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作者:曹亞波(單位:陸軍防化學院)。
在山西省五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內,有乙個80多年前的行軍鍋。 行軍鍋直徑71厘公尺,高49厘公尺,全身由鐵皮製成。 行軍鍋的邊緣被打破了,鍋上有長長的裂縫,足足有17個補丁。 磨損的補丁已成為行軍壺身上的獨特印記,通過它,過去和多事的歲月似乎栩栩如生。
1938年4月,日軍集結3萬餘人圍攻封鎖山西東南地區,妄圖消滅八路軍主力。 為粉碎敵人的圍困,八路軍總司令、副總司令調集了第二戰區東路軍第129師和第115師第689團,對敵人的“九路圍攻”發動了長樂村戰役。
戰鬥開始後,武鄉縣的青年中年人參加了抗戰,王家峪村村民李歡蘭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 當年,他參加了八路軍傷員救治擔架隊。 在長樂村的戰鬥中,他發現八路軍的一名炊事班長躺在血泊中,懷裡還緊緊地抱著乙個行軍鍋。 炊事班長身受重傷,生命危在旦夕,但他仍然緊緊抓住行軍鍋,不肯放手。 臨終前,他告訴李歡瀾的丈夫,這鍋從長征開始就一直跟著他爬雪山、翻草原、煮草根帶,他不知道救了多少士兵的性命,也為他擋了不少子彈。
炊事班長永遠閉上了眼睛,李歡瀾的丈夫含著眼淚答應了他最後的要求,用行動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轉移這鍋的時候,正好趕上日軍“掃蕩”,李歡瀾的丈夫被日本鬼子殘忍殺害,英勇犧牲。
1939年10月,八路軍司令部來到王家峪村,**和夫人蒲安秀住進了李歡瀾家。 有一次,李歡瀾發現有一群客人來到八路軍總部,但鍋不夠用,於是她趕緊把行軍鍋送到家裡去修理,修好後送到八路軍炊事班應急使用。 事後,炊事隊想把鍋還給李歡瀾,但她堅決不肯收,她說鍋本來是八路軍的,現在應該還給原主人,並告訴了士兵們鍋的來歷。 **知道後,他很感動,從那以後每次接待客人,總要給大家講鍋背後的故事。
八路軍司令部離開王家峪村時,**特意清點了行軍鍋上的鐵塊,一共有17塊。 他感嘆,這壺為紅軍和八路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解放後一定要放在博物館裡,讓它休息。
17個鐵塊,像17枚特殊勳章,記錄了這支行軍鍋在槍林彈雨時代的偉大功績。 它見證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雄偉的太行戰場上奮鬥的光輝足跡,也為我們記錄了那片革命土地的歷史。 今天,它靜靜地躺在紀念館裡,默默地訴說著那些光輝歲月。
光明**“ 2024-03-03 07版)。
*:光明網-“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