內容。 從理論上講,書法的內容不僅僅是書寫內容,而且與點畫所表達的氣質和興趣,以及書法家選擇的文字內容密不可分。 優秀的書法作品是文學與書法的統一。 手捲和對聯這兩種書法形式,適合讀卷和站立品味,所以我們在創作時要多注意思想、文字和環境,注意思想、文學、藝術的統一。
專案2
古代是新的:複製的邊界點
青年書法家李毅在致辭中介紹了第三屆全國書法展作品《馮士英墓誌銘》的創作經歷,以及個人書法的常用方法和經驗,在從“專”邁向“博”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古人的技法和風格,還要進一步理解其中的哲理, 古人書法背後的美學、思想和情感。謝曉青表示,從展覽中的作品來看,近十年來創作的重心從外向內轉變,對傳統經典的挖掘和吸收變得更加自覺。 雖然也有一些現象,如趙志謙的篆書、黃廷劍的草書、孫國廷的《書譜》、蘇和公尺星書等,但作者對基礎和傳統認知有著明顯的理性判斷,在傳統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同時回顧回顧了綜述中得出的一些現象和問題,指出藝術中最重要的是創造力,在歷史和時代的維度上,我們需要把經典意識、時代特徵和個性的表達融合好,實現今天創造的“新”與深深植根於傳統的“古”。 張驥在“話題與討論”環節表示,在學習和創作書法的過程中,機械的思維模式和臨摹方法都不可行。 在當今的書法追隨者中,有不少人深入研究了傳統,並準確地再現了傳統,但由於缺乏創新精神和改法手段,或者缺乏足夠的勇氣,不敢邁出前人界限的一步,因此無法創造出真正的創作。 至於如何在創作中發揮感性思維,張驥從四個角度進行了闡述:古法的靈活運用、古法的順時代、古法的個性滲透、古法的人文融合,指出“與古人同新”要靠感性, 理解、靈性,在深刻認知、新認識、真正應用的前提下,達到“轉化境界”,從而從“科技”進入“道”,把藝術自身規律與社會人性的融合作為藝術創作的畢生追求。專案 3
殷宗、秦漢:對形式化傾向的思辨
本次展覽作者霍翠從書法的選型、刀法的改變、章節的匠心思、旁段的雕琢等方面介紹了展覽作品的創作體會,“古闢古新”、“松房明月”、“效益時代之道”, 說明篆刻的整個創作過程就是製造矛盾、化解矛盾的過程,是對今日自我對昨日自我的否定。
劉紅洋從展覽理念、評價取向、藝術取向等方面介紹了本次展覽的具體體現,以“殷宗秦漢”為主題,開拓性、開拓性,融合了“以過去為徒,古為我”的新思維,體現了對文化理想的高度自信, 文化價值和文化活力。展覽中的藝術家們更加注重傳統的挖掘和吸收,思想更加開放和理性,在作品的選擇上保持著高度的敏感性,並且具有較強的再現能力,在刀法的錘煉上頗有天賦,整體作品的表現更加準確細膩。 當代篆刻藝術的創作理念、風格和方法上仍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傾向:一是創作動機有“功利、短視”的傾向; 二是創作風格有“趨同、工藝”的傾向; 第三,創作方法有“簡化和建模”的傾向。 不能簡單地在篆上雕刻,更要加強知識的修養、文化修養,如果盲目地在幾件作品的競爭中反覆創作,就容易陷入“匠心”。
朱沛兒認為,新時代的篆刻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也面臨著傳統的流失、取法單一等諸多問題。 “殷宗秦漢”是乙個概念,乙個概念,但秦漢不是簡單的秦漢,它是乙個大範疇,不能簡化。 戰國時期的古璽也是“殷宗、秦漢”的重要組成部分。 篆刻的創作美學既有“陰宗、秦漢”,也有以鄧士儒等為代表的“書本印刷”,以浙江學派、西陵八家為代表的“刀印”,以趙志謙等為代表的“尋求印度以外的印刷”; 篆刻藝術的發展走向何方,有賴於各種創作理念的融合和滲透,如高鋒寒、丁景、鄧世儒、黃木夫、吳昌碩等人,除了“書本印刷”和“陰宗秦漢”之外,更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個性, 融入了自己在那個時代的篆刻藝術表達。
專案4
主題創作:古典意識與當代立場
他在演講中追溯了“竹簡世界”湖北簡調查傳承展的創作過程,分享了從自編詩、印章改造、臨摹訓練到主題創作的實踐經驗,從當代視角重新審視模型,賦予模型新的表達方式。
展覽作者劉彥濤分享了自己在華遠莊東部書法創作的心得:用甲骨文寫出完整的經典詩詞,是困擾和制約甲骨骨書法創作的難題。 本次創作力求繼承清代用小篆和金字書寫的甲骨文,傳承沙滿翁、劉順等當代書法家的藝術探索成果。 力求因情況強化甲骨刀法,用筆自然,力求達到“刀”與“筆”相見的意境,以及“雕刻”與“書寫”的共生趣味。
葉培貴表示,對展覽策展理念的解讀,不僅僅是對“新中國”和“新發現”這兩個字面關鍵詞的理解。 當代展覽活動的整體特徵是,從展廳向社會橫向移動,用文字激發生命; 縱向上,我們繼續探索歷史的深度,提出時代的問題。 從實施成果來看,展覽充分展現了書法的全面性和古今之間的特殊粘性,包括跨領域、多方合作、“簡卷世界”現場調研和探討所代表的深入生活和歷史場景的現場感,以及展覽結構中“原作-銘文-臨摹-創作”的多層次對話。 這引發了對學術理論、遴選過程、策展邏輯等方向的進一步思考,使展覽帶來的綜合效應能夠更好地影響書法界的所有作者,更積極地參與到書法的整體發展和時代的共鳴中。
義大利漢學家彼得羅·德·勞倫蒂斯(Pietro de Laurentis)在《續:新中國新發現書法主題展》圖錄中發現,許多文物是研究論文中經常提到的書法史和文化史的素材,這些作品的發掘和發現,對於我們準確認識和詮釋中國古代書法的經典傳統具有重要作用。 對新材料的書法形式和文字內容進行嚴謹的分析和比較,通過隱藏的線索進行邏輯證據推理,可以勾勒出一幅可靠的古代書法史圖景。 它們是進一步了解古代書法文化的巨大寶庫,也是研究者和創作者不可忽視的珍貴物品。 書法鑑賞離不開書法收藏,書法收藏離不開聖賢和當今的墨拓片收藏,最終牽涉到收藏的規模和對物件的詮釋深度。 期待未來,類似延續展的展覽和學術活動,能夠與境外其他藝術傳統對話,產生積極的審美碰撞。
張建輝表示,延續展覽通過題詞、臨時創作、解決問題等形式來體現時代精神與傳統經典的深度契合,這就顯示出一些問題和近年來力書發展的現狀,主要是在追求個性表現的層面上忽視了其固有的共性。 為此,當代《麗書》的創作亟需沉下心來,全面了解《麗書》的資源,多方面對其進行提煉,展現形式背後的精神張力,豐富表達筆墨的意義及其人文精神。 在古史與新史的交匯處,要以現代的眼光與古人對話、交流、融合,以一種“默滋物滋潤”的深度傳承和對時代精神的深刻理解,激發創作靈感,為時代注入新鮮書法。
針對年度展覽和主題展覽的現象和問題總結,評審專家叢文軍表示:學習古人書法,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儲備和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種文物和選作,明確如何選擇和學習。 如今,很多作者依靠學習時間,依靠找詞書來收集文字,將原本色彩斑斕的書法概念化、庸俗化。 今天大多數人缺乏清晰的風格意識,不知道如何使用技巧來實現給定的風格。 對此,古人有大量的分析和闡釋,值得總結和學習,以指導今天的臨時職位和創作。 問題是,如果不了解作品的風格和美感,只能取柱子的造型,而不能取鮮豔,相當於買了珍珠,還了珍珠; 帖子不像,玩弄筆墨玩想像,號上說是親,但實際上無異於抄襲,既丟了形式又丟了精神,迷惑了自己和別人; 所謂參考,大多是從自己的寫作習慣,隨意的權衡和拼接,甚至利用展廳效應的時尚來主導寫作,結果可知。 沒有清晰的風格感,書法就不會走得太遠。 學書法沒有想象力,就看不懂古書法,看不懂,學不懂。沒有想象力,書法只是一種乾癟的技能。 書法之美絕不是一種能勝任的技藝,書法的千變萬化都是由他們用心決定的,“不靠靈台,就會缺靈”,這一切,關鍵在於書法家的素質。 質量是合成的。 也就是說,在審美能力上,今天的人們強調線條的形式,但風格不足,不明白為什麼書法的生命形式會生動而富有表現力,為什麼會象徵個性。 當代書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都可以從文字作為其人的角度來概括,只有跳出功利主義的域域,才有可能使書法從本源上清晰出來,有值得期待的希望。
審評專家李崗田認為,在深刻認識繁榮發展是當代書法40多年的主旋律,與當代書法背景——改革開放後各項事業的變遷節奏——相一致、相協調的背景下,研究當代書法發展變遷的脈絡,意義十分有意義。在以展覽為主導的歷史時期,我們的思路應該是肯定和拓展書法創作在技法、形式和創作的審美氛圍方面取得的成就,在肯定和拓展書法創作40多年成果的基礎上,提公升書法創作的文化意識, 進一步深化傳統,增進對傳統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研究和思考如何在展覽時代加強書法創作的文化本質。 它不是簡單地在創作形式和技巧甚至審美傾向上回歸經典,而是在藝術形式和創作技巧方面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基礎上,保持和發展當代書法,加強傳統文化精神對書法的內在支撐。 “經典意識,時代精神”是展覽創作的核心思想,本次工作坊以中國書法協會2023年舉辦的幾場展覽為案例,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詮釋傳統,從當代的角度進行價值判斷和創作權衡。 審美的轉型和形式的變革是當今時代條件下書法的必然發展,展覽時代書法創作中對自然真實性和自由的追求是當代書法家們提出的乙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