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階層
以《種稻之歌》為例,我們來談談勞動教育在中國課堂上的滲透。
摘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理解勞動的意義,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勞動教育的形式要多樣化,能夠完全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特別是一向強調“文道合一”的語言科目。 本文以《種稻歌》教學為例,探討在漢語課堂上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勞動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水稻種植歌; 語言課程; 勞動教育。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和引導學生倡導和尊重勞動,認識勞動是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工作,長大後能夠勤勞、誠實、創造性地工作。 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高校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將勞動教育有機滲透到學科中。 毋庸置疑,將勞動教育提公升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精神和勞動素養,已成為實現學校教育社會價值、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由之路。
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也是新時代教師賦予的教育使命。 然而,目前教育部主編的高中語文教材,早已滲透到勞動精神中。 比如,必修課第一卷第二單元選作,或報告優秀職工的優秀事蹟,或倡導工匠精神的踐行,或歌頌勞動的美與喜、勤勞與堅韌,從不同角度突出勞動的重大意義,體現勞動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課堂如何積極滲透並有效實施具有學科特色的勞動教育,進而將正確健康的勞動價值觀內化到學生的品格品質中? 本文以《種稻歌》教學為例,闡釋和呈現了以常態課堂為主要渠道開展具有中國學科特色的勞動教育的探索和嘗試。
1、朗誦勞動之歌,領悟詩意之美。
古人說:“書不詳,文字不詳盡。 “言語是不夠的,所以有一首歌。 朗誦是中國古代詩歌的活生生的形式。 古人的心態、意境、意境,只有深情地背誦,才能最好地接近和體會。 加強詩歌朗誦,可以幫助學生深刻領會詩歌的精神內涵和審美魅力。 朗誦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釋放激情,朗讀,暢讀自如,讓詩歌情懷湧上心頭。
老師首先用PPT展示《種稻之歌》全文,並識別出“鍪”、“霎”、“蒔”、“匝”等關鍵詞,快速消除發音障礙。 然後指導學生有條不紊地背誦,把自己想象成“種水稻的人”,認真了解勞動狀況和詩歌之美。
第一次背誦時,雖然清除了發音障礙,但聲音凌亂,缺乏情感。 )
老師:聽你剛才背誦的內容,我覺得你不是在工作,而是在磨外國工人。 既然我們種水稻,又在勞作,沒有激情怎麼能不幹呢? 讓我們大聲朗誦它,就好像我們在種苗的同時喊著勞動的號角!
老師展示了整首詩的節奏,並補充說,七字詩的朗誦節奏通常有以下幾種型別:一是按意思可分為“四三”,如“海峽兩岸的猿猴哭不停”; 其次,按節奏可分為“二一”或“二二一二”,如“春風不經玉門”“自古以來生命不死”。 )
生(一起讀):田夫扔秧苗,田婦撿,孩子拔秧苗,大孩子插。 帽子是圍巾,百合是盔甲,雨水從頭到鰓都溼了。 叫運河吃了一會兒,低著頭彎腰,他沒有回答。 幼苗扎根不牢,鵝和小鴨得到照顧。
朗誦比上乙個更工整,勞動的節奏粗略地讀出來,但顯得僵硬無力。 )
老師:同學們,我們對朗誦詩歌的熱情應該像對插稻工人的熱情一樣。 農民扔秧苗,田間婦女撿起秧苗,孩子們拔秧苗,孩子們種下秧苗。 (用慵懶微弱的聲音模仿學生的朗誦)感覺種稻戶一家人都快睡著了。 有必要讀出“投擲”、“接住”、“拉動”和“插入”等動作所蘊含的力量和情感。 恢復。
學生的第三次背誦有一定的力量。 )
老師:這次有進步,但還不夠。 讓我們PK並釋放你的感受,看看哪個群體讀得更情緒化。 )
第四次朗誦誕生了。 全班分為左右兩組,雙方競相朗誦,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
老師:你從這首詩中讀出了什麼?
學生1:我感受到了“節奏之美”。 整首詩的節奏十分鮮明,尤其是前兩句,通過密集的句韻、密集的主語和動詞轉換,生動地表達了全家種稻的忙碌。
學生2:我感受到了“畫面之美”。 詩中既有場景描寫,也有詳細描寫,畫面十足。
學生3:我感受到了“技術之美”。 第三句話把農夫頭上的帽子比作頭盔,把穿的外套比作鐵甲,讓人覺得很別緻,彷彿農夫不是在幹活,而是在進行一場緊張的戰鬥。
學生4:我感受到了“情感之美”。 詩人描寫了農民種水稻的忙碌,表達了對農民的讚美和同情。 楊萬里作為**,敘述田間勞作,讚美勞動人民,體現他對人民的人文情懷。
2、分析關鍵詞和句子,再現勞動場景。
首先,**《水稻的一生》(李子柒攝)的放映,將幫助學生了解水稻種植的選育、育苗、插栽、排水(補水)、施肥、殺蟲、收穫等,同時教育學生“節約糧食,從珍惜每一粒公尺開始”。
師: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水稻種植的基本步驟,讓我們來掌握《水稻種植之歌》的內容。 春禧六年(1179年)春,楊萬曆在常州的任期屆滿,回到了西邊的家鄉冀水; 詩人途經衢州(今浙江衢州市),親眼目睹了農田旺季農民插秧的辛勤勞作,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直接從現實生活中捕捉生活場景,不僅自然,而且清新有趣,充滿生活趣味。 想一想:詩中具體描述了哪些場景?
Sheng1:描述了五個場景:扔苗和接苗,拔苗移栽,在雨中種苗,叫早餐,農民的反應。
老師:詩人在第一副對聯中使用“拋”、“連線”、“拉”和“插入”四個動詞有什麼作用?
學生2:我覺得這可以勾勒出乙個緊張而忙碌的勞動場景:全家人一起出去,分工合作,各盡所能:拔秧苗輕,小兒子做; 幼苗也輕盈,田婦幹;相比之下,扔水稻和插秧的工作很繁重,由農民和大孩子來做。 正如農業諺語所說,“不要錯過農業時間”,而水稻種植與收成的質量有關。 甚至婦女和兒童也加入了遊行隊伍,這表明時間很短。
老師:你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Sheng2:這四個字也能準確地刻畫出全家人的默契和細心的風度,進而展現出插秧機的品質。
老師: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品質?
學生2:最主要的是努力工作。
老師:是的,這些詞用得準確,很有表現力,從中可以看出人物的好壞。 然而,詩歌中也存在著“提詞”的問題。 對提煉的“詞”的分析通常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是解釋句子中詞的意思; 第二步,把詞放進原句裡,拓展聯想來描述場景; 第三步,是指出詞語構成什麼樣的意境,或者表達什麼樣的情感,或者具有什麼樣的表達效果(指出表達技巧)。 現在,請按照上面的步驟,試著分析一下這句話中四個動詞的美,並用標準化的方式寫出來。 (本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標準化書面回答的能力。 學生完成後,可以對老師給出的示例進行比較和糾正。 )
示例]“扔”、“接”、“拔”、“插”等詞,都是種秧時的一系列動作(解釋意思),勾勒出一幅緊張忙碌的勞動場景:全家人一起出發,各盡所能,默契配合。這四個動詞準確地描繪了農民一家忙著種水稻、全神貫注的樣子,表達了勞動人民忙碌勞苦的生活。 (高亮效果)。
老師:俗話說,鳥的美在於它的羽毛,人的美在於它的勤奮。 勤奮是乙個人最寶貴的品質之一。 我們也要從小培養自己的勤勞品質,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當然,勞動是有價值的,但也是艱苦的。 詩的哪一行可以直接看到?
Sheng3:我覺得是“雨水從頭到鰓都溼了”。 農夫在雨中種水稻,頭和身都被雨水淋濕了。
老師:在寫農夫渾身濕透的特寫鏡頭之前,詩人還提到了他的衣服,頭上戴著帽子,頭上披著斗篷。 “笠是獪蓑是甲”這句話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
B. 4:這是乙個比喻。 將帽子比作兜帽,也就是古代武士戴的頭盔,把帽子比作盔甲。
師:繃帶和盔甲是戰士的服裝,當它們用來比喻農民的穿著時,它們有什麼樣的表情效果?
Sheng5:披肩和盔甲可以抵抗刀、箭等的傷害,它們被用來比喻農民戴的帽子和百合花,可以突出雨水的密集、緊迫和偉大,否則,它不會從頭流到脖子上,打濕肩膀。
Sheng6:這也充滿了火藥味,可以暗示搶稻秧就像一場緊張激烈的戰鬥,農民就像乙個勇敢的戰士,不怕風雨。
師傅:在白居易的《看麥子》中,有一句“我盡力而為不知熱,卻珍惜漫長的夏天”,表達了農民在搶農時無私勞作的心理。 《種稻之歌》中的哪句話能傳達出類似的意思?
盛六:我覺得是“叫運河暫時休飯,低頭彎腰不回答”。 家人叫農夫吃早飯休息,但他好像沒聽見一樣,繼續幹活,頭也不抬,一句話也不回答。
老師:請仔細想想,“只是不回答”應該是什麼意思?
學生 7:“不回答”應該回答,而不是問。 他的家人告訴他“晚飯休息一下”,他回答說“幼苗沒有扎根,鵝和小鴨也沒有得到照顧”。
老師:你如何理解這裡的“答案”而不是“回答”?
Sheng8:這裡的“只是不回答”,並不是說一句話,而是不直接回答“休息”或不“休息”,或者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種苗上。 其實,他一邊幹活,一邊回答了自己不能“休息一會兒”的原因:秧苗的根還不紮穩,還沒種好,還得提防鵝小鴨毀了秧苗,怎麼可能有時間吃早飯和休息呢? 真是忙得不可開交,以此來表現勞動者的一切艱辛和辛勞。
老師:家裡叫農夫吃早飯,看他多早下門種苗就夠了,可是他趁著早飯休息一會兒,卻“無動於衷”,甚至“不回答”。
3、培養思辨的智慧,鑄造勞動的靈魂。
古人曰:民生勤勞,勤懇懇。勞動既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種稻歌》等詩句,蘊含著古人熱愛勞動、敬重勞動的情懷。 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者在學生對《種稻之歌》的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引導教學過程進行深度思考。 一些學生鄙視勞動、不願參加勞動,其中乙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沒有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從這個意義上說,“唱唱”的精神非常值得新時代的同學們學習。 吃苦耐勞,吃苦耐勞,是一種精神品格和人生情懷。 這也是學生學習《種稻之歌》後應形成的勞動意識和思維素質。
師傅:種水稻是一項很辛苦的農活,在詩人眼裡,黃秧秧落成了詩,那些青翠的秧苗,是農民躬地流汗如墨的詩,至今仍被唐宋詩歌頌。 它們長而短,平庸,散發著刀耕火種的原始氣味。 比如宋代的劉學基也作了一首《種稻之歌》(show ppt):
農夫清澈寬闊,稻苗毛茸茸,石毛。
父子倆呼喚雙手合攏,千根根系在泥土上。
四更取月月,月長,炊煙漸漸散去東方。
回來的時候,我吃了一頓好飯,汗流浹背,像田野裡的珠子一樣。
蹲下栽種,不時在早上和中午。
皮剝皮,皮肉剝皮,烈日陰雲密布,風雨飄搖。
秋收幸富了一點,山谷沒錢,私債累累。
匆匆換了官稟賦,霜雪冰為寒寒。
呼喚四人介於天下之間,難為田間服務。
發資訊坐西方,你不為我的厚顏無恥感到羞恥。
想一想:這首詩和楊萬里的《種稻歌》有什麼區別?
盛1:這首詩不僅寫出了農夫早起拔秧苗、汗流浹背、在烈日下風雨中忙著種秧苗的辛苦勞作,還描寫了農夫即使在豐收年也要擺脫的艱難命運。
Sheng2:在這首詩中,詩人表達了對農民悲慘困境的同情,字裡行間溢位的悲憫之情更是濃郁。
師:相比之下,楊萬里的《種稻之歌》著重的是什麼?
盛3:楊萬里的《種稻之歌》選取了日常勞動的場景,描繪了乙個四口之家在農季趁雨種稻的緊張生活。 詩歌表現了農民生活的艱辛和農活的忙碌,更注重表現農民的勤勞精神。
師:原來,在網路傳輸部編的教科書中,與《喬嬌》一起編纂的,是蘇哲的《溫的孫子進村收麥子》。 這首詩的標題是收麥,但並沒有正面描寫勞動過程,而是更多地描寫了老人的感恩之情,不太符合第二單元的主題,這或許就是它被替換的原因。 而《種稻之歌》和《種水稻》編排在一起,各具特色。 “採繭,有薄字”,採繭,這個動作比較容易,勞動的果實可以馬上收穫。 但並非所有勞動都是如此,獲得勞動成果往往是乙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 從勞動的角度來看,你能從《種稻之歌》中得到什麼啟示?
學生4:我認為我們在工作時不應該害怕惡劣的環境。 風雨、烈日炙烤,這些都是農民必須面對的,而其他勞動往往面臨各種困難,並不是所有的上班族都像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逃避困難的條件,越是困難,我們就越要向前邁進。
學生5:我覺得勞動要有時間感。 農民耕種時,一會兒把地弄錯,一會兒把地弄錯一年,所以往往“在日出之前完成,在太陽落下之前完成”。 現代人不可能都擁有朝九晚五的舒適,要做好工作,需要時間和精力去投資,“白加黑”、“996”、“5+2”是一些人的常態。 再努力,多少都會得到回報。 如果是自願的,充分利用時間也是一種奮鬥的姿態。 這才是傳說中的高中派對應該有的樣子。 (笑聲)。
學生6:我認為工作應該是腳踏實地的,高度專注的。 古今,凡是各行各業取得突出成績的人,往往都具有敬業、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品質。 用今天的話來說,應該叫“工匠精神”。
師傅:瑞士作曲家阿瑟·奧涅格曾經說過:勞動和人類就像一棵樹的樹幹和樹枝相連,從樹幹上折斷的樹枝很快就會死去。 這句話告訴我們,勞動與人類是不可分割的,沒有勞動就沒有今天的人類,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的未來。 俗話說“不掃房子怎麼能掃天下”,愛勞動是乙個人良好品德和品質的重要體現。 作為中學生,不僅要認真學習,豐富自身知識,提高自我能力,而且要培養勞動情懷,養成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完善自我,努力做乙個德、智、體、美、勞動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