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各大手機廠商都會發布不同的型號,而且各種引數總是令人眼花繚亂,廠商們天上推出各種配置,用華麗的數字展現出手機的實力,但引數越好,是不是意味著手機的使用體驗更好,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我們從去年的手機市場中可以看出端倪,去年廠商似乎已經開始達成“逆向公升級”的共識,長焦從10倍漲到了3倍,充電功率不滾,1英吋不被看好。這是什麼樣的變化?100倍長焦,方向不對?
回顧近年來手機攝像頭的變化,其發展可以說是飛速的,從單攝像頭到多攝像頭,從百萬畫素到數千萬畫素,從幾倍變焦到幾十倍變焦,手機攝像頭的引數不斷重新整理,令人眼花繚亂。 作為影象配置的重要引數,長焦自然成為手機廠商關注的焦點和賣點,無論是新聞發布會還是官網介紹,長焦總會在賣點中佔據一席之地。
或許與CMOS或光圈等概念相比,長焦是“拍得遠”更容易被普通消費者理解,而拍得越遠就等於更好的攝影配置的概念很容易在大眾消費者心中生根發芽,但廠商宣傳的幾十倍甚至100倍變焦,更多的是廠商推廣的噱頭。
然而,在新聞發布會上離開PPT營銷,手機的超長焦鏡頭技術在實際落地效果方面還遠遠沒有達到可用水平,導致成像質量較差,手機長焦攝影只停留在“捕捉”的水平。
此外,長焦場景的使用與大眾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背道而馳,能夠使用超高倍長焦的場景屈指可數,而且由於手機的成像能力,想要取代單反長焦鏡頭的使用場景還很遙遠,所以手機超長焦的存在就成了雞肋骨, 很多時候,當你買了一部新手機的那一刻,開啟相機100倍長焦,說“哇,拍到這麼遠”,就再也沒有用過。
而它的存在會極大地佔據手機的內部空間,增加手機的厚度和重量,影響手機的美觀和手感。
而今年,廠商們似乎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每家公司都把研發重點放在了2倍到5倍長焦的打磨上,從“拍攝”的方向到“拍得好”,比如Find X6率先提出低光長焦的概念,打造出更實用的3倍長焦, 在很多場景下都有不錯的表現。這些焦距較高的鏡頭更值得廠商精心打磨,無論是拍攝人像還是風景,這些焦距更方便使用者構圖,也更容易製作膠片,讓**更有張力。
今年,大部分旗艦也都在走這條路,力求提公升各鏡頭的成像效果,全面提公升手機成像強度。 這種方式更符合使用者的實際需求,也體現了手機攝像頭的本質,那就是記錄生活的美好。
快速充電考慮了電池壽命
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這些年,更快的充電速度似乎是各大廠商永恆的追求,前兩年進入了一種”瘋狂狀態“,各大廠商對手機的充電速率越來越高,從88W到120W,還有一款iQOO10 PPro將卷充到200W, 聲稱它可以在10分鐘內充滿4700mAh的電量,充電速度驚人。
廠家的初衷,或許是通過更快的充電速度達到“快速恢復血液”的效果,手機沒電後,只需要等待幾十分鐘,手機就可以滿血復活。
不過,筆者認為,提高充電速率更像是手機續航技術遇到瓶頸時的折衷方案。 當手機的續航技術水平能夠滿足使用者一天充電一次的能力時,廠商就沒有必要捲起更高的充電功率,但在前幾年的續航技術水平的情況下,快充或許是緩解使用者續航體驗不足的一種方式。
快充的弊端也很明顯,由於快充產生的高溫,會導致電池壽命縮短,使得使用者對“手機電量越來越不耐用”的感知更加明顯,使用者體驗也會大打折扣。 其次,由於安卓廠商有自己的私密充電協議,每款手機只能使用自家品牌私密協議的充電頭進行充電,以啟用快充功能,這也給使用者在充電體驗上帶來了很多不便。
今年以來,很多手機廠商在快充上都保持了理性,將快充功率控制在100瓦左右,沒有選擇繼續衝擊200W甚至更高的功率,但電池容量增加了不少。 也許是因為電池技術的巨大進步,大容量電池在手機中的應用更多,它們仍然可以保持更合理的體積厚度。
23年來,為了提高手機的續航水平,各廠商紛紛採用不同的技術,比如vivo X100系列的藍海續航系統電池,讓它成為去年續航的黑馬,再比如一加的長壽版快充和OPPO的四年續航保障電池, 這是為了提高手機電池的使用壽命,保證電池壽命。
從中我們可以窺見,手機續航的關鍵還是要回歸到電池和晶元上,快充只是暫時的權衡,真正提公升續航才是體驗的公升級。
外底不再是唯一的
當我們談到相機的影象比例時,我們總會提到“底部是一級壓碎”,那是因為主攝像頭感測器是手機攝像頭的核心部件,它決定了手機攝影的基本質量,感測器的大小直接影響光量, 決定了**的亮度和細節。
在過去的幾年裡,手機製造商一直在追求更大的感測器尺寸,從1到23英吋到1 17 英吋,然後是 1 英吋 去年,廠商的共識似乎是,只有更大的感測器才能拍得更好**。
在某些場景中,例如拍攝夜景時,增加進入的光量會大大提高影象質量。 但是,由於手機的尺寸限制,無法為外底提供足夠的後焦距,因此在一些成像場景中,會導致某些光學效能明顯下降,導致畸變和昏迷,或者在強光下,大尺寸感測器會過度曝光,丟失細節,導致最終的成像效果可能無法得到很大的改善甚至降低。
為了適應更大的感測器尺寸,相機和鏡頭的體積也呈指數級增長,這反映在手機和凸透鏡模組重量的增加上,可以說是損失大於損失。
左邊是小公尺 13 Ultra,右邊是小公尺 14 Pro
去年,一些手機廠商開始嘗試新的解決方案,他們不再單純追求大尺寸感測器,而是通過改進製造工藝來提高進入感測器的光量,特別是在動態範圍方面,有些場景甚至比1英吋感測器還要好。
例如,去年年底的幾家旗艦使用了ov50H 1 13英吋感測器,索尼也有Lytia 800雙層CMOS,它們都採用層壓技術,提高感測器的光電轉換效率,提高感測器的訊雜比,從而提高影象質量。 新感測器還具有一些專為計算攝影而設計的功能,例如支援 4 合 1 畫素合併、多幀合成和 HDR**,如果 AI 演算法調整得當,也可以獲得出色的效果。
此外,感測器尺寸的減小也為影象穩定和鏡頭組設計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相機的突出。
總結
筆者認為,手機製造是一門權衡取捨的藝術。 廠商可以將市面上最強大的元器件塞進手機,用漂亮的紙面引數哄騙消費者下單,但好的產品從來不依賴堆砌引數,而是務實地了解消費者真正需要什麼,不再追求誇張的引數,而是專心做好功能和產品。
引數很重要,但它們應該服務於功能,而不是“引數化”。
這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我們不再需要被各種引數所困擾,我們可以享受更好的手機體驗,我們可以更理性地選擇手機。 希望廠家們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創新。