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亞迪徹底瘋了。
隨著秦加DM-i榮耀版和毀滅者05榮耀版的起價,起價已降至僅798萬元,無疑徹底拉開了“電比油還低”時代的序幕。
接下來,海豚榮耀版、漢DM-i榮耀版、韓EV榮耀版、唐DM-i榮耀版、宋加DM-i榮耀版、宋EV榮耀版、海豹DM-i榮耀版也如潮水般湧來,定價也比乙個狠。
今天上午,作為A級插電式混合動力SUV的Song Pro DM-i Glory Edition,只有10輛98萬元可以啟動,比亞迪實現400萬輛銷量目標的雄心壯志,明確擺在桌面上。
這放大了視角,不管你承認與否,2024年正在發生的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模式戰爭”。 比亞迪突如其來的狠辣,可以說是最有說服力的論據。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每乙個細分領域都變成了越來越令人窒息的紅海。 如果你想留在餐桌上,你必須剝掉一層面板。
而類似的原因,我相信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新生力量也被深刻理解。 尤其是眼睜睜地看著高河崩塌,陷入掙扎的泥潭,無疑再次給大家敲響了警鐘。
殊不知,剛剛過去的二月,再加上各家各戶的期末成績單,只能用各有各的煩惱,各家各有難經來形容。 即使對於部分品牌來說,“春節假期”也算是其交付量暫時下滑的遮羞布,但痛點和頑固病症依然明顯存在。
理想、問題和其他?
事不宜遲,讓我們直奔主題。
VOYAH成為2月份第一家公布成績單的新汽車製造商,共交付了3,182輛新車,同比增長187%。
下乙個理想可能是應對春季發布,而不是像往常一樣在下午宣布,而是在今天早上宣布 2 月份共交付了 20,251 輛新車。
然而,隨著 2024 年 L 系列更新的完成和 MEGA 的進入,這家新汽車製造商表示將在 3 月再次開始交付 50,000 輛。
無獨有偶,順著理想,HarmonyOS宣布AITO新車交付21142輛,奪得新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冠軍。 其中,新款M7共交付了18,479輛。
在這一點上,有一種感覺,新勢力的陣營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分裂,這一段的副標題是乙個越來越明顯的結果。
相比之下,小鵬汽車在 2 月份僅交付了 45,45 輛汽車。 可以肯定的是,這股在2023年成功觸底反彈的新生力量,將在2024年迎來更加嚴峻的極端考驗。
另一方面,哪吒在2月份交付了6,085輛新車。 最大的期待是4月份推出的哪吒L能濺起多大的波光,拓展海外市場能取得怎樣的成果。
8132輛成為蔚來2月份交出的最終成績單,比預期的要合理。 相信隨著2024車型的陸續交付,這支新生力量仍將能夠在高階新能源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至於其他品牌,或許是因為春節假期,大家換了急於揭曉答案的狀態,開始默默地處理。 截至發稿時,仍有許多玩家尚未發布 2 月份的交付。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只能說:“有道理。 但這種做法也容易引起外界的猜測和質疑。
二月過去了,決戰從三月開始
其實,2024年的前兩個月,可以算是所有新勢力造車的所謂調整期,而從已經到來的3月開始,接下來的十個月,將真正開啟一場決戰,永不退路。
例如,從目前各公司丟擲的銷售目標來看,理想將達到80萬台; 文捷將達到60萬輛; 哪吒將達到30萬輛; 小鵬汽車將達到28萬台; ZEEKR將達到230,000輛; 蔚來汽車銷量將達到23萬輛; VOYAH 即將達到 100,000 ......
他們每個人似乎都準備好做一項大工作。 但是,結合過去的經驗和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現狀,只能說:“完成任何人都不容易。 ”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時刻警惕日益激烈的戰爭、合資車企的不斷反擊、獨立傳統車企的高壓戰略、消費側純電動車型尤其是高階純電動車型的冷需求。
隨著這一趨勢,乙個新的問題出現了:新勢力如何在2024年生存並生活得更好? 在我看來,以下幾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主銷是負責任的。
畢竟汽車行業講究規模效應,沒有足夠可觀的銷量,所有空想都是空談。 所以,沒有商量的餘地,月銷量1萬台是大家必須盡量守住的“生死線”,月銷量2萬台是決定自己能否脫險的“枯萎線”。
基於上述背景,還要求所有新勢力必須集中火力,擁有一兩個真正的“主心”。
二是糧草豐富。
平心而論,由於大多數品牌尚未迎來轉機,2024年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和草,也是決定一股新勢力造車成敗的關鍵。 畢竟品牌營銷要花錢,產品發布要花錢,渠道拓展要花錢,補能建設要花錢,使用者服務要花......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只要資金鏈波動甚至斷裂,很快就會從大廈崩塌到崩塌。 因此,很大程度上也是對創始人通過各種手段吸引資金能力的考驗。
第三,買車的信心。
讓我們問一下,2024年大家在購買新勢力製造的產品時,最擔心的痛點是什麼? 電池綜合壽命有水分嗎? 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如何? 做工材料不紮實? 還是智慧型駕駛體驗不成熟?
或多或少地站在不同的角度。 但就個人而言,“信心”可能是關鍵因素。 說得更直白一點,“我買了你的車,你到底會不會倒閉,是我最在乎的。 ”
動不動就花幾十萬元,相信沒人願意看到無處可維持的局面,這也需要所有新勢力去造車,而在2024年,一定要在“購車信心”層面為終端消費者提供充分的證明。
當然,以上三個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 乙個環節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引發嚴重的連鎖反應。
總之,還是那句話,“年初就是地獄,怎麼可能有輕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