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秋時期,曾伯華碑文中有“金道西行”的記載。 **國家博物館**。
“金道習興”是指商周時期銅(金)和錫從長江中下游到中原的長途運輸通道。 不過,據《左傳》和《尚書》記載,早在夏朝,長江中下游地區就開始向中原進貢銅礦。 商周時期,鄂東南、蘇北、皖南和湖北是銅錫礦產的主要來源地,將銅錫資源輸送到商周時期的京畿道(今陝西和河南),歷時1500多年。
通過考古發掘、文獻整理、鉛同位素分析等綜合研究方法,“金島西星”的運輸路線已基本達成共識,相信主要有兩條運輸道路:一條是江與漢江之間的路線,沿漢江以東和綏灶走廊, 穿過南洋盆地,到洛陽或習,或從湖北東南部穿過通柏山到大別山“益陽三觀”等關口,經信陽到洛陽;另一條是長江與淮河之間的路線,沿皖南地區,向北橫渡長江,穿過江淮河和淮河中上游,到達洛陽和中原。 《金島錫興》勾勒出商周兩代銅錫資源生產流通的巨集大歷史圖景,與早期國家的興起、人口的流動、朝代的興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文化積澱之路。
“金島錫線”沿線有大量的銅礦和錫礦遺址,範圍大,文化層厚,文化內涵豐富。 例如,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鄉檀裡遺址寧鄉青銅組出土“四羊方尊”等2000多件文物; 江西省瑞昌銅陵古銅礦遺址距今已有約3300年歷史,1991年被評為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 湖北大冶銅山古銅礦遺址是中國儲存最完好、開採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古銅礦遺址之一。 湖北省武漢市盤龍城遺址出土了大量青銅器,被認為是長江流域早期青銅文明的中心。
位於湖北的葉家山公墓、郭家廟陵、景山蘇家龍陵、棗樹林公墓、益地崗陵、鼓墩古墓等曾國遺址,出土了上千件青銅器(套)。 其中,出土的彝族侯墓出土的鐘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套青銅鐘。 棗樹林墓地出土青銅銘文近6000字,是迄今為止東周考古出土金銘文數量最多的一次,其中“禹”、“夏”等銘文的發現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材料。 荊州雄家墓遺址是東周楚國高階大型墓地,主冢規模龐大,墓主身份突出,戰馬陣容豪華,祭祀場面寬敞,布局體系完備十分難得, 並被考古界譽為“北方有兵馬俑,南方有匈家土墩”。赤壁大虎嘴遺址是長江以南發現的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西周城遺址。 此外,還有湖北金羅家、郭元嘴遺址等商周遺址,以及青銅器、鑄銅基座等文物和文物。
這些文物對於研究前秦時期的社會程序、古代鑄造過程以及青銅器推動的中國禮樂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民族融合之路。
促進資源流動。 西周時期,長江中下游的百越人掌握了銅礦冶煉技術,周王室的重要附庸國到江漢地區,曾國(又稱綏國),主要通過**、戰爭等方式獲得銅材周,通過綏韋走廊或樊陽(今新齋, 河南)。春秋中期,楚國崛起後,南嶺型鉛料伴錫經江漢平原進口到中原。
促進冶煉和鑄造技術的交流。 “金島天興”促進了中原與南方早期冶金技術和青銅鑄造技術的交流。 殷商年間,銅礦冶煉中心南移,促進了長江中下游銅、錫、鉛開採冶煉技術的提高,以及與淮河流域的冶金技術交流。 曾國發明了失蠟熔模鑄造工藝,並在中原青銅鑄造工藝中採用了泥漿鑄造、分鑄和焊接技術。 楚國借用吳越的青銅鑄劍技術,打造出更為複雜的楚劍。
促進各民族密切交往。 沿“金島西星”出土的墓葬和青銅器,見證了珠霞族、京楚族、百越族、懷伊族的密切交往。 商人、周人及其次封建漢陽諸暨等中國民族,與南方的荊楚、百越、淮義等民族一起,參與了銅錫資源的開發、生產和流通,以及“金島錫興”沿線青銅器的生產和交換。 為保證“黃金路錫遊”的暢通,商和周人勢力不斷向長江、淮河以南擴張,商王武定南征和建立盤龍城(今湖北武漢),周王南徵, 而曾、唐、蔡等十餘個藩國在漢江、淮河流域的劃分,都有力地保證了這條通道的順利通過。
促進文明融合。 “金島西行”影響了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城市布局和交通,使中原青銅文明不斷向南傳播到江漢、荊楚、婺越等地區,共同鑄造了青銅文明。 皖南樊昌、南嶺、銅陵、蕪湖、宣城、沈縣、東直等地出土的青銅器,以及江西的武城遺址,明顯受到殷商和西周文化的影響。 周常見的青銅器型別是在曾國出土的青銅器中發現的。 比如,在北京蘇家龍墓地出土的青銅器中,有周文化和楚文化兩套禮器和曾楚婚題銘。 吳國、越國、楚國、曾國與中原國之間,有大量的青銅兵器、禮器的交流和贈送。 銅錫資源和青銅文物的流動,共同推動了覆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圈的形成。
文物保護之路。
2008年,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第16屆大會通過了《文化之路憲章》,“文化之路”作為新的大型遺產型別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遺產保護的新領域。 文化路線的文化遺產具有整體性、科學性、動態性等特點。 挖掘“金島西行”文化路線的遺留資源,有利於豐富中華遺產內容,深刻詮釋中華文明的延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
統籌發掘、系統開發、申報“黃金之路天興”文化路線遺產。 “金島西興”沿線各省可聯合包裝大冶銅山古銅礦遺址、瑞昌銅陵古銅礦遺址、江西武城、湖北盤龍城等城市遺址,以及銀旭、曾后邑墓、興安大洋洲墓等整體包裝,建立一批博物館、文物公園或教育實踐基地, 申請“金島西行”文化路線遺產,納入長江國家文化園專案建設,力爭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初步名錄。
科學解讀、專業研究、挖掘“金島天興”的歷史價值。 圍繞“金島西行”研究設定科研課題,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攻關重點問題,推出多篇“金島西行”系列論文,搭建“金島西行”科研平台,建設國家青銅文明考古數字資源中心,豐富中華民族社會形成的歷史資料體系、話語體系和理論體系。
活化利用,動態發展,豐富時代價值的“金島天興”。 以“金島西行”各民族的代表性人物、事件、文物和風景為素材,舉辦一系列主題展覽,繪製數字地圖,推出旅遊特色路線和主題IP,打造文化影視和文化創意產品,以體驗式講述青銅文明時代中華民族社會的歷史記憶, 身臨其境的數字方式。將振興利用深度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建設、打造一體化旅遊和創造民族團結進步沿線,並通過文化遺產展覽、文化遺產示範旅遊線路等一系列專案, “金島西行”文化之路將成為沿線各族人民的繁榮幸福之路。(完)。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作者:李然,龔巧,胡飛。
*:中國國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