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多種呼吸道疾病盛行,很多人都有咳痰的症狀。 中醫認為,隨著病情的好轉,肉眼痰的症狀逐漸消失,但仍有看不見的痰液可能殘留在體內,給健康帶來隱患。 最近,有專家提醒:不要把咳痰當回事。
什麼是隱形痰?
有形痰:通常是指呼吸道受到刺激時分泌的液體,也稱為痰液,如黃痰、白痰等。
看不見的痰:指當體內水分和液體的輸注和運輸異常時,在身體的器官和組織之間積聚或流動的看不見的痰,如痰溼。
痰濕會引起哪些疾病?
自古以來,中醫就有一句諺語,“一切疾病都是由痰引起的”。 如今飲食豐富,很多人喜歡吃脂肪和甜味,運動量少,新陳代謝下降,水分和體液積聚微積,容易形成痰溼。 身體不同部位的痰液和濕氣長期停滯會引起多種疾病。
肺部痰溼。 症狀: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難。
病因:肺炎,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氣管炎。
痰溼在心裡。 症狀:胸悶、呼吸困難、胸痛、心悸、煩躁、失眠、意識模糊、言語困難、昏迷。
可能引起的疾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心理或精神疾病。
脾胃痰溼。
症狀:舌頭油膩、肥胖、大便稀溏、腳腫、腹瀉、油性粘液、嗜睡乏力、口粘。
可能引起的疾病:胃腸炎,高脂血症。
痰溼在肝臟和膽囊。
症狀:腰部脹氣、口苦、喉嚨乾澀、易激惹、大便幹、腹脹。
可能引起的疾病:膽囊炎,膽結石。
頭上有痰溼。 症狀:頭暈、頭痛、頭重、記憶力減退、耳鳴、聽力損失、嗜睡、肢體運動不良。
可能引起的疾病:中風後偏癱,腦梗塞,腦出血,腦動脈硬化。
四肢痰溼。
可能引起的疾病:關節炎,骨質增生,病史疾病。
表皮痰溼。
症狀:**瘙癢、痤瘡、蕁麻疹、濕疹、粉刺、皮疹。
致病:過敏性疾病,皮炎,脂肪瘤,神經纖維瘤,皮肌炎。
痰溼是怎麼產生的?
脾臟是痰的來源——脾臟不健康。
痰溼的產生多與脾運轉功能障礙有關。 如果脾臟主要運輸,它可以運輸水和食物,如果失去了運輸和轉移的能力,那麼液體就不能用布灌注,它會聚集成濕氣,時間長了濕氣會變成痰液,濕氣會變成痰液。
肺是痰液的儲存庫——肺是不夠的。
肺是痰和飲水停滯的地方,當肺功能失調時,如肺氣虛或外風感冒等,肺不能正常蒸騰,水留在肺內,聚集成痰。
腎臟是產生痰液的基礎 - 腎陽虛。
腎臟是人體陰陽的基礎,腎陽在內臟和組織中起著溫熱和生化作用。 當腎陽不足時,會影響脾胃的運動,進而產生痰溼。
如何祛除日常生活中的痰溼?
適度進食:按時進食,每頓飯不要吃得太飽。 飲食健康合理,注意蔬菜、肉類等的比例。
適當的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脾胃的運動,有助於祛痰和祛濕。
調節情緒:情緒不好容易損害脾胃,導致痰溼的形成。
中醫常用的祛痰溼藥方:二辰湯。
橘皮、半夏、茯苓、煮甘草、生薑、黑梅、煎劑取。 具有理氣痰、健脾、潤氣的功能。 使用時,醫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
*:央視財經)。
編輯:傅瑩]。
*: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