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醫院的一隊年輕醫生正在為一名患者看病。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社群醫院的年輕醫生到社群做志願者。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強調,要發展和加強醫療衛生隊伍,重點關注農村地區和社群。
只有培養一支優秀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讓基層醫院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青年人才,人民群眾才能真正安心居家就醫,不再“奔赴大醫院看大病、小病”。
當她帶著媽媽去社群醫院找張磊醫生時,李瑩的心裡其實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媽媽患淋巴瘤已經10年了,“我只想再試一次”。
在過去的幾年裡,她一直在為母親與癌細胞作鬥爭,“每六個月進行一次化療”。 每次帶媽媽去三級醫院複查和化療,都像是一場讓人身心疲憊的“仗”。 去年年初,母親低燒全身疼痛,虛弱的身體再也承受不住化療的“沉重打擊”,老人的精神狀態變得不穩定,開始反抗**。
無奈之下,李穎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張磊那裡用中藥試試。 讓她沒想到的是,服藥乙個月左右後,她感覺母親的病情有所好轉,半年後,“她長了肉,睡得更好了”。 更重要的是,這裡的醫生經常安慰和鼓勵老人,讓老人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我們的中醫可能不花很多錢,我們可以治好病,或者換句話說,與病共存。 作為天津市河東區東新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主任,張磊善於用大白話解釋中醫治療的原理,“共存就是誰都不招惹誰”。
很難想象,這家位於老街區的社群醫院,正在改變許多居民“無論大小都跑到大醫院”的傳統觀念。 這裡的中醫傳承創新工作室被評為名醫工作室,是一支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的年輕醫生團隊。 在過去的一年裡,這支年輕團隊每年的諮詢次數已經接近5萬次,這印證了名醫不僅被考核,更是普通人“用腳投票”的選擇。
居民送來的橫幅掛滿了牆,張磊經常提醒團隊中的年輕醫生要感同身受,感謝患者的信任,“這是乙個託付一生的職業。
要吸引人才,還必須培養和留住人才。
每天一大早,東新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二樓的中醫會堂門口,就擠滿了等待看病的居民。 許多人來自其他地區。
伴隨著中醫的香味,31歲的醫生梁帥虎開始了忙碌的一天,諮詢、按摩、拔罐、骨科......他在這裡工作了10年,附近的很多居民都是他的老朋友。
天津中醫藥大學畢業後,他是同學中為數不多的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人之一。 當他第一次來到這裡時,他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這家不起眼的社群醫院會如此受歡迎,有這麼多病人來看他。
當時沒有網上預約系統,醫院早上7點就開門了,門口就已經排起了長隊。 梁帥虎回憶說,當時中醫科的醫生很少,在小小的診室裡看到張磊從早忙到晚忙,經常忙得中午沒時間吃飯,面對病人時總是面帶微笑地和病人打招呼, “他非常認真地看病人,對病人非常耐心和細緻。 ”
梁帥虎說話慢條斯理,外表溫柔善良,他也有自己的粉絲群,很多人因為信任他,經常推薦親戚朋友來找他諮詢和開藥。 有的病人感嘆道:“看到這個年輕人,心裡就穩了。 這給了他一種特別的成就感。
一些患者專程從內蒙古趕來。 梁帥虎說:“老百姓都在奔向好醫生。 我們必須努力工作,照顧好所有的病人。 要成為一名醫生,首先要有一顆仁慈的心。 ”
此前,很多醫學院畢業生不願意在基層醫院工作,主要是因為擔心基層待遇不高,患者得不到認可,醫生本身的成長空間有限。 但在與病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梁帥虎真切地感受到,病人的選擇,從根本上取決於“小醫院”裡有沒有“好醫生”。
有了好醫生,自然就有更多的人來看病,形成了乙個良性迴圈。 在張磊看來,基層醫院不僅要引進專業人才,更要想辦法培養留住人才。
團隊中的年輕醫生每年都要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和專業研討會,在實踐中看世界,發展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28歲的他主修中醫、針灸和按摩,畢業後剛來這裡工作時,他也很擔心,“一開始我覺得在個人發展方面,小醫院肯定不如大醫院。 他來了之後,發現“基層醫院的水平也相當高”。 他經常有機會在不同的三級醫院學習,也經常參加一些高階別的會議,團隊收治的大量患者也為他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課題和發表案例。
我們團隊中的年輕醫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成長非常快,他們都可以自己負責。 “張磊說。
醫療聯盟的深度合作,讓患者看病更加方便。
與人滿為患的大型醫院不同,在社群醫院,醫生和患者之間的距離更近,他們可以長期相處並建立彼此的信任。
阿姨,你哪裡不舒服? 坐下,我給你看。 身材矮小,扎著馬尾辮的年輕醫生劉朝娜,說話像個人,乾脆利落。 這位28歲的女孩是團隊中唯一的女性。 除了會診,她主要在理療室做藥罐、針灸、針灸等工作,“很多阿姨都喜歡找我”,她笑著說,每天的工作強度相當高,下班回家還要不斷“充電”,她喜歡這樣的工作狀態。
對於醫生來說,要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不斷創新。 “初級保健醫生需要具備全科醫生的能力。 “張磊說。 在日常診療工作中,患者需求各不相同,先後帶領團隊開展了骨傷按摩、穴位注射、穿刺放血、刮痧理療、頸腰牽引、古藥拔罐、通度拔罐、穴位敷料、中藥內外洗等10餘個診療專案。
多接觸後,他感同身受患者的痛苦,“我們不開大處方,盡量讓療程短、快、有效、成本低,不增加患者負擔。
近年來,東新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與三級醫院建立了醫療聯盟,目前,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在原有的“一級診斷、雙向轉診、急慢治療、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通了三級醫院的直營住院綠色通道。
醫療聯盟機制可以引導優質醫療資源有序下沉,打造全鏈條連續醫療服務,讓更多患者更願意到家門口就醫。 張磊表示,基層醫院可以解決小病和常見病的問題,如果遇到一些非常複雜的疾病,也可以直接對接前三家醫院預約住院,彌補了部分基層醫院沒有住院部的問題,簡化了入院流程,讓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治療。
當患者急危重病痊癒後,家門口的基層醫院可以繼續為患者提供後續的家庭醫生健康監測和指導服務。 張磊說,他的手機必須隨時充電,“不知道病人什麼時候會來找我。 當他們感覺不舒服,或者他們的家人想去看醫生時,他們會在微信上問我。 他有近5000個微信好友,其中4000多個是他的老病人,“現在社群裡60歲以上的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病人,只要打電話**,我們就會提供上門服務。 ”
離老百姓更近一點。
為做好基層醫療服務,團隊組建了骨科按摩中心志願服務團隊,籌備搭建中醫健康講座平台,不斷提公升臨床醫生的技術水平。
30歲的年輕醫生韓璐無論多忙,都會定期和團隊一起去社群和養老院,參加義工活動,比如免費診療。 他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在校時,古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提出的“偉大的醫學誠意”,深深地印在這個年輕人的心中。 這四個字被譽為“東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們時刻提醒行醫的人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術,還要有良好的醫德。 加入工作後,她來到基層醫院,和病人如親人般相處,韓璐越發感受到這句話的深意。
行醫20多年,在張磊心中,乙個好醫生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像我們孝敬父母一樣,不求回報。
他總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太多的回報。 走廊的牆壁上,掛著“名醫工作室”、“天津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牌匾,“社會給了我們很多榮譽,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2020年,團隊開通微信***,以通俗易懂、輕鬆愉快的方式分享中醫健康知識。 梁帥虎承擔一流內容的創作和發布,閒暇之餘,他會仔細梳理患者案例、常見問題等,製作成科普短片,讓更多人了解健康知識。
他注意到,近年來,中青年患者比例逐漸增加,許多疾病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 “很多患者沒有意識到生活中的這些小習慣會導致大問題。 梁帥虎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通過學習頸椎鍛鍊等實用運動方法,健康教育的作用甚至比很多患者還要大,讓疾病得到緩解。 ”
因為醫術高超,出身於基層醫院的張磊,至今還在天津一家三級醫院行醫。 多年來,一些醫院向他丟擲橄欖枝,但他還是選擇留在自己熱愛的基層醫院,和團隊中的一群年輕人一起“拉近人民群眾的距離”。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胡春艷.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