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旅行回睒】。
作者:徐丹丹(湖北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
藝術是人類思想的極高表現,所有民族在自然條件下都保留了其美的特徵。
唐義和(1905-1944)。
在動盪的20世紀上半葉,中國文藝界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愛國救國運動。 許多藝術家都用畫筆書寫了民族獨立歷史的跌宕起伏。 作為開拓者之一,唐一和始終將藝術創作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用藝術譜寫了為國服務的人生篇章。
《七七之角》(油畫)唐一和。
縫紉(素描)唐一和。
江進素描(油畫)之一,唐一和。
唐一和,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昌乙個醫生家庭,曾就讀於武昌藝術學校(私立武昌藝術學院的前身)和北京藝術學院,致力於五四運動和北伐戰爭的宣傳工作。 1931年以第二名考入巴黎美術學院,在艱苦的條件下孜孜不倦地工作,繼承了法國學院派紮實的現實主義,並獲得了學院的“羅馬獎”,作品入選法國春季沙龍。
1934年,唐一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回國後,回到武昌藝術學院從事藝術教育,滿懷熱情地投身於愛國救國運動。 這一時期,《還我江山》《正義戰爭》《七七之角》等作品,清晰地展現了藝術家“以藝術為矛”的創作理想。 其中,油畫《七七之角》描繪了青年宣傳隊到城鄉進行抗日宣傳的場景。 一位藝術史學家曾評論說:“在抗戰的文藝中,有《義勇軍進行曲》,在藝術上有《七十七號角》。 ”
“到人民中去”是唐一和的藝術命題,這與他長期關心民生是分不開的。 回國後不久,唐一和就計畫創作一幅大型油畫《大遊行》,為此他畫了一系列以勞動人民為題材的素描,延續並強化了他之前的素描理念:摒棄清晰的輪廓,用廣義的筆觸和塗抹來塑造塊狀結構,營造出虛實交融的效果。 這就要求創作者對所描繪物體的結構和明暗關係有深入的了解,說明他已經掌握了法國學院的繪畫手法,並突破了它的束縛,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
富有感染力的寫實手法,讓唐一和在寫實題材的創作上更加得心應手。 油畫《祖孫》中,老人背微彎,眼神不亮,但抱著孫子的粗糙手依然有力,與孫子年輕的臉頰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堅韌和艱辛。 唐一和1940年後創作的《女游擊隊員》《村婦》等油畫聚焦抗日戰爭人民和勞動人民,具有深厚的人文關懷,雖然繪畫語言堅持嚴謹的寫實風格,但畫面卻具有強烈的個人情感,同時借鑑了印象派鮮豔的色彩表現。 他創作中的這種開放性、包容性和突破性創新,反映了藝術家對西方藝術如何“為所用”的探索和實踐。
通過不斷的創作研究,唐一和意識到,只有用大眾能理解的藝術語言,才能傳達思想,引起共鳴,只有以開放的心態吸收中西美藝術的精髓,結合時代需要,為作品注入靈魂才是正確的道路。 基於此,唐一和最終形成了一種兼收並蓄、中西合一的現實主義創作觀。
雖然生活貧寒,但唐一和從未改變過藝術的初心,堅守著乙個藝術家的情操和使命,不為名利所動。 武昌藝術派西遷後,唐一和以畫肖像畫聞名,有名人前來求肖像,但唐一和婉言謝絕:“我的畫是要傳下去的,所以我畫的人也要永遠傳下去。 面對其他學校的高薪招聘,他說:“學校培養了我,如果我離開了,我怎麼能配得上哥哥和這些學生? ”
1944年,唐義和當選為“中華全國美術協會”常務理事,但不幸在前往重慶參加會議、為武昌藝術學校籌集資金的途中去世。 經過多次流離失所,唐一和的大部分作品都已散落一地,世界上僅存70多件。 即使有倖存的自畫像,即使是在用來包裝食物的桐油紙上,藝術家的吸引力仍然引人注目,不僅讓人瞥見藝術家的天才和表現力,還瞥見了他儘管缺乏食物和衣服的人生旅程。
作為20世紀中國藝術創作和教育的先行者,唐一和不僅探索藝術的創新,而且言行行傳,致力於教育人。 有的同學不顧畢業後的高薪堅持留在學校打工,有的學生在唐一和遇害、武昌藝校動亂時回來教書報恩。 唐一和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藝術人才,影響了中國現代油畫的本土化程序,正如他的同學吳作人所評價的那樣,“勤奮探索藝術,獻身於教育事業”。 唐一和作品的價值不僅在於其獨特的藝術觀,更在於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無私奮鬥的民族精神,在中國藝術史上散發著不朽的光彩。
光明**“ 2024-03-03 09版)。
*:光明網-“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