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期間,國內各類產品帶著“國潮”元素強勢上漲。 從食品、服裝到文創產品,國潮帶動了消費新一輪熱潮,傳遞了中國經濟的強勁脈搏。
品嚐中國的味道。
距離春節還有半個月的時間,老字型大小國產品牌伊利食品的產品銷量大幅增長。 伊利與首都博物館聯合推出的“吉世行樂”禮盒,不僅糕點口感濃郁,更具有切入龍年主題的首屆世博會博物館藏品中的青銅龍元素。 憑藉“國潮”紀念品,伊利食品在年輕消費者中備受追捧。
北京伊利食品總經理張旭生告訴記者,“我們以'新國潮、新健康、新鮮、新口味'為基點,在保留傳統經典糕點的同時,將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經典元素更多地與中式糕點相結合,設計更符合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擁抱國潮也成為烘焙茶行業的新趨勢。 奈雪茶與中國美學瑰寶“紫禁城圖案”推出“香水大紅袍”跨年聯名系列,不僅涵蓋現制茶葉,還推出9款新零售茶產品,滿足不同茶葉消費需求。
不僅線下銷售火爆,全國潮食品也備受關注。 因打造中式糕點“獅子覺醒酥”而走紅全網的佛山大廚陳曉東,在龍年春節前夕再度推出新作《龍獅酥》,不少網友驚呼“毛茸茸的感覺出來了,生動了”; 山東省青島市“90後”糖藝師崔九香將民族風融入糖藝,創作出栩栩如生的糖龍,精湛的工藝引得網友感嘆“工匠值得尊敬”。
穿中國服飾。
今年龍年,中式服裝已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年時尚。 在北京的南鑼鼓巷和天津的歡樂谷風景區,搖曳的馬臉裙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德武APP購物平台上,漢服頭品牌織造事業部的濟陽芝芝馬臉裙和舞蹈天奴馬臉裙,是“95後”和“00後”的最愛單品。 “馬臉裙之所以成為一種時尚單品,是因為當代年輕人喜歡中國的結構、設計和面料。 馬臉裙是一扇窗戶,體現了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生活方式的熱愛。 織造事業部品牌創始人林偉說。
無論是馬面裙,還是各式各樣的民族潮流聯名商品,“新民族風”正在成為當代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據德武APP資料顯示,2023年,“95後”和“00後”群體將成為消費的絕對主力軍,占國潮國內產品消費的82%6%。
“國潮”之所以受歡迎,關鍵在於將品質優良的國產產品與源自傳統文化的時尚相結合。 曾擔任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使的時裝設計師林琦致力於改進馬臉裙的技藝,並將其應用到當下,“歷史沉澱之美必須在生活中看到,才能有可持續的生命力。
欣賞傳統技藝。
春節期間,眾多博物館、商場將“國潮”藝術節、非遺體驗、民俗表演等活動巧妙地融入到參觀和消費中,讓傳統文化可見、親和、傳播。
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與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舉辦的“館中歡春”運河主題文創徵集活動中,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創意品牌亮相。 在榮進文化公司精心打造的“時尚非物質文化遺產鑑賞”展位上,紮染、蠟染的布藝作品圖案獨特,色彩自然,散發著簡約的氣息。
這些非遺藝術品經過現代設計改造,既保留了傳統非遺的精髓和獨特魅力,又融合了現代審美和時尚元素,呈現出全新的藝術風格和視覺效果。 通州區居民王立波在參觀結束後感嘆道,“創新、改進,讓傳統技藝更實用、更貼近老百姓。
珠寶和玉石是具有新年意義的具有民族風格元素的古老編織產品,在年輕人中很受歡迎。 為了應對春節期間的消費高峰,德武鑑定實驗室研究員王珂留在實驗室加班,“珠寶玉石、文手鐲等商品預計會賣高。
近年來,新中國圖案、水墨書法、漢字和符號成為Z世代最喜歡的設計元素,不僅體現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時尚和文化態度,也體現了新一代消費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 中國美術學院創業學院院長韓亮說。
可以預見,隨著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增強,傳統文化將不斷賦能新的消費形式,啟用新的消費動能。 (經濟**記者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