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琦,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都功能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級高階工程師。 新京報記者王元正攝。
簡介:崔琦。
城鄉規劃師。
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都功能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級高階工程師。
作為北京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和見證者,崔琦需要研究政策,進行實地調研,向專家學習。
北京的什剎海總是遊客絡繹不絕,崔琪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銀錠橋前停了下來。 他從背包裡掏出一本厚厚的書,翻了翻,找到了《銀錠看山》的內容,低頭看了看書,又看了看遠處的西山,天色湛藍,水清澈,西山的山脊一覽無餘。 在明清時期,這是非常普遍和宜人的景色,但在過去的幾年裡,隔著欄杆遠遠望去,人們看不到整個西山,視野中的樓層與西山“平分秋色”。
立足當下,與歷史對話。 崔琦是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都功能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級高階工程師,2024年是他在北京城市規劃工作的第17個年頭,從大運河文物保護規劃(北京段)到首都功能核心區發展戰略研究, 特別是2014年,他開始參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的編制和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規劃要點。崔琦以獨特的視角見證了新版總體規劃的實施成果,期待在“乙個藍圖”的指引下,北京的城市發展取得更大成果。所以,策劃工作在崔琪的眼中總會有一種新鮮感。
下降的再現場景再現了“銀錠觀山”觀景廊。
在什剎海前海和後海的交匯處,有一座橫跨南北的白色大理石橋。 明初,這裡有一座木橋,像倒置的銀錠,名叫“銀錠橋”。 後來,木橋被改建為單孔石拱橋,但“銀錠橋”這個名字至今仍在使用。
我們在銀錠橋上,可以藉著欄杆眺望西山。 順著崔琦手指的方向,蜿蜒的水系兩側,都是具有北京古城韻味的古建築,水系盡頭,西山清晰可見。 清代時期,民間流傳的“燕京八景”之一——《銀錠觀山》近在咫尺。
清代詩人宋菊有一首“銀錠橋落日”之歌,幾百年前京城文人津津樂道的“銀錠觀山”的美景,被譽為“城水西山第一地”。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城市的快速發展,即使是廣闊的西山也被城市建築所掩蓋。 崔琦說,2021年之前,站在銀錠橋上,不可能完全看到西山的山脊線,部分視線被積水潭醫院新街口院區新北樓擋住了。 據資料顯示,新北樓於1984年竣工,地下1層,地上11層,建築最高點約52公尺,從“銀錠看山”的角度看,新北樓的高度跨越了西山的山脊線。
崔琦站在銀錠橋上對記者說。 新京報記者王元正攝。
北京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偉大見證,這張金色名片應該精心保護。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提出加強對老城區的總體保護,其中重要景觀廊道的保護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銀錠觀山”是北京老城區展示山河城融合的典型景觀廊道,屬於老城區戰略景觀廊道。 方案明確指出,有必要恢復“銀錠觀山”的景觀廊道。 崔琦早就熟悉了方案的內容,因為這個要求已經通過核心區規劃的實施要點傳遞到了《首都功能核心區(街區級)監管詳細規劃(2018-2035年)》中,隨著2020年管控條例的批准,又得到了再次強調。
他告訴新京報記者,“銀錠觀山”觀景廊的控制範圍是沿銀錠橋岸線向西北望向西山,沿后海湖岸向西北望的扇形區域。 在廊道範圍內,建築物構築物的高度不得阻擋西山,連綿起伏的山脊線景觀應充分展現,水面、樹木、山脈的傳統景觀風格應由近到遠清晰。
2021年,為全面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和《首都功能核心區(街區級)監管細則(2018-2035年)》,推進老城保護和街區更新,傳承歷史脈絡,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積水潭醫院新北樓最終降級, 再現了“銀錠觀山”的美麗風景。同時,結合回龍觀醫院降級和新建,適當調整新街口醫院規模,減少床位數量,改善醫院環境,緩解交通擁堵和醫療服務壓力,實現醫療衛生資源“增減聯動”。
如今,在什剎海來來往往的遊客中,有北京本地居民,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也有海外華人或外國遊客。
集智聚,提公升西單商圈走廊空間。
在崔琦眼中,城市規劃就是城市空間的安排,需要融合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美學、藝術等多維度因素,才能實現城市的健康發展。 “城市規劃是一項極其複雜和全面的工作。 崔琦說,“規劃工作具有很強的法制性和政策性,必須遵循國家法律法規、指導方針和政策,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政策性,體現在城市空間和各種資源要素的整體規劃、控制和引導上,所以案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但另一方面,規劃師需要到現場去,做研究,感受現狀,“七點現狀,三點規劃”是規劃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
在崔琦眼中,城市規劃就是對城市空間的安排。 新京報記者王元正攝。
那麼,規劃工作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呢? 崔琦舉例說明了西單走廊空間的改善。 作為西城區乃至北京最知名、歷史最悠久的商業區之一,西單商圈涵蓋了西單商場、含光百貨、西單大悅城、君泰百貨等新老商廈和建築群。 新版總體規劃提出要推動西單高質量全面發展,核心區控方案提出,西單要成為展示新時代首都改革開放成果的視窗。 在規劃師眼中,西單走廊看似是乙個簡單的立交橋系統,但在規劃師眼中,它其實是西單商圈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間系統,就像一條“血管”,影響著整個商圈的“活力”,其轉型公升級成為西單商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和起點。
去年,崔琦參加了由西城區**和市規劃自委會組織的西單走廊橋梁空間改善專案,並負責編制了計畫徵集任務書。 在工作過程中,對上層規劃要求的解釋和實施、橋梁的建設歷史、地下和地下的現狀、與周圍商業建築的連線、一層和二層行人交通的組織等都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調查和研究, 在此基礎上形成任務書的初步內容,然後通過數十次調研訪談、書面徵集、網路渠道等形式,廣泛徵求沿線16家商戶、公眾、各行業專家、相關管理部門的意見。為形成共識徵集任務書,配合率先開展國際方案徵集,匯集國內外各界智慧,最終形成可行的走廊空間提公升方案,令人期待。
該專案也體現了崔琦的另一種直覺:“北京的城市規劃工作越來越注重公眾參與。 在城市存量更新發展階段,規劃工作需要更多的人的聲音和參與,賦予每個人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 城市規劃需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全民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建設中來,從“我要參與”到“我要參與”。 ”
城市規劃,乙份永遠充滿新鮮感的工作。
作為北京十幾年城市規劃的參與者和直接見證人,崔琦時常感嘆北京的發展變遷,尤其在新版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老北京胡同得以保留原貌,街角煥然一新,景觀煥然一新......
崔琦表示,北京的城市規劃工作要堅持到底,始終圍繞“建設什麼樣的首都,如何建設首都”這一重大問題,為首都未來可持續發展規劃新藍圖,時刻關注“城市”與“城市”的關係。
崔琦說,北京的城市規劃工作要堅持畫到底的藍圖。 新京報記者王元正攝。
在此基礎上,根據城市發展的不同階段,結合城市發展規律,在具體戰略層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 在新版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北京市城市規劃工作形成了全區域、全要素、全過程的規劃管控和實施指導。 城市規劃體系日趨完善,形成了“三型四制”的土地空間規劃體系,其中,“*”為城市、區、鄉**,即城市總體規劃、市土地空間總體規劃,分割槽規劃為區級土地空間總體規劃,鄉鎮區域規劃為鄉鎮級土地空間規劃。“三類”是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 這四個系統分別從規劃空間、規劃實施時間、規劃監督修訂、規劃保障執行支撐四個維度,以及相應的規劃編制體系、規劃實施傳遞體系、規劃監督體系、規劃執行保障體系。
崔琦告訴記者,城市規劃是乙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需要不斷優化和完善,例如,“現在北京已經到了存量發展階段,對城市規劃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更新不僅要注重空間,還要注重產權, 政策、社會、經濟等層面。 因此,規劃者也應該不斷學習和更新他們的知識庫。 雖然對策劃師的要求很高,但也能激勵策劃師始終秉持對這份工作的熱愛,“我工作了17年,雖然很忙,但每天都能接觸到新事物,總能給我帶來新鮮感。 ”
崔琦對城市規劃工作有自己的認識,在工作過程中,規劃師的“規劃決心”尤為重要,很明顯,規劃師的核心價值就是維護和保護公共利益。 “規劃總是有取捨的,嚴格遵守規劃原則並沒有錯。 城市規劃要具有前瞻性,考慮長遠發展目標,綜合考慮可行性合理性。 ”
規劃也能帶來強烈的成就感,崔琦還記得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獲批時,他和同事們是多麼激動。 在新版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社會各界也齊心協力,老舊社群改造、區域保護更新、公共環境改善、花園城市建設等一系列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崔琦表示,對北京未來十年的發展充滿期待。 北京城市規劃的目標是雄心勃勃的,要建設乙個世界級的和諧宜居城市; 也很簡單,歸根結底,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新京報記者 曹景瑞.
編輯:張淑靜,校對: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