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王磊)2月23日,新華社《每日電訊報》發表題為《探尋“為什麼是中國”,照亮“未來何去何從”——中國考古發展新趨勢觀察》的報道。
中國考古學,在很多外國人甚至中國人的眼中,曾經是很神秘的。 近日,記者從與中國考古學家的交流中了解到,從考古技術的發展,到公共考古的創新,再到中外考古交流,中國正在不斷建設有中國特色、中國風、中國風的考古學,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動力。
科技考古發現了許多傳統考古學難以發現的秘密,保護了許多原本難以儲存的文物。 隨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博物館的創新運作,公眾對考古學的接觸和認識不斷加深。 越來越多的中國考古學家走出國門,與國外同行交流合作,了解彼此文明的獨特性和共性,促進世界文明之間的交流和互鑒。
這是3月1日拍攝的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防護溫室內的工作艙。 新華社記者 沈博涵攝 從史前遺址到水下遺產,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支撐著中國考古。
在陝西榆林,建於4300年前的石源遺址位於黃土高原。
在這裡,考古學家發現了巨集偉的宮殿建築、複雜的城防設施、精美的石雕和玉器。 這些高品位文物標誌著晉陝高原在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時期,進入了文明高度發達的階段,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格局。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孫周勇說。
三帝五帝,公公、大禹......這塊石頭的過去引起了很多猜測。
作為石源發掘的主持人,孫周勇表示,考古學注重實物資料的積累和分析,不會過早地將其與古代史料相匹配。
但是,通過科技手段,我們確定石源文明是由長期居住在這裡的原住民創造的,並吸收了同期鄰近地區的一些文化因素,揭示了石源居民商業經濟的演變。 孫周勇介紹,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石源先民與周邊人民在不斷的交流碰撞中,共同推動了中華文明融合格局的形成。
技術考古學在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揭示了許多傳統考古學中難以發現的秘密,保護了許多原本難以儲存的文物。
洛陽、河南、二里頭遺址是夏朝晚期的都城遺址。
迄今為止,我國已發現最早的井字形道路系統和城牆,將首都規劃成多網格,揭示了宮城中心的多網格布局、層次規劃、分割槽和居住,以及居住與葬的融合。 如此嚴謹、清晰、規整的布局,說明當時已經有了成熟和發達的規劃思想、統治制度和模式,這是二里頭進入王朝國家最重要的標誌。 此外,在二里頭遺址還發現了三個早期的車轍痕跡。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考古隊組長趙海濤供圖 “中原先輩廣泛吸收和融合了周邊文明的先進元素,第一次真正將中原核心區融入統一文明, 並初步形成了注重等級和融合的青銅禮儀和音樂文明,並與商周文明一起確立了中國禮儀和音樂文明的基本特徵。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趙海濤說,二里頭祖先創造的雅丈、綠松石銅牌等儀式和制度,影響了從嶺南到東北的廣大地區。
技術考古學能夠提取傳統方法無法獲得的資訊,揭示與之相關的人類活動和古代歷史。 中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陳相龍表示,二里頭遺址的科技考古研究發現,該遺址不僅有較高比例的外國人,而且有大量的外國牲畜, 也可能加入了小公尺和野葡萄等穀物。
陳相龍介紹,對二里頭陶器殘留物的研究也發現了釀酒和飲用的證據,推測當時釀酒的原料主要是大公尺、小麥、小公尺、小公尺、混薏薡等,酒麴是用紅麴黴和大公尺製成的,並新增了草曲。
廣漢、四川、三星堆遺址“新”文物具有奇特的形態,為中華文明的多元融合增添了新的實物證據。
1986年三星堆遺址發掘時,人們用竹竿築籬笆,出土的文物大多用紙包起來,裝進木箱運出......如今,這些方法已被更複雜、更安全、技術含量更高的操作所取代。 2019年後,在三星堆新發現的祭祀坑的發掘中,建造了4個透明的考古艙,艙內的溫濕度可控,為出土的有機文物提供最佳的保護環境,是全球首個“多功能考古綜合發掘平台”。
這種科技考古實踐探索了預防性保護與考古發掘、實驗室考古與田野考古相結合、高科技手段與考古規範相結合的結合。 四川省文物局局長唐飛介紹,四川考古學家提前搭建溫室,監測地下水位和溫度並進行評估,然後搭建避難所,並在溫室內配備應急檢測分析室、應急防護室等平台。
文化遺產不僅在陸地上,而且在廣闊的海洋中。 科技創新和裝備改進,使我國水下考古事業邁上了新台階。 “我們將短基線定位系統應用於水下考古,確定潛水考古人員在水下的具體位置,並通過水下喇叭進行指揮,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館長馮磊表示,目前我國一線水下考古隊隊員大多具有技術潛水資質,還利用3D聲納掃瞄等技術展示水下沉船情況。
歷史觸手可及,中國考古與大眾的距離越來越近。
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日本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河北省陽源市,是古代人類秘密的寶庫。 過去100年的舊石器時代考古發現將中國和整個東亞地區的人類起源推回到大約170萬年前。
一群中學生在考古學家的指導下進行模擬挖掘,根據地層和堆積,尋找數百萬年前古人類在陸地上留下的痕跡。
我們的石器是參考舊石器時代古代人類的生產方法製作的,一年前被埋在土壤中。 我們在不同的地層中使用和夯實不同質地的土壤,使場景盡可能接近真實的考古遺址。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文瑞表示,專家們還將現場教學生製作古人類使用的石器,讓學生發現更多樂趣,了解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器的意義和價值。
考古學不能只侷限於學術本身,更需要面向大眾,讓每個人都能像考古學一樣了解考古學,關愛文物,了解歷史。 張文瑞說,很多考古遺址都被圍起來了,公眾無法參與,甚至無法接觸,近年來,根據情況,也會安排學生進入現場,參與一線考古工作。
近年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積極邀請附近村民參觀公園,探索腳下土地的歷史遺產。
這有效地拉近了當地村民與古文化遺產的距離,讓他們有一種由衷的自豪感和榮譽感,這對文化遺產的發現和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張文瑞說。
綠水環繞,遠處的群山如雛菊。 酒店和露營地遍布各處。 在這裡,人們可以走進博物館,觸控春秋時期的陶瓷碎片; 您可以走進圖書館,瀏覽最好的考古目錄; 可以走進模擬的考古探索,感受考古學家在發掘現場的日常生活; 您甚至可以在漢灶體驗區用火做飯,感受近2000年前人們的烹飪方式。
它不僅僅是乙個公園,它不僅僅是乙個營地,它不僅僅是乙個度假勝地,它是乙個歷史觸手可及的地方。
浙江省安吉古城遺址建於春秋時期,是越國初期的重要首都。 以薪水聞名的越王勾踐的祖先就住在這裡。
兩名小學生在安吉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體驗陶器修復。 安吉縣古城遺址保護中心主任柯安順供圖 “安吉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立於2017年,讓遊客在參觀歷史遺跡、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深入探索中國歷史文化。 2023 年,它將接待 200,000 名遊客。 安吉縣古城遺址保護中心主任柯安順介紹,這不僅探討了如何將考古遺址公園的運營與文旅產業融合在一起,更是在實踐如何讓公眾更好地找到與考古的聯絡,感受考古的溫度。
2023年,中國經歷了博物館熱潮,尤其是在假期期間,許多博物館門前排起了長隊,連一張票都很難找到。 陝西考古博物館、中國考古博物館等考古博物館在博物館熱潮中尤為顯眼。
與其他博物館相比,我們希望通過展示考古工作的過程和各種標本,讓公眾更直觀地了解考古的魅力和價值。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山西省考古博物館副所長鄭源已被列入考古研究機構籌備和管理的五六家特色考古博物館,近年來我國產生了大量的考古成果。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興燦介紹,近年來,“考古中國”重大工程取得重要成果,“中華文明探索工程”不斷深化,“形成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相關議題逐步實施,考古學“走出去”的步伐日趨紮實穩固, 科技考古和水下考古發展迅速,製作和播出了一批高質量的考古節目,擴大了考古學的社會影響力。
鄭遠表示,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每一次新的考古發現,都不斷激發著人們對歷史根源和文化底蘊的好奇心和自豪感。 隨著博物館展覽方式的更新和公共考古教育的普及,公眾越來越意識到考古工作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
大河東,楚風悠長。 湖北省博物館新館於2021年底開幕,全新設計展為參觀者帶來更深刻的參觀體驗。
通過文字、視聽資料等多種方式,讓參觀者不斷加深對越王勾劍如何入楚、為何千年不鏽的了解,還可以通過互動觸控螢幕,從各個角度凝聚這件傳奇文物的王者風範; “楚國800年”專題展聚焦於體現楚國人民奮鬥精神、進取創新精神、永不後悔死的愛國精神,不斷與......產生共鳴
開展社會教育、公共考古講座等各種活動; 定期舉辦考古成果年度展、重要考古發現展等展覽,逐步完成館藏全部文物數位化管理,構建考古發掘、文物修復、數字藏品管理、成果展示一體化平台, 讓博物館內的文物栩栩如生,真正走進大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說。
通過跨文明的歷史對話,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商朝女王與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跨越時空的對話可能很快就會發生。
我是商朝的皇后,我告訴你幾個小秘密:我喜歡化妝,喜歡烹飪,喜歡收藏。 “我協助丈夫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銅錠,視察收成,主持大商國的祭祀,率軍攻克羌、彝族、巴族。 ”…2023年11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原所長、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唐繼根,經過細緻研究,發布了專為女性設計的數字人,讓她講述歷史。
女性是優秀的數字人。 圖片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原所長、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唐繼根提供 “全世界的人們一提到古埃及,就會想到拉美西斯二世; 古希臘與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有關,他的傳說是他的嫂子海倫被綁架引發了特洛伊戰爭。 她基本上和他們生活在同乙個時代,在文明的交流和互鑒中,我們需要提公升她的知名度,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賞中國的古代文明。 唐繼根說。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建設中華民族歷史和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 近年來,中國考古學成果不僅碩果累累,而且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中國考古學的國際話語權不僅得到增強,也更好地向世界詮釋了中國無窮無盡的文化基因。
湖北出土的直立人頭骨化石距今約100萬年,為東亞古人類和東亞直立人的演化模式提供了關鍵資訊和證據。 發現了北京人控制用火的確鑿證據,這是對西方學者質疑的有力回應。 **可追溯到 3 至 40,000 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在 Natra Neati 遺址被發現,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改寫了全球學術界對古代人類征服極端環境的理解......史前人類在中國土地上生存的歷史,正日漸清晰。
東方的土地上有特殊的人群和獨特的文化,有祖先在數百萬年前繁衍後代,不斷進化,孕育了文明。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表示,經濟社會的發展為中國考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資金、人力、物力支援和保障。
山西省臨汾市的陶廟遺址被認為是瑤朝的首都。 乙個大型夯土地基遺址發現,有一座兼具視覺和儀式功能的建築。
天文台的發現讓我們意識到,探索宇宙、問天天一直是中國人自古至今的主題和夢想,它所呈現的曆法就是當時世人熟知的陽曆,也是二十四節氣的重要來源。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陶思考古隊組長高江濤說,國外很多學者都寫過。
中國考古學構建了大多數學者接受的時空框架,基本梳理了中原、東北、西北、東部沿海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黃建秋介紹。
我國在新石器時代考古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不僅揭示了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高度文明發展,也展示了中國迅猛的考古實力。 日本九州大學教授宮本一夫(Kazuo Miyamoto)曾參與遼寧、湖北和四川的考古發掘工作。
文物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液,也是人類的共同遺產。 中國特色、中國風、中國風的考古需要更廣闊的國際視野。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賈曉兵介紹,中外合作考古發掘研究起步較早,從20世紀頭10年開始。 主要是邀請歐美、日本學者參與中國考古的發掘和研究; 21世紀初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國外考古逐漸變得更加頻繁,包括歐亞大陸與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心考古學的文化交流,如2011年至2014年在柬埔寨發掘吳哥古蹟,2015年在宏都拉斯發掘瑪雅文明, 以及2018年在埃及盧克索挖掘的Mentu寺廟遺址。
來自中國和埃及的團隊成員在寺廟遺址的挖掘現場討論了挖掘計畫。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賈小兵供圖 “過去,我們很少開展其他古代文明的考古工作,很難進行更深入的比較研究。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彭曉軍認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考古學家走出國門,與國外同行交流合作,通過相互學習來了解彼此文明的獨特性和共性。
考古工作體現出強烈的家庭和國家意識,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必然會通過考古學來揭示和闡釋。 真正的風采是立足於中國的考古研究,是探索和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意識。 立足中國,就要放眼世界,達到更高的境界。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建榮說。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考古和公共考古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國外考古發掘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這促進了中國考古學理論和技術能力的創新,構建了中國考古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貢獻了考古智慧和力量。 中國考古學會秘書長劉國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