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元華爾街新聞。
OV50H正在成為國內智慧型手機廠商的集體選擇:年度旗艦智慧型手機後置主攝像頭光學模組所採用的影象感測器(CIS)將逐步取代之前的索尼和三星產品。
這是豪威科技近10年來邁出的一大步,這一進步完全由中國科技創新力量主導。
繼 2023 年小公尺、vivo、榮耀和 realme 之後,2024 年,這款感測器將迎來另一位超級玩家:華為:華爾街獨家獲悉,華為今年的 P 系列旗艦 P70 標準版將配備這款感測器。
OV50H 是 OmniVision Technology 開發的 50 系列之一。 OV50系列,包括已經發布的OV50E(小公尺光影獵人800)、OV50D和OV50H(小公尺光影獵人900),以及尚未發布的OV50K和OV50N,都屬於旗艦級。
目前,大多數智慧型手機使用者都知道,索尼和三星感測器意味著由於多年對家用手機的教育,效能卓越。 現在,OV50H如何才能在如此大規模上佔據另乙個? 豪威科技的神聖之處在哪裡?
OV50H,更廣為人知的是這款配備小公尺 14 系列的感測器定製版的營銷術語:光影獵人 900。
這款感測器是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旗艦主攝像頭感測器最受歡迎的辣雞,除了小公尺14系列(小公尺史銷量最高的頂級旗艦)外,還有屬於vivo的iQOO12系列; 2024年,將新增榮耀Magic6系列、魅族21 Pro和華為P70標準版。
無一例外,這些型號都使用 OV50H 作為後置主攝像頭感測器。
OV50H技術基本引數:CMOS受光面1 128 英吋,5000 萬畫素,原生子畫素大小 12微公尺,支援Pixel 4合1、H V QPD 對焦、DCG HDR等技術。
撇開常規的技術引數不談,小公尺提到OV50H與索尼IMX989的對比高度,這真的有相應的技術實力,還是另有所指?
小公尺 14 海報稱,“光影獵人 900 原生動態範圍比索尼 IMX989(動態範圍單幀 13.5檔)”。
應該說,這更多的是宣傳性質。
一般來說,智慧型手機感測器的原生動態範圍約為60dB,相當於約10EV。
索尼的IMX989是當前智慧型手機的頂級感測器,其動態範圍僅為10左右33ev。Hunter 900 的動態範圍高達 135EV,這是怎麼做到的? 結果呢?
根據光影獵人900的海報技術說明,由於採用了“雙原生ISO融合max”技術,由於使用了原生超高動態,它可以超越IMX989。
那麼,什麼是“雙原生 ISO 融合最大值”?
事實上,這項技術類似於三星的“Smart-ISO Pro”技術,即做雙原生ISO融合和雙轉換增益的融合。 還使用了以前的OV48C。 在手機領域,這項技術由三星於 2019 年 5 月首次推出(型號 GW1)。
如果排除雙原生ISO融合因子帶來的24dB(即4EV)動態範圍值,那麼Light Hunter 900的原生動態範圍為9符合行業技術規範的5EV仍然不如IMX989。
嚴格來說,雙原生ISO融合和雙轉換增益融合後的動態範圍不能稱為“原生”。 不過,雙原生 ISO Fusion MAX 技術可以合成 14bit RGB RAW,所以從 RAW 領域來看,小公尺稱之為“原生動態範圍”,雖然有點誇張,但也不能完全錯。
國內智慧型手機廠商提到“RAW域”,基本上都會加乙個副詞:無損,比如RAW域無損(影象)演算法。 這是因為原始域是原始域(原始的,未耗盡的),即剛剛從感測器輸出的圖形,未經任何處理的原始原始資料。
從引數的角度來看,OV50H的原生動態範圍確實高於IMX989。 然而,在實際拍攝場景中,為了達到比IMX989更好的效果,OV50H對容容場景的要求極高,並不是所有的場景都能達到一致的表現。
什麼是寬容?
簡而言之,緯度是智慧型手機成像系統(或傳統相機)的影象感測器正確記錄亮度範圍的能力。 例如,如果公差低,那麼在強光環境下拍照,即使**正確,也無法拍攝強光源(亮白)附近的場景; 相反,低光環境在低光區域(死黑)不會顯示細節。
因此,配備OV50H感測器的智慧型手機在實際拍照時,很難在強光和弱光環境下顯示場景的細節。 只有在正常光照環境下,OV50H才會表現良好。
無論如何,OV50H在正常光線環境下的表現都堪比索尼的頂級旗艦感測器IMX989(甚至超越),這在國產技術上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2024年上半年,OV50H的後期版本OV50K(國產一寸大底)很可能實現量產,OV50K的迭代版OV50N也在途中。
OV50系列感測器均為傲視科技的產品。 應該說,小公尺是巨集視科技感測器回歸高階市場的推動者、引領者和普及者。
小公尺 10 Ultra 於 2020 年發布,OV48C 首次作為廣角感測器發布。 這也是OmniVision Technology的CMOS歷史上首次被用於頂級旗艦機型,但仍未用於主攝像頭。 2023年,又是小公尺,14系列主攝感測器將首次亮相。
與今天的OV50H相比,OV48C當時的技術水平相對較高(橫向比較):1 132寸外底,4800萬畫素,支援雙原生ISO(CMOS架構雙轉換增益,是不是很熟悉? )技術和交錯HDR(交錯HDR)成像。
索尼首款採用交錯HDR結構的CMOS,即著名的IMX766,直到2020年12月底才發布。 Ov48C的雙原生ISO技術比三星晚了大約一年,但領先於索尼當時的同等旗艦感測器。
2020年,OV48C是首批針對主攝的CMOS解決方案,具有“超大底+大單畫素”的特點。 與同時發布的三星GN1相比,OV48C的攝像頭規格略高,對焦結構和靜態解像度略遜一籌。 但總體來說,可以說OV48C在2020年僅次於三星GN1,但優於索尼IMX766。
如此強大的產品研發公司,浩威科技,究竟是什麼原因?
很多人說,OmniVision是一家1995年在美國註冊的台灣公司。 OmniVision有4位創始人,其中負責市場推廣的Raymond Wu來自中國台灣省,Raymond Wu也從中國台灣獲得了啟動資金。
這四個人中,有個北京人叫“陳大同”。 陳大同雖然在初期擔任歐視科技的COO,但他負責模擬電路設計,這是CIS(影象感測器)技術的核心和競爭力。
因此,很難界定1995年的OmniVision Technology是否是一家台灣公司。
陳大同在豪威科技一直待到2000年,在此期間,豪威科技推出了全球首款單片彩色CMOS影象感測器(1997年),到2000年7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時,豪威科技的PC攝像頭感測器佔全球市場的50%以上。
2000年,OmniVision開始進軍手機和相機領域。 進入手機攝影領域的第三年(2003年),豪威科技佔全球出貨市場份額的30%以上,榮登全球第一。
OmniVision Technology 的高光時刻發生在 2009 年,當時 OmniVision 成為蘋果 iPhone3GS 的獨立國協供應商。 次年,該公司的手機攝像頭CIS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50%,這是OmniVision Technology前所未有的巔峰時刻。
2012年,OmniVision Technology被當時的弟弟、現在的老大哥索尼超越。 索尼成為 iPhone4S 主攝像頭感測器的第一家供應商,這是一款在 2011 年爆炸式增長的非凡產品; 兩年後的2014年,浩威科技被蘋果下架,落後於三星,排名第三。
在那之後,浩威科技只能是最低端的感測器。 因此,2016年,豪威科技從納斯達克退市。 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過程一波三折,但在2019年,Weir股份終於拿下了曾經世界第一的獨立國協設計公司。
OV50H是OmniVision Technology重返智慧型手機旗艦主攝像頭戰場的首款作品,距離2014年被踢出蘋果**鏈,淪落低端市場近10年。 這一次又回到了高階賽道,卻完全被中國科技創新力量所主導。
OV50H的技術效能在某些場景下已經能夠超越索尼IMX989的效能; 技術效能比OV50H更高的OV50K,未來比OV50K更強的OV50N,一旦上市,浩威科技是否難以重拾昔日的輝煌?
中國科技創新力量的刺是驚人的,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