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十年(1860年)4月,曾國藩終於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好訊息——由於前兩江都督何貴慶的逃跑,蘇州、常州兩大軍事要塞落入太平軍之手,朝廷決定罷免何貴卿,追究其責任, 同時任命曾國藩接任兩江省長。
這是朝廷對曾國藩的認可。 自從咸豐四年率湖南軍參加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以來,曾國藩屢屢施奇績,收復了武昌、安慶、九江、瀘州等戰略要地,成為朝廷中唯一能與太平軍抗衡的大將。
對於這樣的將軍,朝廷似乎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賞賜他兩江都督。
曾國藩是清朝九大封建官員之一,曾任兩江都督,掌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政務。 晚清時期,兩江地區是最繁華、最繁華的地方,也是清廷的經濟命脈。
清廷寧願放棄首都,也不願失去兩江地區。 兩江總督除了管理兩江地區外,還掌管兩淮鹽業管理局,掌握鹽稅權,兼任南洋商務部部長,掌握外交權,其權力幾乎等於整個軍、政、財稅、外交事務。
然而,曾國藩的立場並不是清廷願意給他的,而是應對危機的權宜之計。 當太平天國被滅,對清廷的威脅消失後,他們開始想辦法從曾國藩手中奪回兩江的都督之位。
曾國藩攻占天京,湘軍實力達到頂峰,清廷要想奪回兩江都督之位,就需要謹慎行事,以免激怒曾國藩,引發“曾三桂”事件。
清廷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巧妙地處理它。 時間很快就到了。 天京被攻陷的同年9月,太平天國王陳德才和天將馬榮和在湖北淇水圍攻清軍,清軍將領石清基陣亡,程大吉被圍困在湖北齊北。
清廷命令曾國藩率兵援湖北,兩江巡撫一職暫由江蘇巡撫李鴻章擔任。
李鴻章成功地利用了清廷的伎倆,但曾國藩並不贊成這種做法。 他認為清廷的命令有更深的含義,大概是為了獲得兩江都督的職位。
曾國藩決定不親自率兵,而是派另一位湖南將領劉連傑率兵入湖北。 他的理由是,他不擅長即時指揮。 曾國藩的回答密不透風,清廷無法反駁。
最終,清廷做出了讓步,同意讓曾國藩繼續擔任兩江都督。 清廷雖然第一次沒有達到目的,但他們並沒有輕易放棄。 一年後,他們再次嘗試。
曾國藩接到森靈琴的命令,辭去兩江巡撫的職務,前往山東率領捻風軍。 同時,李鴻章被任命為兩江臨時看護省長,負責部隊調動、加薪等後勤事務。
曾國藩北上後,清廷決定將李鴻章調往河南,負責剿刨行動,把守陝西、山西城門,防止麻痧軍的機動作戰。 在這個過程中,曹雲巡撫武當將擔任兩江巡撫。
曾國藩的下下李宗熙、丁日昌被任命為曹雲省長、江蘇省省長,曾國藩對此表示擔憂。 他認為,這些關鍵職位的變動,可能會影響湘軍、淮軍的薪俸,使其處處受到限制。
曾國藩雖然不能直接拒絕清廷的意志,但還是找了幾個助手商量對策。 最後,他向朝廷提交了乙份報告,對李鴻章被調往陝西、山西、河南等地表示擔憂,並質疑李宗熙和丁日昌的資歷和能力。
這樣,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阻止李鴻章和李宗熙的任命。
曾國藩在朗誦中巧妙地避開了“兩江巡撫”一詞,但實際上他們討論的是與兩江巡撫有關的事情。 清廷最終明白,必須給予充分條件,才能從曾國藩手中奪回兩江都督之位。
雖然曾國藩和李鴻章最終都離開了兩江地區,但清廷無法長期擔任這個職位,因為繼任者大多是湖南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